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重组人内抑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28 00:35

  本文关键词:重组人内抑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出处:《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重组人内抑素 增生性瘢痕 增殖 细胞周期 流式细胞术


【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内抑素(rh Endostatin)对兔耳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s)增殖的影响,探讨rh Endostatin抑制HSFs增殖的相关机制。方法制备兔耳增生性瘢痕(HS)模型,分离、培养并鉴定兔耳HSFs;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rh Endostatin对HSFs增殖和周期的影响。结果分离培养的兔耳细胞经波形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呈阳性。rh Endostatin对HSFs增殖的抑制效应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呈依赖关系,测得IC50值为100 mg/L。与正常对照组细胞相比,HSFs G1期细胞比例减少(P0.01),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增加(P0.01);与模型组细胞相比,rh Endostatin组细胞G1期比例增加(P0.01),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减少(P0.01)。结论rh Endostatin可抑制兔耳HSFs增殖,该作用可能与其引起HSFs细胞周期G1期阻滞相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 (RH Endostatin)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rabbit ear 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s (HSFs), and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RH Endostatin inhibiting HSFs proliferation. Methods rabbit ear hypertrophic scar (HS) model was prepared. The rabbit ear HSFs was isolated, cultured and identified. The effects of RH Endostatin on HSFs proliferation and cycle were detected by four methazolium salt (MTT) and flow cytometry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isolated rabbit ear cells were detected positive by vimentin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ing.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RH Endostatin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HSFs was dependent on the concentration and time of action, and the value of IC50 was 100 mg/L.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the proportion of HSFs G1 phase cells decreased (P0.01), and the proportion of S phase and G2/M phase increased (P0.01).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the G1 phase of RH Endostatin group increased (P0.01), and the proportion of cells in the S phase and the G1 phase decreased. Conclusion RH Endostatin can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HSFs in rabbit ear,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G1 phase of HSFs cell cycle.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湖北省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81171819、81272107) 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编号:KJ2012Z166)
【分类号】:R764
【正文快照】: 2014-11-13接收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HS)是皮肤创伤后组织过度修复引起的纤维增生性疾病,术后发病率可达40%~70%,烧伤后则高达91%;临床表现为凸于周围正常皮肤的异常增生,色红或粉红,多伴有瘙痒、疼痛等症状,不仅影响美观,还可发生瘢痕性挛缩,特别是造成关节严重功能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龙韬;穿耳孔术引起的耳垂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26例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0年05期

2 朱惠明,潘银根,王珏;疤痕快贴治疗增生性瘢痕122例临床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01期

3 贾铁利,胡益云,王哲,贾光,郑超;康宁克通A对增生性瘢痕影响的研究[J];现代康复;2000年08期

4 舒彬,郝林林,吴宗耀,黄显凯,沈岳,袁纯,唐其敏;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形态学观察与羟脯氨酸含量变化[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李荟元,刘建波,夏炜,鲁开化,郭树忠;增生性瘢痕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与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1年05期

6 李伟,贾锡莲,梁剑虹,李明山;中西医结合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观察[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7 陈璧;增生性瘢痕形成机制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现代实用医学;2001年12期

8 凌霞,殷秀红;增生性瘢痕的治疗体会(附39例报告)[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9 王珍祥,吴军,李世荣;增生性瘢痕相关基因的筛选[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2年02期

10 章建林,林子豪,刘麒,赵耀忠,吴建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与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含量相关性的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2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祁少海;利天增;谢举临;贲晓松;唐冰;何洁华;罗超权;;Ⅰ型前胶原基因反义核酸对增生性瘢痕作用的量效关系[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2 王其芳;张明谏;宁恩弟;张怀田;万柏坤;曲昕;;用色度分析评价增生性瘢痕的方法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六届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3 陈有有;;食疗在预防增生性瘢痕术后复发中的应用[A];第十一次湖北省整形外科学术会议第四次湖北省医学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梁智;谢澄宇;林海波;郭正东;杨卫国;;皮肤圆锥体结构损伤导致增生性瘢痕的形成——皮肤圆锥体结构的病理学观察[A];第四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烧伤感染救治新进展论文汇编[C];2006年

5 王小影;朱世泽;王丽雅;陈耿淳;;丹参和超声波联合预防增生性瘢痕[A];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整形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年浙江省整形、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赵李平;利天增;祁少海;徐盈斌;谢举临;柯昌能;;人增生性瘢痕瘙痒症状与局部5-羟色胺的含量[A];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张华彬;宋保强;鲁开化;陈骥扬;黄晓峰;于华;马福成;孙东原;;血管抑制基因治疗对增生性瘢痕的病理学影响[A];第八届全国烧伤外科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刘开东;张书萍;;手术包埋、药物缓释法综合修复增生性瘢痕106例[A];2008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赵贤忠;孙记燕;葛永亮;刘先艮;殷东京;丁晔;;瘢痕移除原位再生皮肤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研究[A];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高伟成;杜金;马娟;秦涛;乔星;董祥林;方荃;马少林;;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湖南省人民医院整形激光美容科 李高峰 谭军;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体会[N];健康报;2014年

2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马拴全 李惠娟 朱璐;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体会[N];健康报;2009年

3 张中桥;复方中药瘢痕膏可防治增生性瘢痕[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余江 阎红;如何使瘢痕变小[N];健康报;2007年

5 记者 王淑洁;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疾病研究中心在延边医院挂牌[N];延边日报;2010年

6 ;丹参能显著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Survivin表达[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7 万鲲 王世岭;复方苦参碱可防治增生性瘢痕[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朱颉;瘢痕治疗的常见误区[N];大众卫生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曦;角质形成细胞源性蛋白因子在增生性瘢痕形成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2 胡晓龙;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整合素α_νβ_3在增生性瘢痕发病机理中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3 王虎军;维药异常黑胆质成熟剂对增生性瘢痕影响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4 宋烨;转神经生长因子基因在增生性瘢痕中的作用[D];四川大学;2006年

5 樊树强;肝素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及兔耳增生性瘢痕影响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蔡宏;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学疗法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7 杨东运;增生性瘢痕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形成过程的动态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8 章建林;TNFα及其受体基因在增生性瘢痕中的动态表达及其意义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9 马兵;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相关基因P311功能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10 王珍祥;增生性瘢痕的基因芯片分析及意义[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文君;增生性瘢痕的端粒酶活性及其意义[D];青岛大学;2009年

2 王棚;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兔耳增生性瘢痕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3 赵扬;肿瘤坏死因子-α减轻增生性瘢痕形成的试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6年

4 钟瑞佳;增生性瘢痕放射治疗的基础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0年

5 孙波;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在增生性瘢痕和正常皮肤中差异性表达的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6 昝钦;兔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4年

7 周俐;β射线照射治疗增生性瘢痕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及意义[D];中南大学;2009年

8 王兆海;增生性瘢痕放射治疗的基础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9 谭加;压力对增生性瘢痕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干预作用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3年

10 卞媛媛;兔自体脂肪来源干细胞局部应用对增生性瘢痕的作用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438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3438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5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