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SLC26A4基因的突变分析
本文关键词: 耳聋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单侧) SLCA 出处:《中华耳科学杂志》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SLC26A4基因突变在中国单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耳聋患者中的分布,探讨单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致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SLC26A4基因全序列分析的17例经颞骨CT和听力学检查确诊为单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耳聋患者,基因突变检测分布;447例双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SLC26A4基因突变分布情况作为对照组。结果单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中SLC26A4基因阳性检出率29.41%(5/17),明显低于双侧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的检出率95.97%(429/447)(P0.01)。结论单侧前庭水管扩大的发病可能是与SLC26A4以外的其他因素尚存在联系。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of SLC26A4 gene mutation in deafness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in China.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genic factors of unilateral great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Methods 17 cases of unilateral great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diagnosed by CT and audiolog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by SLC26A4 gene sequence analysis. Deaf. Gene mutation detection distribu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SLC26A4 gene mutation in 447 patients with bilateral great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was used as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SLC26A4 gene was 29% in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great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41. 5 / 17. The detec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 bilateral great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 (95.97%). Conclusion the pathogenesis of unilateral vestibular aqueduct enlargement may be related to other factors other than SLC26A4.
【作者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解放军耳鼻咽喉研究所;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07079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81230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200751,81000414)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I09B02)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12AA020101) 解放军总医院苗圃基金(12KMM32)
【分类号】:R764.43
【正文快照】: SLC26A4是导致非综合征性耳聋的最常见致病基因之一,其与大前庭水管综合征(enlarged vestibu-lar aqueduct syndrome,EVAS)和Pendred综合征(前庭水管扩大或伴Modini畸形、神经性聋和甲状腺肿)有密切的关系[1,2]。SLC26A4含21个外显子,开放阅读框架2343bp,编码780个氨基酸的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郭立忠;任萍;;大前庭水管综合征9例报道[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0年03期
2 戴朴,于飞,康东洋,张昕,刘新,米文宗,曹菊阳,袁慧军,杨伟炎,吴柏林,韩东一;线粒体DNA1555位点和GJB2基因及SLC26A4基因的诊断方法及临床应用[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年10期
3 张素珍,吴子明,赵承君;大前庭水管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学军;王成林;刘鹏程;刘汉桥;赵艳;罗丽莉;戚玉龙;;大内淋巴管和内淋巴囊综合症的MRI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年03期
2 王冰;姚红兵;徐洁;周媛;汪武;;非综合征性耳聋儿童GJB2 235delC及线粒体DNA 12S rRNA A1555G突变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5期
3 雷雳;韩德民;于振坤;诸小侬;陈秀伍;杜延顺;赵丽萍;程继龙;;大前庭水管综合征PDS基因突变检测[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6年03期
4 戴朴;韩东一;冯勃;康东洋;刘新;袁慧军;曹菊阳;张昕;翟所强;杨伟炎;吴柏林;;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基因诊断和SLC26A4基因突变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6年05期
5 李庆忠;王秋菊;赵亚丽;袁虎;李丽娜;韩东一;;先天性内耳畸形家系致病基因的定位克隆[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6年10期
6 袁永一;戴朴;黄德亮;朱秀辉;朱庆文;康东洋;刘丽贤;滕国春;;内蒙古赤峰市聋校聋儿SLC26A4基因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年05期
7 郝津生;张亚梅;戴朴;张杰;;耳聋遗传学病因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年10期
8 翟昭华;颞部病变的磁共振成像[J];放射学实践;2001年02期
9 戴慧;漆剑频;王承缘;夏黎明;朱文珍;;大前庭水管综合征CT和MRI的应用价值[J];放射学实践;2008年07期
10 冯彩红;朱庆文;韩冰;韩海霞;段乃超;戴朴;;前庭水管扩大综合征耳聋家庭的产前诊断[J];河北医药;2010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明昱;基于基因诊断的遗传性耳聋预防与干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2 蒋璐;遗传性耳聋家系的基因定位及基因诊断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陈俞;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非综合征性聋耳聋基因常见突变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4 袁永一;中国人重度—极重度耳聋分子流行病学及致病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5 朱庆文;部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筛查中国重—极重度耳聋患者SLC26A4基因突变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6 刘军;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耳聋分子发病机制及疗效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7 韩明鲲;聋病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8 王国建;耳聋基因诊断的临床实践[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9 李琦;聋病基因诊断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与非综合征性耳聋热点突变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10 刘勇智;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语音特征的分析及其同遗传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文娟;甘肃省新生儿听力与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的流行病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李坤军;大前庭水管综合症患者的人工耳蜗植入[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朱发梅;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基因芯片法与DNA测序法基因诊断的对比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李春林;突发性耳聋患者糖皮质激素受体与激素敏感性关系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赵亚丽;前庭水管扩大与SLC26A4基因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6 张菊红;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徐百成;中国西北地区常见耳聋相关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能玲玲;不明原因感音神经性聋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与LVAS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9 鲁媛媛;突发性耳聋与微循环障碍关系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10 吴伟锋;基于DHPLC的遗传性耳聋基因突变检测平台的建立和应用[D];中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苹,王新美,安秀芬,王宇声,杜波,杜宝东;Connexin 26基因233delC突变与中国人先天性耳聋的研究[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1年01期
2 刘中林,李志欣;前庭导水管扩大的CT表现(附72例报告)[J];临床放射学杂志;1998年02期
3 杨伟炎,张素珍,赵承军,冯勃;95例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临床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年03期
4 袁慧军,姜泗长,杨伟炎,郭维维,曹菊阳,杨卫平,戴朴;氨基糖甙类抗生素致聋家系线粒体DNA1555G点突变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年02期
5 郑文波,罗建红,郦云,余应年,钱羽力;中国人语前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GJB2基因的突变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0年10期
6 徐晓冰;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的研究进展[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3年02期
7 戴朴,杨伟炎,韩东一,曹菊阳,李为民,王国鹏,孙悍军,袁慧军;Prev-DAF试剂盒分析线粒体基因1555A-G突变[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晓峰,周凤书,侯君毅,吉林医大、3016部队聋哑研究组;磷~(32)治疗耳聋耳鸣95例临床疗效观察(附动物实验)[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1975年04期
2 王新华,吕春雷;药源性耳聋的发生与防治[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3 王国利;老年性耳聋的预防进展[J];护理研究;2005年20期
4 徐路生;遗传性耳聋[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1994年01期
5 孙平蓉,朱鹃芬;脑多普勒在耳聋上的应用[J];江苏医药;1996年07期
6 容小翔;;治耳聋从鼻部用药[J];农家之友;1996年04期
7 黄加云,倪丽艳,王玲俐,金建新;听觉脑干反应在传导性耳聋中的诊断价值[J];温州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8 石磊;药物毒性导致儿童耳聋[J];天津药学;2002年04期
9 袁慧军 ,曹菊阳 ,孙捍军 ,于黎明 ,吕春雷 ,洪梦迪 ,王国鹏 ,翟所强 ,韩东一 ,杨伟炎;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性耳聋巨大家系调查[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年08期
10 刘巧平;耳鸣、耳聋、眩晕与克汀病[J];中国临床医生;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祖建;杨滨;江凌;陈静;欧启水;;7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患者的mtDNA A1555G突变性质与特点[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2 王秋菊;陆春叶;杨伟炎;刘博;韩东一;沈岩;;一个中国耳聋大家系定位在DFNA4型基因定位[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武文明;李为民;冯勃;于飞;刘明波;刘军;韩东一;;甲强龙鼓室内注射辅助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4 唐霄雯;杨爱芬;吕建新;李智渊;朱翌;管敏鑫;;1642例中国汉族非综合征性耳聋和氨基糖甙类药物性耳聋患者线粒体12S rRNA基因的突变频谱分析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A];第八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2009年医学遗传学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秦正兰;;耳聋的预防[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王国建;;基因芯片技术在非综合征性耳聋基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张高萍;;中西医结合治疗链霉素所致耳聋72例[A];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首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陈扬;孙海波;冷辉;曲汝鹏;;我国耳聋预防的研究现状[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C];2010年
9 郑根水;;耳聋胶囊治疗成人噪声性耳鸣的体会[A];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暨广东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张婷;龚莎莎;郑静;吕建新;管敏鑫;;浙江省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GJB2基因突变筛查及突变频谱绘制[A];遗传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0中国青年遗传学家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建;哪些药物可致 耳聋[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2 张南 崔玉艳 程守勤;突然耳聋警惕听神经瘤[N];健康报;2007年
3 记者储国强;后天耳聋者可用牙齿“听”声音[N];科技日报;2002年
4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张献怀;常拉耳朵防耳聋[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5 彭湘粤;突发耳聋快就医[N];大众卫生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李颖;别让高压生活把你变聋了[N];科技日报;2011年
7 吕 斌;轻微耳聋 警惕瘤踪[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殷团芳;耳聋种种[N];健康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王建影;专家为您详述耳毒性药物[N];保健时报;2004年
10 赵小颖;感冒熬夜小心突聋[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国建;耳聋基因诊断的临床实践[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2 韩明鲲;聋病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3 袁永一;中国人重度—极重度耳聋分子流行病学及致病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4 李禄全;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致耳聋与诱导GJB2基因突变的关系[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5 潘宏光;非综合征性聋Myo6基因突变特征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耳聋作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6 孙宝春;感音神经性耳聋中内耳畸形的分类以及与SLC26A4、GJB2基因关系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7 袁先道;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内耳毛细胞样细胞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8 刘军;人工耳蜗植入患者耳聋分子发病机制及疗效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9 胡浩;中国耳聋人群的分子遗传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朱庆文;部分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筛查中国重—极重度耳聋患者SLC26A4基因突变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志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耳聋家系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王艳莉;中国西北地区感音神经性聋患者SLC26A4基因突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席宏;大前庭水管综合征SLC26A4基因突变临床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范建辉;云南省聋哑患者SLC26A4基因与前庭水管扩大相关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5 左路杰;北京地区耳聋残疾人群大前庭水管相关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分子流行病学调查[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6 阮紫娟;耳鸣与耳聋相关性的临床初步调查[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乔晓明;四川地区耳聋儿童的调查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8 臧雯;Mondini畸形及前庭导水管扩大综合症相关SLC26A4基因突变类型和临床表型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9 管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诱导分化为内耳毛细胞前体细胞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胡煜;非综合征型聋患者GJB2基因、GJB3基因、SLC26A4基因、线粒体12S rRNA基因突变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66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466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