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黄斑前膜危险因素及黄斑区结构和功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15:05
本文关键词:特发性黄斑前膜危险因素及黄斑区结构和功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 危险因素 光相干断层扫描 多焦视网膜电图
【摘要】:目的: 研究与特发性黄斑前膜(idiopathic macular epiretinal membranes, IMEM)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探讨IMEM患者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frequency-domain optical coherent tomography, fdOCT)与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 mfERG)的特征、相关性以及与视力的关系,通过客观评价IMEM对黄斑区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有利于发病机制的研究,对该病的预防、筛查和针对性的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方法: 1.临床资料: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为IMEM的患者(年龄≥50岁)60例72只眼,及无该病的中老年人100例,对所有入选者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和问卷调查,调查包括眼部病史、一般情况、全身系统性疾病及长期(≥3个月)用药史,分析以上因素与IMEM发生的相关性;对其中单侧发生IMEM且屈光间质好、配合良好的的患者30例进行mfERG检查,患眼组作为实验组,对侧正常眼数据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黄斑区形态与功能的特征和相关性,及对视力的影响。所有入选者均进行最佳矫正视力(th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裂隙灯生物显微镜、眼底镜、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fdOCT检查,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IMEM患者:86.7%的患者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其中颈椎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是前三位IMEM伴有的疾病。根据眼底,造影表现分期:一期18只眼,占25%,二期36只眼,占50%,三期18只眼,占25%,其中黄斑裂孔5只眼,占6.9%。 2.在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有4个研究因素: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史,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0,4.903,5.073,3.979;P=0.040,0.027,0.024,0.046)。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糖尿病、高脂血症,降糖药在IMEM发生中无统计学意义(P=0.288,0.114,0.963),性别(P=0.040; OR=2.186; OR95%CI:1.038-4.606)和年龄(P=0.026; OR=2.259; OR95%CI:1.102~4.627)是IMEM主要的危险因素,未发现内科疾病史及全身用药史与IMEM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 3.单侧发生IMEM的患者黄斑区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特征及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 (1)黄斑区形态学变化:实验组与正常对照组fdOCT显示黄斑中心凹、旁中心凹、中心凹周围区视网膜平均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275,3.808,3.594;P=0.000,0.001,0.001)。说明实验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普遍增厚,在黄斑中心凹增厚最明显,其次是旁中心凹、中心凹周围区。 (2)黄斑区功能改变:IMEM患者后极部mfERG各波反应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变,如振幅密度的普遍下降和部分区域潜伏期的明显延长。主要表现为1-5环处P1波的振幅密度和N1波的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Ⅴ象限及上下半野,主要表现为各波潜伏期的延长(P0.05),反应密度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视力、黄斑区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实验组视力与所对应的视网膜中央厚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r=-0.449,P=0.013),即黄斑中央区视网膜越厚,视力越差。视力与mfERG1环P1、N1波振幅密度无关(r=0.184,0.228;P=0.332,0.227),与P1、N1波潜伏期相关(r=-0.493,-0.423;P=0.006,0.020)。视网膜中央厚度与黄斑中心mfERG中P1、N1波振幅密度、潜伏期均无显著相关性(r=-0.356,-0.245,-0.038,0.058; P=0.053,0.193,0.843,0.762)。 结论: 性别和年龄是IMEM主要的危险因素,未发现内科疾病史及全身用药史对IMEM发生的影响。IMEM常伴有全身系统性疾病,其中颈椎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最常见。IMEM可以导致黄斑区形态学改变,视网膜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黄斑中心区视网膜越厚,视力越差,但与视功能损害程度不一致,fdOCT和mfERG联合应用能更全面地评估IMEM对黄斑区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可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 危险因素 光相干断层扫描 多焦视网膜电图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74.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缩略语11-12
- 前言12-15
- 研究现状、成果12-13
- 研究目的、方法13-15
- 一、特发性黄斑前膜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15-31
- 1.1 资料和方法15-23
- 1.1.1 临床资料15-16
- 1.1.2 眼部检查及方法16-20
- 1.1.3 问卷调查方法及内容20-21
- 1.1.4 统计学分析方法21-23
- 1.2 结果23-26
- 1.2.1 一般情况及检查结果23
- 1.2.2 问卷结果23
- 1.2.3 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23-25
- 1.2.4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25-26
- 1.3 讨论26-30
- 1.3.1 IMEM分期、病因、病理学及发病机制26-28
- 1.3.2 最佳矫正视力28-29
- 1.3.3 致病危险因素29-30
- 1.4 小结30-31
- 二、特发性黄斑前膜黄斑区结构和功能的临床研究31-49
- 2.1 资料和方法31-37
- 2.1.1 临床资料31
- 2.1.2 检查及方法31-36
- 2.1.3 研究指标36
- 2.1.4 统计学分析方法36-37
- 2.2 结果37-44
- 2.2.1 视力及分期37
- 2.2.2 OCT检查结果37
- 2.2.3 mfERG的结果37-38
- 2.2.4 相关性分析38-44
- 2.3 讨论44-47
- 2.3.1 多焦视网膜电图44-45
- 2.3.2 视力与CRT的关系45-46
- 2.3.3 视力与多焦视网膜电图反应的关系46
- 2.3.4 CRT与多焦视网膜电图反应的关系46-47
- 2.4 小结47-49
- 结论49-50
- 参考文献50-54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54-55
- 综述 特发性黄斑前膜的研究新进展55-68
- 综述参考文献63-68
- 致谢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雷少波;唐罗生;;微视野检查的临床应用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7年06期
2 卢光;夏群;李永;高岩;;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患眼的对比敏感度功能[J];国际眼科杂志;2009年11期
3 李洁;戴虹;夏群;龙力;;对比敏感度对特发性黄斑前膜的视功能评价[J];眼科;2006年04期
4 黄时洲,吴德正,罗光伟,江福钿,梁炯基,龙时先,吴乐正;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J];眼科学报;2005年02期
5 文峰,窦晓燕,吴德正,吴乐正,汪福钿,马娟妹;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的眼底分析[J];眼科研究;1999年05期
6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年01期
7 黄力,张美霞,杨兰芬,韦纯义;黄斑视网膜前膜的临床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年03期
8 卢颖毅;戴虹;夏群;喻晓兵;龙力;李洁;;特发性黄斑前膜眼黄斑光敏度的激光扫描检眼镜微视野检测[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6年02期
9 张惠蓉,王薇;特发性黄斑视网膜前膜[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年10期
,本文编号:1108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1087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