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评估

发布时间:2018-03-09 23:23

  本文选题:尘螨 切入点:特异性免疫治疗 出处:《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变应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对屋尘螨过敏的102例AR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1例。SIT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3年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SIT;对症治疗组(ST组):仅对症治疗。评价疗效指标包括:鼻炎症状评分、用药评分、皮肤反应指数、血清特异性IgE(sIgE)、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AR发展成哮喘和出现新的致敏原的比例。结果:SIT组经3年治疗后,患者血清Eos计数、皮肤反应指数、症状及药物评分均较ST组明显降低(均P0.01);SIT后slgE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IT组无AR患者发展为哮喘,2.1%出现新的致敏原;ST组17.4%的患者发展为哮喘,32.6%出现新的致敏原。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坚持长期SIT对螨致敏的AR安全有效,同时能减少新的过敏发生,阻止AR发展为哮喘。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standardized allergen specific immunotherapy for allergic rhinitis (ARA) of house dust mite. Methods: 102 patients with AR allergic to house dust mit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51 cases in ea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tandardized house dust mite allergen sitt for 3 years on the basis of symptomatic treatment, and St group: symptomatic treatment only. Evaluation of curative effects included: rhinitis symptom score, medication score, skin reaction index, The ratio of AR to asthma and the occurrence of new allergens. Results after 3 years of treatment, the serum Eos count and skin reaction index of the patients in the group of 10% sit were compared. The symptom and drug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St group (P 0.01) and the slg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St group (P 0.01).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the SIT group, 2.1% of the patients developed asthma with a new allergen (St group 17.4%) and 32.6%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 group developed a new allergen. There was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persist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SIT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mite sensitized AR. It also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new allergies and prevents AR from developing into asthma.
【作者单位】: 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呼吸内科及变态反应疾病诊治中心;
【分类号】:R76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红玉;林小平;郝创利;张纯青;孙宝清;郑劲平;陈萍;盛锦云;邬扬源#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内科;钟南山;;标准化屋尘螨疫苗免疫治疗对变应性支气管哮喘的疗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书莉,王敏,汝琳;慢性荨麻疹过敏原体内外检测[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王光野;杨彦龙;郭新亮;韩丽娟;;致敏花粉的研究及应用前景[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孙秀兰;管露;单晓红;张银志;;食品过敏原体外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李爱华;;变态反应性疾病脱敏治疗的观察和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08年07期

5 王胜昱;王丽娜;曹博淦;孙秀珍;兀威;陈晖;刁鑫;刘延峰;牟建;;凬草花粉特异性致敏哮喘动物模型的制备[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19期

6 林小平,何韶衡,高军,迟秀丽;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花粉症的长期疗效[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6期

7 刘昀;孙秀珍;张王刚;李唯;冯向莉;徐晶;;霜天蛾主要变应原的克隆、筛选及序列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8 陈壮桂;陈岩峰;李鸣;纪经智;陈奋华;陈虹;;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哮喘患儿预后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9 林小平;高军;郑岩;李玉珍;吕智慧;冯小娟;迟秀丽;;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的疗效评价[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年01期

10 刘洪燕;徐盈盈;程可佳;倪超;汪审清;;粉尘螨点刺试验与粉尘螨鼻黏膜激发实验相关性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黄建花;王幼芳;冯志坚;;上海市春季气传花粉监测[A];花粉·可持续发展(纪念联络组成立20周年)——第十一届全国花粉资源开发与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薛国胜;马宏裕;尤小燕;刘丽;冯美;蔡正华;李志兰;周海霞;;1730例皮肤过敏患者常见吸入性变应原及脱敏治疗分析[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罗;基于诊疗效率评价体系的医疗过程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石春蕊;非抗组胺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循证研究及兰州地区发病相关因素调查[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倩茹;抗卵清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卵清蛋白、醇溶蛋白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叶敏如;中医药联合标准化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小儿哮喘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周晓婷;维生素D对TDI刺激诱导的人支气管上皮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通透性的影响[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4 胡川;美洲大蠊主要变应原的鉴定、纯化及质谱分析[D];江西医学院;2004年

5 毛露甜;几种常见食物过敏原的纯化及免疫活性鉴定[D];暨南大学;2005年

6 张在军;多种食品过敏原体外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7 王模奎;标准化屋尘螨疫苗治疗儿童哮喘临床与机理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8 蒋鹏;昆明地区芒果果实变应原致敏性的调查分析及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8年

9 沈莉莉;喉源性咳嗽患者的喉镜观察及免疫学指标检测[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10 丁红梅;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育智,王红玉,王海俊,马煜,李硕,赵京,钟南山,黄永坚,霍泰辉,赖其伟;中国儿童呼吸道及特应性疾病患病情况调查[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年03期

2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疗效判断标准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慧珍;华清泉;;两种尘螨变应原疫苗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比较[J];现代医药卫生;2007年07期

2 王忠喜;变应性鼻炎患者脱敏治疗前后尘螨特异性IgE和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变化[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年17期

3 刘虹;洪苏玲;;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免疫治疗[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05期

4 陈金湘;周宁霞;黄志纯;;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在特异性免疫治疗中的变化[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年08期

5 赵雯;;济南地区2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分析[J];山东医药;2010年38期

6 陈建军;孔维佳;项济生;舒宏;施秋梅;檀慧芳;鲁忠元;周月;章许晶;;变应性鼻炎伴哮喘患者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年02期

7 邝立;冯惠玲;梅晓峰;范艳霞;冼小燕;杨健英;;广东佛山地区15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结果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年05期

8 王忠喜;李文静;;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起始时间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年19期

9 刘光辉;祝戎飞;李文静;;尘螨变应原疫苗对变应性鼻炎的脱敏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年09期

10 杜晓东;项济生;;变应性鼻炎的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巍;朱晓明;叶晶;魏庆宇;;补脾益气中药联合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A];中华医学会2009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梅淑芹;王云洁;崔玉兰;周丽茹;徐峰;;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A];吉林省护理学会五官科第十四次学术会议暨口腔科专科技术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巍;朱晓明;叶晶;魏庆宇;;补脾益气中药联合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A];第四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王巍;朱晓明;叶晶;魏庆宇;;补脾益气中药联合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摘要)[A];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陈晓慰;汪审清;;31例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6 王美华;尤云飞;;探讨特异性免疫治疗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对哮喘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朱晓明;王磊;薛丹;魏庆宇;;补脾益气中药联合特异性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朱学伟;朱冬冬;董震;;变应性鼻炎尘螨免疫治疗的临床分析[A];吉林省医学会第九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林霞;符征;;安脱达尘螨疫苗集群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黄爱霞;刘光辉;祝戎飞;;尘螨变应性鼻炎脱敏治疗的效果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江峰;过敏性鼻炎别忘除螨[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洋;特异性免疫治疗和药物治疗互为补充[N];健康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刘洋;特异性免疫治疗:过敏性疾病患者的希望之光[N];健康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李薇;空调内积尘螨易引起过敏症[N];深圳商报;2007年

5 健康时报记者 郑帆影;治过敏性鼻炎有疫苗[N];健康时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雪敏;特异性免疫治疗AR[N];医药经济报;2010年

7 记者 李卫中 通讯员 任晓辉;我国对变应性鼻炎规范化诊断和防治体系的研究正式启动[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8 木每 本报记者 周芳;秋季预防变应性鼻炎[N];吉林日报;2010年

9 副主任药师 赵民生 (曹秀虹);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N];医药经济报;2009年

10 谢欣;变应性鼻炎:一年四季打喷嚏[N];大众卫生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云霞;变应性鼻炎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2 张全明;屋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抑制IgE易化变应原结合的检测方法的建立和验证[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3 朱学伟;TLR9配体CpG寡核苷酸鼻内预免疫对豚鼠鼻变态反应抑制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张怡;主动吸烟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影响[D];武汉大学;2012年

5 王晓巍;变应性鼻炎对嗅觉的影响及糖皮质激素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6 瞿申红;变应性鼻炎患者转录因子T-bet的表达特征及其对尘螨变应原体内外刺激的反应[D];中山大学;2006年

7 唐新业;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8 谢燕清;鼻炎的炎症特征及其与下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D];广州医学院;2011年

9 孟粹达;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在变应性鼻炎及非变应性鼻炎中表达及其意义[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刘杰;p38 MAPK在变应性鼻炎大鼠发病机制中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慰;31例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2 宋伟;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3 丁俊杰;上海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谱分析及35例特异性免疫治疗2年的疗效分析[D];苏州大学;2013年

4 朱亮;皮下免疫和舌下免疫治疗尘螨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5 吴丽华;大连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调查和78例特异性免疫治疗效果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6 王巍;尘螨变应性鼻炎患者家庭环境调查及中药与特异性免疫疗法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臧健;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外科治疗以及对变应原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初步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沙骥超;儿童变应性鼻炎临床特点分析及相关问题调查[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建均;特异性免疫治疗及翼管神经切断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作用[D];中南大学;2011年

10 李强;鼻内镜下高能量聚焦超声阻断鼻腔自主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相关神经解剖学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5907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5907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c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