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同步性

发布时间:2017-09-07 05:26

  本文关键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及收缩同步性


  更多相关文章: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冠心病 左心室收缩功能 收缩同步性


【摘要】:背景冠心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全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而近年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因此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的作用。超声心动图具有无创、可操作性强、费用低等优点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必不可少的无创检查方法之一。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two-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2DSTI)通过软件自动追踪心内膜心肌斑点的空间运动轨迹,无角度依赖性,可重复性好,时间分辨率高,较少受周围心肌组织运动影响,可准确定量评价心肌收缩功能及收缩同步性。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2DSTI)评价冠心病患者不同程度冠脉狭窄时左室收缩功能以及收缩同步性。方法109例拟诊冠心病患者接受常规二维超声和斑点追踪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和冠心病组,同时根据Gensini积分将冠心病组分为3个亚组,轻度组(25分),中度病变组(25~50分),重度病变组(50分)。对所采集的高频帧二维图像脱机应用CMQ软件分析,测量左室整体纵向(left ventricular 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及圆周峰值应变(left ventricular global circumferential,GCS),同时测量心电图QRS波起点至左室长轴上的收缩期纵向应变达峰时间及短轴观的收缩期圆周应变达峰时间。计算左室16节段纵向达峰时间标准差(longitudinal time standard deviation,Tssl-SD)、圆周达峰时间标准差(circumferential time standard deviation,Tssc-SD)以及纵向达峰时间最大差值(longitudinal time maximal difference,Tssl-Diff)、圆周达峰时间最大差值(circumferential time maximal difference,Tssc-Diff),以时间标准差和最大差值作为不同步性指标。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各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心率、舒张早期血流速度/舒张晚期血流速度(early mitral flow velocity,E/end mitral flow velocity,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冠心病各组左房内径(left atrium dimension,LA)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它各组比较,冠心病重度病变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ter,LVEDD)增大,左室短轴缩短率、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各组GLS、GCS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着Gensini积分的增加,GLS与GCS总体趋势呈进行性降低,除GCS在轻度病变组与中度病变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对照组比较,重度病变组Tssl-SD以及Tssl-Diff明显增加(P0.01);中度病变组Tssl-SD以及Tssl-Diff增加(P0.05);轻度病变组Tssl-SD以及Tssl-Dif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sc-SD以及Tssc-Diff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冠心病组左室收缩同步性与射血分数相关分析:在冠心病组中将不同步性指数与射血分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Tssl-SD、Tssl-Diff分别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性。结论1.2DSTI可准确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及收缩同步性,为冠心病患者早期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及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供一种无创检查方法。2.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加重,冠心病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逐渐降低。3.冠心病患者射血分数越低,不同步性指数越大即心肌机械收缩越不同步,说明射血分数与不同步性指数相关性良好。
【关键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冠心病 左心室收缩功能 收缩同步性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1.4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5-7
  • 中文摘要7-9
  • 英文摘要9-12
  • 引言12-14
  • 材料和方法14-17
  • 结果17-22
  • 讨论22-26
  • 结论26
  • 参考文献26-30
  • 附录30-31
  • 致谢31-32
  • 综述32-39
  • 参考文献37-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冰;许迪;姚静;;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年05期

2 段莎莎;张小杉;哈斯;吴晓萍;;三维斑点追踪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3年03期

3 杨杨;孙红光;;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年05期

4 曲俊朴;陈瑶;陈明;;斑点追踪技术原理及其分析局部心肌功能的作用[J];肿瘤影像学;2013年03期

5 马秀珠;李春伶;侯海军;高永艳;;斑点追踪技术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左室功能的评价[J];武警医学;2010年11期

6 李子卓;方理刚;;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心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年10期

7 钟舒文;张玉奇;;三维斑点追踪显像评估左心功能的新进展[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年04期

8 马兰;吴卫华;;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年06期

9 姚涵文;赵红佳;游涛;柳惠斌;;超声斑点追踪技术用于缺血心肌应变的研究[J];福建医药杂志;2012年03期

10 童春;黎春雷;宋家琳;刘红云;邓又斌;;斑点追踪评价正常成人右室长轴心肌形变能力[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娟;;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和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室心肌应变的对比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2 董丽莉;舒先红;潘翠珍;孔德红;陈丹丹;管丽华;周达新;陈海燕;陈灏珠;葛均波;;斑点追踪技术定量评价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左心室扭转功能[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汤乔颖;邓又斌;黄润青;杨好意;王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人左心室心肌应变[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4 康瑜;陈海燕;孙敏敏;潘翠珍;舒先红;;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大鼠阿霉素模型隐匿性心脏毒性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邓尧;谢明星;吕清;项飞翔;万琳媛;金毕;李朝军;;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群颈动脉弹性[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九届全国腹部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6 童春;黎春雷;宋家琳;刘红云;邓又斌;;斑点追踪评价正常成人右室长轴心肌形变能力[A];第九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董丽莉;舒先红;陈丹丹;周达新;汪咏莳;陈海燕;潘翠珍;陈灏珠;葛均波;;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右心室压力负荷增加对左心室扭转功能的影响[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赖小今;廖明松;郭进春;梁燕;熊杰;邓旦;;斑点追踪对家兔挤压伤后左室扭转功能的评价[A];2012'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Ⅱ)[C];2012年

9 曾乐凤;黄品同;游向东;申屠伟慧;丁延华;;应用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整体和局部的收缩功能[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10 贾莉莉;黄灿亮;周贵明;杜鑫;于雪芳;万征;;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短轴局部收缩功能[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诺;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压力负荷,容量负荷及心肌收缩力改变对左心室扭转和解旋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王庆庆;超声斑点追踪新技术评价糖尿病心肌病左室功能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王冠;斑点追踪成像对小鼠心血管疾病模型整体和局部收缩功能的评估及相关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汤乔颖;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慢性后负荷升高时左室收缩功能及其与病理变化的关系的动物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5 康瑜;斑点追踪显像监测隐匿性心功能不全及预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效果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6 江波;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左心功能的应用价值[D];首都医科大学;2015年

7 马红;应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8 马春梅;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扭转和解旋运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9 董丽莉;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定量评价右心室容量及压力负荷改变对左心室扭转功能影响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王秋霜;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与SPECT对照评价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范围的相关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云涛;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系统性硬化病患者心室功能[D];川北医学院;2015年

2 雷常慧;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早期左心室收缩功能[D];宁夏医科大学;2015年

3 郑文雅;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二尖瓣环位移评价冠心病患者的左心功能[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4 龚晓萍;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诊断冠状动脉多支重度血管狭窄的价值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5 张霞;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应用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6 马洪振;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7 杨柳;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儿左室心肌节段功能[D];南华大学;2015年

8 杜佳伟;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瓣膜置换术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D];辽宁医学院;2015年

9 褚明;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局部心肌功能不全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10 樊琪;斑点追踪技术在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心肌功能评价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07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807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f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