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吉林省部分农村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9 03:30

  本文关键词:吉林省部分农村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高血压前期 患病率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调查并分析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通过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于2013年7月至2013年8月在吉林省东丰县和靖宇县农村里抽取年龄在35岁以上人群中2612人作为调查对象。本调查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和标准差指标,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和构成比指标,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包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不同血压人群的相关情况 1.1不同血压人群的人口学特征 在本次调查中,血压正常组834例(31.9%),高血压前期组是1037例(为39.7%),高血压组741例(28.4%),男性高血压前期患病率高于女性(40.7%vs38.9%,P0.05);45到55岁组和55到65岁组,高血压前期人数最多,各血压组人数构成比随着年龄增加逐年升高(P0.001)。 1.2不同血压人群的吸烟情况 本次调查表明,吸烟者在高血压前期和高血压组所占比例较高,不吸烟者在正常血压组和高血压前期组所占比例较高。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3不同血压人群的饮酒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饮酒在血压正常人群、高血压前期人群、高血压人群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 1.4不同血压人群的饮茶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饮茶在血压正常人群、高血压前期人群、高血压人群构成比不同,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1.5不同血压人群的体力劳动情况 本次调查表明,在高血压前期人群中,重度体力劳动者和无体力劳动者多占比例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1.6不同血压人群肥胖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在高血压前期人群中,BMI、WC、WHR水平均高于血压正常人群。不同性别人群,血压水平随肥胖指标的增加而升高。 1.7不同血压人群的空腹血糖情况 在本次调查的女性人群中,空腹血糖正常的人数在不同血压的人群中比例最高,不同的空腹血糖情况在不同血压人的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 1.8不同血压人群的血脂胆固醇测量指标 本次调查中,高血压前期人群的TC、TG、LDL-C水平高于血压正常组,HDL-C水平低于血压正常组,且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P0.05)。 2.高血压前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1高血压前期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在男性调查者中,高血压前期的人群中肥胖的人居多。在女性调查者中,不同血压的人群,年龄的分布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体力劳动方面,高血压前期人群体力劳动强度集中在无工作组。不同血压人群在体力劳动情况、空腹血糖水平、HDL-C水平、肥胖指标分布情况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高血压前期危险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男性调查者中,腰围影响高血压前期的患病。在女性调查者中,体力强度,HDL-C水平,,BMI影响高血压前期的患病。重体力劳动强度是高血压前期患病的保护性因素,高水平的HDL-C是高血压前期患病的保护性因素,BMI增高是高血压前期患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根据此次调查研究提示高血压前期发病率较高。年龄、体力活动、体重指数及肥胖指数是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不同性别人群中高血压前期的发病率不同,突出的危险因素也不同。由此可知,男女对于高血压前期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应有所不同。 临床医生及患者对于高血压病的治疗侧重点应放在高血压的预防上,将高血压高危人群鉴别出来十分必要。高血压前期不仅容易进展为临床高血压,而且对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因此科学而合理的干预及管理高血压前期患者,积极去除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血压前期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4.1
【目录】:
  • 前言4-5
  • 中文摘要5-8
  • Abstract8-13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13-14
  • 第1章 绪论14-15
  • 第2章 综述15-20
  • 2.1 研究意义15-16
  • 2.2 流行病学16-17
  • 2.2.1 高血压前期患病率16
  • 2.2.2 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16-17
  • 2.3 管理措施17-19
  • 2.3.1 非药物治疗18
  • 2.3.2 药物治疗18-19
  • 2.4 总结19-20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20-22
  • 3.1 研究对象20
  • 3.2 抽样方法20
  • 3.3 调查方法及内容20-21
  • 3.4 诊断标准21
  • 3.5 统计学处理21-22
  • 第4章 结果22-35
  • 4.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22-23
  • 4.1.1 调查对象的年龄和性别构成情况22
  • 4.1.2 调查对象收缩压、舒张压情况22-23
  • 4.2 不同血压人群的相关情况23-28
  • 4.2.1 不血压人群的人口学特征23-24
  • 4.2.2 不同血压人群的吸烟情况24-25
  • 4.2.3 不同血压人群的饮酒情况25
  • 4.2.4 不同血压人群的饮茶情况25-26
  • 4.2.5 不同血压人群的体力劳动情况26-27
  • 4.2.6 不同血压人群肥胖情况27
  • 4.2.7 不同血压人群的空腹血糖(FPG)情况27-28
  • 4.2.8 不同血压人群的血脂胆固醇测量指标28
  • 4.3 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分析28-35
  • 4.3.1 高血压前期的单因素分析28-33
  • 4.3.2 高血压前期危险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33-35
  • 第5章 讨论35-37
  • 第6章 研究的不足与局限性37-38
  • 第7章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4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44-45
  • 致谢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素梅,茹小光;吸烟、饮酒及肥胖与高血压关系调查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金楠;李革;李会;陈玲;冷冰;;中国大陆地区成年人高血压前期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12期

3 庞永彩;郑红梅;崔炜;刘凡;郝玉明;祖秀光;张辉;谢瑞芹;刘素云;张光明;;城市白领人群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患病率分析[J];河北医药;2007年09期

4 赵冬;李翠芬;王薇;刘静;曾哲淳;王文化;孙佳艺;吴兆苏;;正常高值血压人群10年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11期

5 许海燕;顼志敏;陆宗良;;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概要与解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年03期

6 许继波;;高血压前期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8年18期

7 王珍,邵华;高血压前期人群合并代谢综合征的聚集情况[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马建龙,刘素娟,王文海;高血压的现代预防[J];医学文选;2001年01期

9 王薇;赵冬;孙佳艺;刘静;刘军;秦兰萍;刘飒;吴兆苏;;中国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心血管病发病危险[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年12期

10 刘冰;李卫;胡泊;陈涛;徐涛;王杨;孙毅;;中国35~45岁人群高血压前期检出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879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879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d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