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利用多重单碱基引物延伸法检测耳聋基因热点突变

发布时间:2017-10-29 15:11

  本文关键词:利用多重单碱基引物延伸法检测耳聋基因热点突变


  更多相关文章: 非综合征型耳聋 多重单碱基引物延伸法 热点突变


【摘要】:背景:听觉系统中外耳、中耳、内耳结构异常及听觉传导信号通路中的听神经和各级中枢发生病变,导致听功能障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统称为耳聋。我国听力残疾人数众多,每年有3万左右聋儿出生,发病率为1/500~1/1000。60%的耳聋患者是遗传因素所导致的,遗传性聋中非综合征型耳聋占70%,30%为综合征型耳聋。迄今已经定位的非综合征型耳聋基因座约有136个,已克隆基因88个。虽然耳聋具有较高的遗传异质性,但大部分非综合征型耳聋由少数几个基因热点突变引起,包括GJB2、GJB3、SLC26A4、线粒体基因(mtDNA12SrRNA)等,这使遗传性耳聋的基因诊断和筛查成为可能。传统的耳聋基因检测方法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指纹-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实时荧光定量Taqman MGB探针法、PCR结合Sanger测序、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等。但是这些方法很难同时对不同基因上的多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基因芯片技术虽然能同时对多基因、多位点进行检测,但是成本昂贵,对技术要求高。因此,建立一种能一次性检测多个热点突变、可靠、经济、快速的技术尤为重要。 目的:采用多重单碱基引物延伸法对耳聋先证者进行GJB2、 GJB3、SLC26A4、12SrRNA基因12个热点突变位点的一次性检测,以期建立一种快速、可靠、经济的耳聋基因诊断方法。 方法:采用多重单碱基引物延伸法对96名非综合征型耳聋先证者、66名家系成员及50名正常人,共212名,进行GJB2、GJB3、 SLC26A4、12SrRNA基因12个热点突变位点的一次性检测,并采用Sanger测序进行验证。 结果:1、采用多重单碱基引物延伸法对96名非综合征型耳聋先证者、66名家系成员及50名正常人,共212名,进行GJB2、GJB3、 SLC26A4、12SrRNA基因12个热点突变位点的一次性检测,结果与Sanger测序结果一致,准确性为100%。2、采用多重单碱基引物延伸法对96名非综合征型耳聋先证者进行GJB2、GJB3、SLC26A4、12SrRNA基因12个热点突变位点的一次性检测,大大提高了检出率,检出率为41.67%,而前期单个基因/单个位点的一次性检出率只有31.25%。3、50名正常人中有1名携带GJB2c.235delC,正常人中携带率为2%,与国内研究显示的正常人群携带率在1%~6%之间相符。 结论:建立了一种可以一次性检测非综合征型耳聋GJB2、GJB3、 SLC26A4、12SrRNA基因12个热点突变位点的快速、可靠、经济的基因诊断方法。
【关键词】:非综合征型耳聋 多重单碱基引物延伸法 热点突变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64.4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目录9-10
  • 主要实验仪器、试剂与耗材10-13
  • 英文~.略词简表13-14
  • 前言14-18
  • 1 研究对象18-19
  • 2 研究方法19-27
  • 2.1 外周血基因组DNA(gDNA)提取19
  • 2.2 96个先证者前期基因检测19
  • 2.3 多重单碱基引物延伸19-25
  • 2.4 Sanger测序验证25-26
  • 2.5 正常对照人群筛查26-27
  • 3 实验结果27-44
  • 3.1 96个先证者前期基因检测结果27-31
  • 3.2 多重单碱基引物延伸结果31-44
  • 4 讨论44-51
  • 4.1 多重单碱基引物延伸法在基因分型中的应用44-45
  • 4.2 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耳聋突变位点的选择45-46
  • 4.3 多重单碱基引物延伸结果讨论46-49
  • 4.4 耳聋检测技术的展望49-51
  • 5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7
  • 综述57-79
  • 参考文献73-79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79-80
  • 致谢80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一种筛查中国人遗传性耳聋和氨基糖苷耳毒性易感人群的分子遗传学方法(英文)[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1期

2 韩明鲲;韩东一;兰兰;王大勇;赵翠;刘晓雯;王秋菊;;散发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GJB2基因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8年04期

3 王玮;段程颖;汪宪平;丁洁;王挺;顾斌;李红;;耳聋基因GJB2的突变分析及其与临床相关性的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4 马宁;张正国;;遗传性耳聋检测及风险分析[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06年06期

5 段程颖;李红;;遗传性耳聋基因Cx26的研究现状及临床应用[J];国际遗传学杂志;2006年06期

6 王树辉;胡正茂;肖自安;唐青来;夏昆;杨新明;;GJB2基因在湖南地区非综合征耳聋患者中的突变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6期

7 关静;郭玉芬;徐百成;赵亚丽;李庆忠;王秋菊;;中国西北地区部分语前聋患者GJB2基因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8 Denise Yan;;The Genetic Deafness in Chinese Population[J];Journal of Otology;2006年01期

9 ;Screening of GJB2 mutations in Chinese population[J];Journal of Otology;2007年01期

10 ;Prevalence of the GJB2 Mutations in Deafness Patients of Different Ethnic Origins in Xinjiang[J];Journal of Otology;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Screening the putative nuclear modifying factors in a Chinese extensive deafness family associated with A1555G mutation[A];第六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文摘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俞;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非综合征性聋耳聋基因常见突变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2 李庆忠;遗传性耳聋致病基因定位克隆与缝隙连接蛋白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3 于飞;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GJB2基因突变筛查和全频谱突变图谱绘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4 张海军;线粒体A1555G突变相关非综合征耳聋大家系的分子病因学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袁永一;中国人重度—极重度耳聋分子流行病学及致病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6 陈东野;人工耳蜗植入群体中耳聋相关基因的检测与分析[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7 刘勇智;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语音特征的分析及其同遗传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朱玉华;迟发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及老年性、药物性耳聋的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9 王云峰;Connexin26蛋白表达下降致耳蜗病理学变化和治疗探索[D];复旦大学;2009年

10 林倩;新生儿及婴儿的听觉特性与山东地区耳聋热点基因突变及其听力学表现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雅;失听新生儿或婴儿的诊断策略[D];浙江大学;2003年

2 段程颖;耳聋基因GJB2的突变分析及其与临床相关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 孟玮;云南省彝族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耳聋人群GJB2基因突变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6年

4 刘杨;河南地区非综合症型耳聋患者GJB2基因突变分析[D];郑州大学;2007年

5 吴伟锋;基于DHPLC的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检测平台的建立和应用[D];中南大学;2006年

6 程洪波;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两种致病基因易感位点的关联分析[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7 鲍晓林;西北地区遗传性耳聋家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刘晓雯;甘肃省聋哑学生临床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9 杜瑞莉;新疆维汉两民族NSHI患者GJB2、GJB3及12S rRNA基因突变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10 邱海涛;辽宁省新生儿听力与聋病基因同步筛查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13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113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d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