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基于VS的心电管理系统在早期心肌缺血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12 12:00

  本文关键词:基于VS的心电管理系统在早期心肌缺血辅助诊断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心肌缺血 确定学习 心电管理系统 VS 2010 SQL Server 2008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压力的增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引发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心肌缺血会引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下降等,更严重的甚至引发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对心肌缺血的早期预防和诊断,对维护人体生命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故对早期心肌缺血的研究迫切而紧要。心电图和心电向量图都是诊断心肌缺血的无创性检查,也是最重要和最常用的临床检测方法,它们主要利用心电图ST-T段的抬高或降低对心肌缺血进行判断,对心肌缺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心肌缺血发生的早期,心电图通常没有明显的变化,简单的使用心电图谱的幅值变化、角度变化等对早期心肌缺血进行诊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到的早期心肌缺血辅助诊断,是应用确定学习理论和动态模式识别对心电图的ST-T段进行学习和识别,在学习和识别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有用信息帮助临床医生进行早期心肌缺血的诊断,这种诊断方法是对传统诊断方法的重大突破。在诊断的过程中,涉及到受检者的基本信息、过往病史、心电相关检查、诊断结果等信息,为了方便医务工作者对大量信息进行查看和使用,如何妥善存储和管理这些信息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创建的心电管理系统可以很好的解决大规模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问题,本文从软件开发的过程出发,应用软件工程的思维,论述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论文首先介绍了系统的产生背景、研究现状、相关理论知识,然后着重对系统的框架、心电数据库以及系统界面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借助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框架结构、UML设计、数据库设计说明了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本文借助VS 2010和SQL Server 2008建立的心电管理系统功能全面、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方便用户对采集来的大量心电数据、受检者信息以及诊断结果等信息进行有效的存储和管理,在早期心肌缺血辅助诊断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方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心肌缺血 确定学习 心电管理系统 VS 2010 SQL Server 2008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0.4;TP31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绪论11-17
  • 1.1 本文的背景及意义11-14
  • 1.2 国内外现有研究状况14-15
  • 1.3 本文主要内容架构15-17
  • 第二章 系统理论知识介绍17-31
  • 2.1 引言17
  • 2.2 心电相关知识介绍17-20
  • 2.3 确定学习理论20-25
  • 2.3.1 RBF神经网络20-22
  • 2.3.2 径向基函数的PE条件22-23
  • 2.3.3 动态模式识别23-25
  • 2.4 确定学习理论在早期心肌缺血辅助诊断中的应用25-27
  • 2.5 UML简介27-28
  • 2.6 本文所用软件介绍28-30
  • 2.6.1 SQL Server 200828-29
  • 2.6.2 VS 201029-30
  • 2.7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心电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31-43
  • 3.1 引言31
  • 3.2 系统的需求和可行性分析31-32
  • 3.2.1 系统的需求分析31-32
  • 3.2.2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32
  • 3.3 系统功能分析32-34
  • 3.4 系统整体框架结构34-42
  • 3.4.1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34-36
  • 3.4.2 系统的UML模型36-42
  • 3.5 本章小结42-43
  • 第四章 心电数据库的实现43-56
  • 4.1 引言43
  • 4.2 数据库系统概述43-46
  • 4.2.1 数据库系统43-44
  • 4.2.2 数据模型44-45
  • 4.2.3 标准SQL语言45-46
  • 4.3 心电数据库设计46-53
  • 4.3.1 基本表的设计46-50
  • 4.3.2 心电数据库表间关系50-52
  • 4.3.3 心电数据库在系统中作用52-53
  • 4.4 数据库的管理53
  • 4.5 ADO连接数据库53-55
  • 4.6 本章小结55-56
  • 第五章 心电管理系统的实现56-78
  • 5.1 引言56-57
  • 5.2 系统主界面设计57-58
  • 5.3 用户状态功能的实现58-63
  • 5.3.1 用户登录模块58-60
  • 5.3.2 用户信息维护模块60-63
  • 5.4 数据采集功能的实现63-67
  • 5.4.1 MFC串口通信介绍63-65
  • 5.4.2 数据采集模块65-67
  • 5.5 信息管理功能的实现67-76
  • 5.5.1 个人信息管理模块67-70
  • 5.5.2 诊断结果管理模块70-76
  • 5.6 系统性能评估76-77
  • 5.7 本章小结77-78
  • 结论与展望78-80
  • 参考文献80-8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83-84
  • 致谢84-85
  • 附件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专国;刘兆乾;;简述VS 2010中的新增C++/MFC功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21期

2 王伟;;基于MFC的多线程与串口通信[J];电子世界;2013年04期

3 宋晋忠;严洪;姚宇华;张琳;;基于心电图ST-T段的心肌缺血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2期

4 林建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法研究[J];中外医疗;2009年26期

5 常政;高松;;Visual Studio 2010是怎样炼成的——微软公司开发事业部Visual Studio团队总经理Jason Zander专访[J];程序员;2010年04期

6 谢恩伟;;Visual Studio 2010的新机遇[J];程序员;2010年04期

7 祁新安;侯清江;;SQL Server数据库的运用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0年14期

8 谷震离;ADO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分析及其应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年12期

9 吴方余,周勇;一种基于数据库的串口数据采集保存方案[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5年10期

10 崔红志;索岩;;基于API的Win32串口通信编程技术[J];科技信息;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涛;;心脑血管急、重症的早期干预策略[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更名十周年、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创刊一周年庆典《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届组稿会、第三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2 杨艳华;欧阳楷;;心电导联体系及心电向量图的研究[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季虎;心电信号自动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陈填锐;确定学习理论与智能振动故障诊断[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娟;基于UML的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林泽涛;心电信号在线数据知识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孙文铎;十二导联心电信号采集及分析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索凤莲;基于UML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建模研究与实现[D];贵州大学;2006年

5 陈长亮;心电图的计算机智能分析系统[D];山东大学;2006年

6 吴昌友;神经网络的研究及应用[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7 林欣;十二导联心电数据库生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8 程敏;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实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运阳;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冠脉造影结果相关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宋程;基于VC的文档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614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6614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2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