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构型及功能超声数据模型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02:21

  本文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构型及功能超声数据模型的初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数据挖掘 数据模型 扩张型心肌病 心脏 功能


【摘要】:目的:收集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患者的基本资料及临床数据,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取患者心脏构型、功能数据,综合以上数据建立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工具对数据库内大量相关数据进行挖掘,获得导致心脏构型、功能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及特征性指标,揭示出各影响因素与心脏构型、功能变化之间潜在的、有价值的规律,了解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病程变化趋势,并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病情变化进行预测,帮助临床医生更好的进行早期干预、动态监测、临床治疗及疗效观察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经临床诊断为DCM的患者100例及正常健康人群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受检者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等形体指标,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查询获取患者临床信息及基本信息(患者是否有家族史、病毒性心肌炎病史、有无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是否抽烟、是否饮酒等相关数据),然后选用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标准切面按照统一规范化检查、测量进行操作,获取受检者心脏构型、功能超声数据,其中构型指标包括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前后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收缩期末左房前后径(LAD)以及收缩期末左房容积(LAV)等;功能指标包括缩短分数(FS),射血分数(EF),每搏量(SV),心排血量(CO),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A,E/A,E峰减速时间DT,等容舒张时间IVRT,等容收缩时间IVCT等。将以上基本信息及超声信息为数据源建立数据仓库,利用SQL Server 2008数据挖掘工具进行数据挖掘,挖掘出影响因素与心脏构型、功能改变的潜在的、有价值的关联信息,了解各指标之间的演变趋势,根据各指标权重系数的大小从基础数据中优选出反映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结构功能及其变化的特征性指标,了解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病情的动态变化,初步设计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病程进展趋势的简单模型。结果:建立包含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基本信息、临床信息及心脏构型、功能数据的关系数据库,并对关系数据库进行预处理转换成适合数据挖掘的事务数据库,设计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病程进展的初步模型,并绘制出趋势图。通过关联规则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构型、功能的各项指标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挖掘分析,根据各指标权重系数的大小,显示LVEDD,LVMI,FS,EF,SV,CO,DT,S,D,S/D,Setpal Ea,Latal Ea,三尖瓣收缩运动位移等指标在扩张型心肌病时倾向于发生改变;并发现饮酒量、高血压、病毒性心肌炎等因素可以作为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构型、功能变化的关键影响因素。结论: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有效地对大量看似没有关联的医学信息进行挖掘,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诊断规则,可以及时准确的对心脏构型、功能改变进行预测,对临床早期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同时有助于临床治疗、动态监测、评估病情、疗效观察。
【关键词】:数据挖掘 数据模型 扩张型心肌病 心脏 功能
【学位授予单位】:皖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2.2
【目录】:
  • 摘要9-11
  • ABSTRACT11-13
  • 前言13-17
  • 研究内容与方法17-23
  • 1. 研究内容17
  • 2. 材料与方法17-19
  • 2.1 研究对象17
  • 2.2 研究方法与步骤17-19
  • 3. 研究工具19-23
  • 结果23-31
  • 1. 关键影响因素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结构功能的影响分析23-25
  • 2. 预测计算器分析25-29
  • 3. DCM患者病程进展趋势图分析29-31
  • 讨论31-39
  • 1. 数据挖掘技术在医学领域的用途31-33
  • 2. 影响DCM患者心脏构型功能的关键影响因素33-35
  • 3. 数据挖掘技术评价影响DCM患者心脏结构功能的特征性指标35-37
  • 4. DCM患者病程进展趋势图分析37-38
  • 5. 不同方法对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与预测计算器分析结果不同的原因38
  • 6. 本研究存在问题及展望38-39
  •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6
  • 综述46-60
  • 参考文献55-60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60-61
  • 致谢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玲;古稀胶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观察[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2 张耀祖;41例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及治疗观察[J];云南医药;2000年06期

3 李忠;扩张型心肌病24例误诊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00年04期

4 刘爱华 ,孙涛,张嘉菱,马驰骋;右室、右房扩张型心肌病2例报告[J];中国综合临床;2001年11期

5 杨英珍,陈瑞珍,张寄南,荣烨之,赵美华,陈曙霞,刘治全,廖玉华,李隆贵,金炜,范维琥,黄元伟,段宝祥,祝玉成;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04期

6 李桂华,庄树良;扩张型心肌病的各类药物治疗浅析[J];黑龙江医学;2001年11期

7 梁春才,郑玉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1年02期

8 石迪明,陈曙霞,钱福荣,谢龙山,刘晶星,姚季生;扩张型心肌病与病毒持续感染关系的实验研究[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9 苏玉文,张金萍,张杰,张燕,栾兆生,周雯;充血型缺血性心肌病和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功能特点[J];心脏杂志;2001年01期

10 吕秀章,刘延玲;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血栓形成影响因素的超声心动图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凤霞;郭瑞强;陈金玲;鲁力;李丽;;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同步性[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2 吕秀章;刘延玲;;扩张型心肌病左室血栓形成影响因素的超声心动图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庞玉生;刘唐威;郭盛兰;潘迪光;;二维、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测扩张型心肌病左室心肌重量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4 商发科;;扩张型心肌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5 曾欣;舒先红;潘翠珍;陈瑞珍;程宽;刘诗珍;陈灏珠;;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室内同步性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程宽;王齐兵;李高平;舒先红;陈瑞珍;杨英珍;葛均波;陈灏珠;;扩张型心肌病280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7 钟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进展[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二届老年病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8 笪应芬;王殿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的左房功能[A];第三届心脏学会、第六届心功能学会及心功能杂志创刊10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96年

9 朱苏萍;;扩张型心肌病30例临床分析[A];玉溪市第十二届内科学术年会讲义[C];2008年

10 朱云云;潘伟民;;扩张型心肌病的免疫吸附疗法[A];2009香港-北京-杭州内科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岭;保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N];健康报;2013年

2 衣晓峰 吴力勇;扩张型心肌病有年轻化趋势[N];健康报;2006年

3 衣晓峰邋通讯员 陈英云;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基因变异[N];健康报;2007年

4 衣晓峰 吴力勇;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年龄10年降5岁[N];家庭医生报;2006年

5 衣晓峰 吴力勇;扩张型心肌病有三大病因[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张沙沙;市医院为一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成功实施手术[N];太行日报;2010年

7 吴强;外科治疗扩张型心肌病[N];福建科技报;2000年

8 彭晓兰;扩张型心肌病与自身免疫相关[N];健康报;2003年

9 ;我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治疗取得重大进展[N];今日信息报;2003年

10 黄登喜;扩张型心肌病有望治愈[N];医药导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萍;家兔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电生理复极离散的实验观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2 周艳丽;扩张型心肌病心肌与血管损伤和修复的机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3 金波;经冠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胡正茂;扩张型心肌病家系致病基因克隆及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定位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5 林松;Th17细胞及IL-17与病毒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6 熊琴梅;扩张型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及环境因素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7 谢坤;调控自噬水平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复旦大学;2013年

8 巫相宏;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家系分析和线粒体DNA突变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9 侯绪伟;干细胞移植治疗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10 张丽;Hepc1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调节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斯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34、白细胞介素-35表达及分泌的初步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2 张晓丽;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不同步性[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王宇平;扩张型心肌病与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的相关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邓琦;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及治疗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5 吴英平;扩张型心肌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3年

6 吴波;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左心室逆重构[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7 张静;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体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武汉大学;2005年

8 王海燕;心电图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猝死危险性评估的价值[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9 段少博;瞬时波强技术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外周血管血流动力学与心功能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黄学成;扩张型心肌病血清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水平的变化[D];广西医科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70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670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7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