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对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意义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2 14:23

  本文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对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意义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血压肾病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 血肌酐 尿素氮


【摘要】: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光抑素C(Cystati-nC,CysC)以及二者联合在高血压肾病早期肾脏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采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江津区中心医院的高血压病患者70例,健康体检者50例。70例高血压病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34例,女36例,年龄为45-75岁之间,平均年龄62±2.12岁,并且各纳入对象相互之间均无血缘关系。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为45-70岁之间,平均年龄61±3.32岁。所纳入对象均经过检测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糖尿病、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及其它影响肾脏功能的疾病等,半年内未使用维生素B12、叶酸等特殊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禁食12小时及以上,抽取静脉血5ml于不抗凝干燥试管中,分别标记,在室温条件下自凝,4℃低温条件下离心,留取上层血清,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上检测患者血清Hcy、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CysC浓度。所有纳入对象均在日常活动下留取24小时尿液,测定24h尿微量白蛋白(Urine trace albumin,UmAlb)定量。根据患者24hUmAlb定量结果的阴性与阳性,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组和B组,测定A组与b组hcy、cysc血清浓度的差异,计算hcy、cysc、hcy与cysc联合即hcy+cysc血清浓度在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检出阳性率。所有数据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19.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一)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性别组成和龄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两组性别组成和龄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scr、bun血清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cysc血清浓度,24humalb定量具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hcy、cysc血清浓度,24humalb定量明显升高。(三)a组、b组、对照组hcy、cysc血清浓度具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较对照组hcy、cysc血清浓度明显升高,其中b组较a组hcy、cysc血清浓度高。(四)hcy、cysc、hcy+cysc血清浓度在高血压肾病早期诊断检出阳性率比较具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ysc血清浓度阳性检出率高于hcy血清浓度,hcy+cysc的阳性检出率最高。结论:在高血压肾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中,scr、bun血清浓度两项指标的指导意义不大;cysc、hcy血清浓度,24humalb定量可作为高血压肾病早期肾脏损害的诊断指标;其中cysc、hcy血清浓度较24humalb定量更具有诊断灵敏性和特异性;Hcy血清浓度较CysC血清浓度对高血压肾病早期肾脏损害的阳性检出率更高,二者联合的阳性检出率最高。高血压肾病早期肾脏损害诊断指标的研究能够指导其诊断和临床治疗,使肾脏损害的发生发展尽早受到干预甚至部分逆转,延缓ERSD的到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长度。
【关键词】:高血压肾病 胱抑素C 同型半胱氨酸 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 血肌酐 尿素氮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4.14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1
  • 部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11-14
  • 一、前言14-18
  • 二、高血压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及早期诊断指标研究进展18-26
  • 1 高血压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19-21
  • 2 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指标21-25
  • 3 结语25-26
  • 三、材料与方法26-34
  • (一)对纳入的研究对象的要求26-28
  • (二)分组28-32
  • (三)方法32-33
  • (四)数据统计33-34
  • 四、实验结果34-38
  • (一)观察组与对照组纳入对象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分析34
  • (二)A、B 两组纳入对象各项观察指标比较分析34-35
  • (三)A、B 组纳入对象 Hcy、Cys C 单项血清浓度检验值与 Hcy+Cys C 两项血清浓度检验值联合阳性检出率比较分析35-38
  • 五、讨论38-46
  • (一)理论讨论38-43
  • (二)实验结果讨论43-45
  • (三)局限性分析45-46
  • 六、结论46-48
  • 致谢48-50
  • 参考文献50-56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存芬;;尿转铁蛋白和血清β_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高血压肾病的诊断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年18期

2 张思奇;方祝元;蒋卫民;;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机制及相关指标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3 任建平;;血清胱抑素C在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中的检测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年02期

4 唐芳玫;宁日平;徐文丽;;胱抑素C联合尿微量清蛋白检测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12期

5 贾晓娟;袁建喜;;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病理改变及诊断方法的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3年08期

6 范世珍;陈安彬;林松青;;尿微量白蛋白在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年02期

7 王海燕;孙良忠;吴金浪;蒋小云;莫樱;童华娟;;肾小球滤过屏障超微结构改变与Alport综合征蛋白尿的关系[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3年02期

8 林静华;方琳丽;陈暖;周焕槟;张冬清;陈金监强;;检测尿β2-微球蛋白和微量白蛋白对高血压肾病的应用价值[J];中国校医;2013年01期

9 权青云;杨嫣华;赵晓娟;;“H”型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年13期

10 赵海丹;周春华;何萍;;IgA肾病继发恶性高血压和急性肾损伤的临床和病理分析[J];中国医药;2012年06期



本文编号:901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901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1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