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9-22 14:27

  本文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参松养心胶囊 阿托伐他汀钙片 慢性心力衰竭 QT离散度 心率变异性


【摘要】: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基础抗心衰药物治疗上,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QT间期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延边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之间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成A、B、C、D4个组,每组各30例,均给予基础抗心衰治疗(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类等),在此基础上加用不同药物。A组仅给予基础抗心衰治疗;B组为在基础抗心衰治疗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1.6g/日一次)口服;C组在基础抗心衰治疗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晚一次)口服;D组在基础抗心衰治疗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1.6g/日一次)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晚一次)口服,疗程均为三个月。在治疗前后均行血液常规、生化、NT-proBNP、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脏彩超,并记录各项检查结果,比较四组治疗前后及四组间QT间期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的变化情况。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显示,四组患者间的年龄、性别、基础心脏病及心功能分级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治疗前后QTd和QTcd比较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四组QTd和QTcd均较前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D组QTd和QTcd较A、B、C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两种药物治疗对QTd和QTcd的改善效果更好;3.四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HRV各参数比较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四组患者治疗后SDNN、SDANN、RMSSD、PNN50、SDNNI、LF、HF均升高:其中A组SDANN、SDNNI、LF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中SDANN、RMSSD、LF、HF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治疗后SDNN、SDANN、SDNNI、RMSSD、LF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D组中HRV各参数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结果表明,D组SDNN、SDANN、RMSSD、 SDNNI、LF、HF升高均优于其他三组(P0.05);B组和C组与A组各参数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两种药物治疗对HRV的改善效果更好;4.四组患者治疗前后NT-proBNP值比较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四组治疗后NT-roBNP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结果表明,D组治疗后NT-proBNP较其他三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两种药物治疗对NT-proBNP的改善效果更好。5.四组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比较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四组患者治疗后LVEDD均降低,而LVEF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结果表明,D组患者LVEDD降低和LVEF升高较A、B、C三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LVEDD降低和LVEF升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两种药物治疗对LVEDD、LVEF的改善效果更好。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可以使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缩短及心率变异性升高,其中改善自主神经的功能是其可能作用机制。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 阿托伐他汀钙片 慢性心力衰竭 QT离散度 心率变异性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41.6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英文缩略词表11-13
  • 第一章 前言13-15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15-19
  • 2.1 研究对象及分组15-16
  • 2.2 仪器设备及主要试剂16
  • 2.3 试验药物16-17
  • 2.4 研究方法17
  • 2.5 观察指标17-18
  • 2.6 统计分析18-19
  • 第三章 结果19-27
  • 3.1 四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19
  • 3.2 四组常规抗心力衰竭用药方案比较19-20
  • 3.3 四组治疗前后QTD及QTCD比较20-21
  • 3.4 四组HRV各参数治疗前后比较21-23
  • 3.5 四组治疗前后NT-PROBNP比较23-24
  • 3.6 四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及左室舒张期末内径比较24-27
  • 第四章 讨论27-31
  • 第五章 结论31-32
  • 参考文献32-36
  • 致谢36-37
  • 综述37-46
  • 参考文献44-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华英;;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56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8年01期

2 安洪泽;;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女性更年期抑郁症[J];山东中医杂志;2010年01期

3 杨义航;徐道英;向立权;;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122例[J];中国药业;2010年18期

4 徐鸿华;;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22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2年01期

5 骆旭鸣;贾连旺;;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心肌缺血及心率变异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年09期

6 贾俊严;;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中老年失眠32例[J];中医临床研究;2013年21期

7 刘鹃锋;刘志辉;文一平;王平;黄鸣;谭莉;王丽君;董梦舒;;参松养心胶囊治疗Ⅲ度房室传导阻滞40例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年22期

8 张林;;哪里能买到参松养心胶囊?[J];中华养生保健;2008年11期

9 陈丽霞;邝锦波;邓育;;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年14期

10 王庆;刘斌;龚守会;;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神经症的临床观查[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红莲;张志民;;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贾俊严;;参松养心胶囊治疗中老年失眠32例[A];北京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2010学术年会青年论坛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规范化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培训班学术论文集[C];2010年

3 郭琳;;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52例临床观察[A];首届中西医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4 赵瑞祥;;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脑血管病后心律失常68例[A];北京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2010学术年会青年论坛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规范化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培训班学术论文集[C];2010年

5 朱华;;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合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A];北京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2010学术年会青年论坛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规范化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培训班学术论文集[C];2010年

6 隋春杰;;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A];首届中西医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7 彭建新;万莉;陈淑君;;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老年性心律失常[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赵然尊;石蓓;王冬梅;孔晓东;;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临床观察[A];贵州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张璐;高磊;;参松养心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观察[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毕业东;张刚;肖玉芝;;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研究近况的综述[A];2011年中华名中医论坛暨发挥中西医优势防治肿瘤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飞;参松养心胶囊循证医学研究完美突破[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杨叁平;循证医学证明参松养心胶囊抗心律失常效果显著[N];健康报;2009年

3 杨叁平;参松养心胶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N];科技日报;2010年

4 记者 熊昌彪;参松养心胶囊被评为“十一五”医药科技创新案例[N];中国医药报;2011年

5 记者 任壮;参松养心胶囊抗心律失常疗效确切[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6 杨叁平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浦介麟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曹克将 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 杨新春;参松养心胶囊循证医学研究完美突破[N];健康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任壮;参松养心胶囊与西药同台竞技[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8 记者 熊昌彪;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应用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N];中国医药报;2010年

9 杨叁平 王飞;参松养心胶囊使心律失常患者受益[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10 驻京记者 王丹;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应用研究获奖[N];医药经济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吕宏;参松养心胶囊对心力衰竭兔心功能及电重构的上游调控影响[D];武汉大学;2014年

2 柴松波;参松养心胶囊、扶正化瘀胶囊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及其对电生理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李宁;参松养心胶囊抗心律失常机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矫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及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6年

2 黄小驰;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伴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金花;参松养心胶囊对心房颤动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D];延边大学;2011年

4 宋莉莉;参松养心胶囊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的疗效及机制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5 彭正林;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房颤(气阴两虚、热扰心神证)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毕勇志;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窦性心律震荡现象的临床观察及机理探讨[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李露露;参松养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合并室早患者的疗效及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8 贾鹏;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轻中度心力衰竭伴室性早搏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李文达;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室性早搏的干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陈彦;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非器质性室性早搏(气阴两虚、热扰心神证)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01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901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7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