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6 20:14

  本文关键词: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鼻炎 变应性 吸入性变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摘要】: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主要吸入变应原的种类及分布特征。为本地区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治疗、预防及流行病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对门诊疑为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吸入变应原检测。收集340例样本,对皮肤点刺试验结果阳性的患者按其民族、年龄、性别分组,比较各组间患者对各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的差异。结果:34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点刺试验总阳性率为94.7%,以蒿属最高(66.2%),其后依次为藜(51.2%),杨属(42.6%),榆科(40.9%),柳(33.8%),梯牧草(27.6%),粉尘螨(21.2%),屋尘螨(17.9%),豚草(15.9%),,狗毛(11.2%),猫毛(10.9%),蟑螂(8.5%),交链孢菌属(5.6%),白色念珠菌(3.5%)。其中,少数民族组中对杨属、柳、梯牧草及交链孢菌属四种变应原的敏感程度均高于汉族组(P0.05);不同年龄段间变应原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9.076,P0.01);不同性别之间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蒿属、藜、杨属、榆科为乌鲁木齐地区最主要的变应原;少数民族与汉族患者在变应原敏感度上有差异;吸入性变应原的阳性率与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明确变应原后可为乌鲁木齐地区变应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并对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鼻炎 变应性 吸入性变应原 皮肤点刺试验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65.21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前言9-11
  • 资料与方法11-13
  • 1. 研究对象11
  • 1.1 纳入标准11
  • 1.2 排除标准11
  • 1.3 病例来源11
  • 2. 研究方法11-12
  • 2.1 变应原试剂11
  • 2.2 皮肤点刺试验11-12
  • 2.3 试验结果判定12
  • 3. 统计学方法12-13
  • 结果13-19
  • 讨论19-27
  • 小结27-28
  • 致谢28-29
  • 参考文献29-32
  • 综述32-39
  • 参考文献36-3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39-40
  • 导师评阅表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斌,韩德民,林子萍,许万云,徐进;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综合治疗[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4年05期

2 唐泳华;500例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皮试结果分析[J];哈尔滨医药;2004年06期

3 李俊;王洪源;张志刚;王旗;;空气花粉浓度与变应性鼻炎就医人次的暴露-反应关系初探[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年09期

4 方红梅;黄媛媛;季寒;潘春寅;杜安明;王秋萍;;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750例的结果分析及护理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年09期

5 张仲林;钟沁月;李莎;刘进;;肥大细胞在变应性鼻炎中的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09年01期

6 徐志鸿,杨成章;Th1/Th2失衡与变应性鼻炎[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年08期

7 王成硕;张罗;韩德民;周兵;赵岩;王向东;;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谱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年05期

8 孙艺渊;王s罨

本文编号:10446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0446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f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