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心血管论文 >

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发布时间:2017-09-29 20:28

  本文关键词: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更多相关文章: 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 冠状动脉病变 Gensini评分 相关性


【摘要】:目的评价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232例,根据CAG结果和Gensini评分分为对照组、低分组和高分组。采集其基本信息、实验室指标、超声及造影等资料。比较各组一般资料的差异。多因素分析采用Linear回归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cfPWV对Gensini评分≥30分的预测价值。结果 (1)低分组与对照组之间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总胆固醇、心肌缺血、cfPWV、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Gensini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分组与对照组之间吸烟史、糖尿病史、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踝臂指数(ABI)、斑块指数(PI)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分组与低分组之间年龄、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BMI、SBP、FBG、LDLC、Hcy、心肌缺血、cfPWV、ABI、IMT、PI、Gensini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Linear回归模型显示,cfPWV、IMT、BMI、ABI、Hcy、高血压病史都是影响Gensini评分的独立因素。(3)以cfPWV水平所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4(95%CI:0.783~0.885,P0.001),cfPWV预测Gensini评分≥30分的最佳界值是12.2m/s(敏感度87.8%,特异度72.7%)。结论 cfPWV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相关,其对于预测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 冠状动脉病变 Gensini评分 相关性
【分类号】:R541.4
【正文快照】: 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Cardiology,ESC)及欧洲高血压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ESH)高血压指南把血管弹性功能的评价作为亚临床器官损害和药物治疗效果评价指标之一,并认为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是反映大动脉弹性状况的良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代泉;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2年03期

2 翟沙湖,王锦海,杨新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医刊;2002年08期

3 杨华志,计晓玲,窦彩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4年12期

4 翟迎九,董雪红,周丽诺,施海明,罗心平,胡仁明;2-型糖尿病对冠状动脉病变影响的分析[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5年03期

5 潘伟;方长庚;刘志平;杨瑞丰;光雪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初步探讨[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7年01期

6 袁志敏;;慢性炎症与无冠状动脉病危险因素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不全间关系[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年06期

7 孙金莲;;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年31期

8 赵国安,刘建庄,李素芬,黄正文,,刘建恩,刘金铎,关慧灵;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J];新乡医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9 崔庆周;陈鹏;崔红领;;64排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68例分析[J];当代医学;2013年34期

10 陈君坤,黄伟,苏宏;电子束CT在筛选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小兰;丁承宗;;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2 陈韵岱;;冠状动脉病变评价方法进展和选择[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汇编[C];2009年

3 张素荣;吕风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内皮素和一氧化氮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4 王红梅;;冠状动脉病变时尿微量蛋白的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5 孙家安;汝磊生;彭育红;齐书英;丁超;赵玉英;张莉;;应用子母导管介入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夏勇;吴建东;钱文浩;王志荣;李东野;郝湛军;潘德峰;徐晤;张超群;杨煜;;老年三支冠状动脉病变一次性置入三枚以上支架治疗36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7 张剑;韩雅玲;荆全民;王效增;马颖艳;栾波;王耿;王斌;;多支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特点分析[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韩雅玲;李成洋;荆全民;王守力;马颖艳;;86例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并发症及其处理[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9 彭育红;汝磊生;孙家安;齐书英;赵玉英;张莉;丁超;李俊峡;王冬梅;;经桡动脉入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中微导管的作用[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权胜;王玺;;74例冠状动脉病变与颈动脉的关系分析[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衣晓峰;血管内超声助诊复杂冠状动脉病变[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应庆;高浓度FIB可导致冠脉病变发生[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张梅珍;小症状隐藏大“心”病[N];健康时报;2005年

4 咨询值班医师 李主任;什么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3年

5 健康时报记者  叶依;心慌是得了冠心病吗?[N];健康时报;2006年

6 高春东;老人贫血易引起心衰[N];保健时报;2004年

7 主任医师 刘钟毓;揪“心”的杀手——心绞痛[N];大众卫生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马丽萍;炎症标志物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2 夏大胜;雄激素与男性冠状动脉病变及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关系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3 郭军;冠状动脉病变的光相干断层成像观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4 李佩玲;16层螺旋CT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及急性心肌梗塞与再灌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5 王明慧;冠状动脉病变无创性检查技术的应用价值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滕晓;冠状动脉病变在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意义及相关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7 袁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子血浆水平变化及奥扎格雷钠对其干预作用[D];郑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宁;碎裂QRS波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4年

2 李春彦;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左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汪凌清;冠状动脉病变进展及其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4 张英;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5 姚金良;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及其危险因素分析[D];苏州大学;2003年

6 杨佳;颈动脉病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7 陈洋;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颈总动脉血管弹性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方红;冠状动脉病变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9 李晓明;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10 于瑞娜;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外周动脉弹性功能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44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944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4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