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睾酮水平与男性孤立性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血清睾酮水平与男性孤立性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背景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发病率明显升高,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约占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30%。大多数AF都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或存在相关的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的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但有极少部分AF无明确的病因,各项检查方法及临床资料都无法解释其病因,可能与遗传变异相关。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CC)/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2006指南将孤立性心房颤动(lone atrial fibrillation,LAF)定义为:发病年龄60岁,临床证据证实无心肺疾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并排除所有已知可致AF的其他疾病的心房颤动。LAF在AF中所占的比例约为1.6%~11.4%。如何寻找并测定相关的生化指标预测该类型AF的发生,搜寻LAF的相关危险因素。国外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显示,正常水平的睾酮对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功能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测定男性睾酮水平,探寻与LAF的关系,有助于我们在LAF治疗中寻找新的突破。目的通过检测LAF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探讨其与LAF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评估LAF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男性患者中,符合ACC/AHA/ESC2006年发布的AF治疗指南及2010 ESCAF管理指南中LAF的诊断标准并剔除3个月内曾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o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 ACEI)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antagonist, ARB)的患者:将LAF组分为阵发性AF组50例;持续性AF组50例,正常对照组130例。所有患者检测血清睾酮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测量血压、超声心动图,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并对对照组、阵发性AF组与持续性AF组进行方差统计分析和Kruskal-Wallis检验,主要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相关分析。睾酮水平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测定,hs-CRP采用乳胶凝集反应法测定。结果1.各组间血清睾酮水平比较,持续性AF组低于阵发性AF组(383.44±114.19VS 395.68±96.9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383.44±114.19 VS 395.68±96.93 VS 485.27±160.90,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各组间年龄比较,持续性AF与阵发性AF组(55.40±5.79 VS 52.68±7.1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55.40±5.79 VS 52.68±7.16VS49.54±5.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各组间hs-CRP比较,持续性AF与阵发性AF组(3.17±4.49 VS 3.06±4.0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3.17±4.49 VS 3.06±4.07 VS1.18±1.1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各组间LAD比较,持续性AF与阵发性AF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7±4.49 VS 3.06±4.07,P0.05);与对照组比较(3.17±4.49 VS 3.06±4.07VS 1.18±1.1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睾酮水平与孤立性心房颤动呈负相关;年龄、hs-CRP、LAD与孤立性心房颤动呈正相关。结论1.本研究表明男性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中血清睾酮水平明显降低,但与AF的类型无关;低睾酮水平可能是孤立性心房颤动的易感因素或危险因素,炎症参与了LAF的发生和维持。2.本研究表明年龄、hs-CRP、LAD是LAF的独立危险因素,LAD在持续性AF中明显增大,而男性患者睾酮可能是LAF的独立保护因素。
【关键词】:孤立性心房颤动 睾酮 男性 hs-CRP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41.75
【目录】:
- 致谢4-5
- 中文摘要5-8
- 英文摘要8-12
- 缩略词表12-15
- 1 引言15-19
- 2 资料和方法19-25
- 2.1 研究对象及分组19
- 2.2 心房颤动的体表心电图诊断标准19-21
- 2.3 孤立性心房颤动的诊断标准21-22
- 2.4 心房颤动的分类诊断标准22
- 2.5 排除标准22
- 2.6 主要试剂及仪器设备22-23
- 2.7 研究方法23-25
- 2.7.1 患者基线资料23
- 2.7.2 相关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23-24
- 2.7.3 统计学处理方法24-25
- 3 结果25-30
- 3.1 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25-26
- 3.2 各组间血清睾酮水平、年龄、LAD、hs-CRP的比较26-28
- 3.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相关性分析28-30
- 4 讨论30-35
- 5 结论35-36
- 参考文献36-40
- 综述40-53
- 参考文献48-53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军;饶莉;;孤立性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认识[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年03期
2 李巧丽;李天亮;胡新玲;;超声评价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血管内皮功能[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年06期
3 洪晋;刘小慧;;孤立性心房颤动危险因素研究进展[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3年03期
4 程怡;岳梅;孟洋;;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率变异与 P 波离散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环杂志;2008年04期
5 王亚真;陈昕;苏轮;薛俊仙;;老年孤立性心房颤动临床特点的长期随访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06期
6 邢晨芳;谢建雄;万新红;段言峰;农丽录;黄皓月;;应变率成像定量评价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局部左心房功能[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0年11期
7 曹向戎;孙广龙;张富恩;李继勇;张健群;;小切口直视下肺静脉隔离术治疗孤立性心房颤动的近中期疗效观察[J];心肺血管病杂志;2014年04期
8 臧小彪;张树龙;;发生孤立性心房颤动的风险评估[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年06期
9 王茜;张文华;夏稻子;丁彦春;刘莉红;;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右心室功能的研究[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4年02期
10 张丽萍,李志勤,熊霖;窦性心动过速伴孤立性心房颤动1例[J];心电学杂志;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天亮;胡新玲;李巧丽;高明兰;畅芳叶;刘达怡;黄志芳;;超声评价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血管内皮功能[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2 邸亚丽;张树龙;高连君;杨东辉;尹晓盟;常栋;杨延宗;;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的变化[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丰明俊;储慧民;何斌;刘晶;郁一波;沈才杰;陈晓敏;;KCNQ1基因与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关系的探讨[A];2012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丰明俊;储慧民;何斌;刘晶;郁一波;沈才杰;陈晓敏;;KCNQ1基因与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关系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十次全国学术年会会议汇编[C];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连苗军;血清睾酮水平与男性孤立性心房颤动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李巧丽;超声评价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血管内皮功能[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张菡;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候选基因PITX2及TBX5的变异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4 邸亚丽;孤立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相关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65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xg/965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