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Ⅱ相酶诱导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及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14 21:35

  本文关键词:Ⅱ相酶诱导剂对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及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氧化应激 5 6-二氢环戊烯并 1 2-二硫杂环戊烯-3-硫酮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氧合酶


【摘要】:目的:建立高脂高糖饲料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注射诱导形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Ⅱ相酶诱导剂5,6-二氢环戊烯并1,2-二硫杂环戊烯-3-硫酮(CPDT)对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Nrf2及HO-1的影响,探讨CPDT保护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ormal组)、造模组2个组,造模组中造模成功者再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CPDT干预组2个组。正常组、造模组分别有8、27只大鼠。糖尿病组和CPDT干预组给予高脂高糖饲料饲养2mo,大鼠空腹12h之后腹腔注射35mg/kgSTZ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Normal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2月后注射相同体积的缓冲液作为对照。Normal组继续使用基础饲料喂养,DM组继续使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CPDT干预组于成模后1wk开始在高脂高糖饲料中添加CPDT喂养。干预8wk后检测3组动物的血糖、血脂、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取大鼠眼球,一部分用于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组动物Nrf2、HO-1在视网膜各层的表达,取一部分视网膜组织用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组动物Nrf2、HO-1mRNA在视网膜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3组大鼠视网膜HO-1、Nrf2蛋白的表达。结果:①建立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率为92.6%,DM组大鼠呈现出多尿、多食、多饮,精神渐渐萎靡,毛皮污秽无光泽等,使用CPDT干预后,大鼠的生存状态有所改善;②DM组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层及神经纤维层排列较紊乱,各层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细胞水肿等现象,内外核层部分融合。CPDT干预组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层及神经纤维层排列基本整齐,个别神经节细胞可见轻度肿胀;③DM组大鼠血脂水平较Normal组升高(F总胆固醇=65.866,F甘油三酯=25.441,F低密度脂蛋白=38.889,P=0.000)。3组大鼠血糖、血清MDA含量之间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血糖=25.812,P血糖=0.000;F血清MDA=59.545,P血清MDA=0.000),DM组大鼠血糖(24.86±3.31mmol/L)较Normal组升高,CPDT干预组血糖(11.51±2.45mmol/L)较DM组降低。DM组大鼠血清MDA高于Normal组(t=10.523,P=0.000)和CPDT干预组(t=7.766,P=0.000)。④各组大鼠视网膜Nrf2、HO-1mRN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Nrf2=19.503,PNrf2=0.000;FHO-1=9.737,PHO-1=0.001)。与DM组相比,CPDT干预组大鼠视网膜Nrf2、HO-1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高(tNrf2=3.399,PNrf2=0.002;tHO-1=2.167,PHO-1=0.039);各组大鼠视网膜Nrf2、HO-1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Nrf2=112.823,FHO-1=119.361,P=0.000)。与DM组相比,CPDT干预组大鼠视网膜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tNrf2=6.203,tHO-1=6.388,P=0.000)。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视网膜内核层、内丛状层和神经节细胞层可见Nrf2、HO-1蛋白的表达,各组大鼠视网膜Nrf2、HO-1蛋白的阳性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Nrf2=16.206,FHO-1=46.790,P=0.000)。CPDT干预组大鼠视网膜Nrf2、HO-1蛋白的阳性表达量高于DM组(tNrf2=3.172,PNrf2=0.003;tHO-1=6.321,PHO-1=0.000),DM组高于Norma(ltNrf2=2.679,PNrf2=0.011;tHO-1=3.482,PHO-1=0.001)。结论:①2型糖尿病大鼠成模8wk后可发生明显的视网膜病变。②糖尿病大鼠成模8wk时视网膜组织抗氧化机能处于活跃状态。③CPDT干预可以有效诱导Nrf2和HO-1的表达,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氧化应激损伤,保护2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④CPDT可能成为一种视网膜保护剂,,可能有益于防治DR。
【学位授予单位】:泸州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774.1;R58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视网膜疾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1年12期

2 陈少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视网膜中的作用[J];重庆医学;2002年06期

3 张杰,单清,马萍,姜严明,陈鹏,温静霞,周游,钱焕文,裴雪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视网膜下移植观察[J];自然科学进展;2003年12期

4 王丰,李惠明,刘文文,徐萍,胡庚熙,陈一东,贾立斌,黄倩;人视网膜发育相关基因表达谱分析[J];科学通报;2004年19期

5 张蕾;周占宇;牛膺筠;;核因子-κB与视网膜疾病[J];眼科研究;2006年02期

6 张克剑;刘学政;侯阳;张明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及在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49期

7 李朝霞;王志学;陈俊娥;高瑞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前视网膜疾病的早期干预[J];中国医药导刊;2010年11期

8 倪娜;韩新锋;;新书预告——《小儿视网膜》[J];眼科新进展;2012年12期

9 倪娜;韩新锋;;新书预告——《小儿视网膜》[J];国际眼科杂志;2012年12期

10 倪娜;韩新锋;;新书预告——《小儿视网膜》[J];国际眼科杂志;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承琳;王星;孙世军;张思杰;;基于电刺激的视网膜下层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医疗仪器学术会议暨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第三届第二次理事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周晓芳;徐国兴;;干细胞应用于治疗视网膜疾病的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会议暨第五届海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张作明;;视网膜疾病模式动物资源及其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章淑华;王育良;刘彦;;视网膜断层扫描仪对正常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测定[A];第三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宋宗明;潘琪琦;;无免疫缺陷疾病的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辛瑞;;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赵培泉;许宇;祝肇荣;;高速高分辨率的三维OCT-1000在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解正高;吴星伟;邱庆华;宫媛媛;宋毅;顾青;李彩红;;促红细胞生成素与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大鼠脱离视网膜中的表达[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于丹;崔浩;;中药丹参治疗兔眼医源性视网膜光损伤后的组织学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王萧;胡世兴;林少春;郭学军;邹移海;;光明液对视网膜光损害模型大鼠的疗效观察[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新华;视网膜自我修复研究有突破[N];福建科技报;2007年

2 新讯;视网膜自我修复研究有突破[N];医药经济报;2007年

3 玉淑 编译;“OTX2”基因控制视网膜视细胞生长[N];大众科技报;2003年

4 闻声;英国:试验视网膜疾病基因疗法[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英文化;微型机器医生执行重大医疗任务[N];科技日报;2004年

6 保健时报实习记者 沈娜;让我们的双眸明亮依然[N];保健时报;2013年

7 徐敏;盲人复明不再是梦[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陆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视网膜样结构诱导分化的体外和体内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郑丽娟;两种自发性视网膜退行性变动物的形态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3 徐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光损伤视网膜的保护作用与机制[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4 朱冬青;视网膜酸堆积对血管生长调节因子表达和血管细胞生长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冯梅;饱和氢气生理盐水对大鼠视网膜蓝光损伤的保护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郭斌;体外内层血视网膜屏障模型中紧密连接与细胞旁通透性变化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7 陈晓菲;视网膜小胶质细胞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病变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8 姜春晖;自适应光学系统对活体人眼视网膜的初步观察[D];复旦大学;2003年

9 巩琰;AAV载体介导的BDNF表达对大鼠糖尿病模型中的RGC的保护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10 潘恂;人工昼夜节律对鼠视网膜发育与生物钟基因CRY1表达的影响及中医阴阳钟调整干预作用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潭;快速视网膜变性小鼠视网膜发育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2 汪妍君;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抗视网膜缺血性损伤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3 孔维芳;小鼠视网膜片层化及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4 崔妤;抑制核因子-κB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5 王淑雅;血红蛋白载氧体在大鼠视网膜慢性低灌注损伤中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6 刘冕;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谷氨酸诱导的视网膜兴奋性毒性的保护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7 徐琼;脑红蛋白在大鼠视网膜生后发育中的表达及亚细胞分布[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8 白月;光损伤视网膜片培养上清液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视网膜样细胞的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9 林艳;810nm半导体激光治疗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及其对视网膜作用的实验观察[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10 李养军;谷氨酸对视网膜的损伤及银杏叶制剂对其保护作用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289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289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3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