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B2单杂合突变非综合征型耳聋致病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1 15:27
本文选题:非综合征型耳聋 切入点:GJB2基因 出处:《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进行GJB2单杂合突变非综合征型耳聋(NSHI)患者的筛选,分析和总结GJB2单杂合突变患者的基因型与表型及其相互关系。探讨携带GJB2单杂合突变NSHI患者GJA1突变情况。探讨GJB2单杂合突变NSHI患者GJB2序列是否存在大片段碱基插入或缺失。 方法:第一部分对解放军总医院聋病分子诊断中心的7514例NSHI患者基因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筛选出GJB2单杂合突变而未查出其他常见耳聋基因突变(如GJB3、GJB6、SLC26A4、mtDNA等)的病例217例,分析GJB2单杂合致病突变类型以及单核苷酸多态(SNP),总结临床特点,包括一般资料、听力学结果和颞骨高分辨率CT(HRCT)。听力学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及小儿行为测听191例、声导抗74例、听性脑干反应(ABR)60例、耳声发射(OAEs)47例、40Hz听觉事件相关电位(AERP)35例、听觉稳态反应(ASSR)29例。由于不是每个病例都做全上述检查,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的病例仅有纯音测听,26例患者无法配合纯音测听但客观听力测试提示为感音神经性聋,,因此每种检查的病例数不相同。第二部分对205例(12例无DNA标本)GJB2单杂合突变NSHI患者进行GJA1编码区直接测序,对照组为111例听力正常成年人。第三部分应用长链PCR及0.8%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201例(16例无DNA标本)GJB2单杂合突变NSHI患者GJB2全序列长度,对照组同第二部分。 结果:7514例NSHI中筛选出GJB2单杂合突变217例(2.89%,217/7514),男119例,女98例,共筛查出GJB2单杂合致病突变17种,最常见的突变类型为235delC杂合152例(70.05%)、299delAT杂合28例(12.90%)、176del16杂合6例(2.76%),其它突变类型31例(14.29%)。SNP分析:无SNP100例(46.08%),109GA杂合53例(24.42%),79GA杂合+341AG杂合32例(14.75%),79GA杂合24例(11.06%),其它类型SNP8例(3.69%)。191例纯音测听结果:极重度聋132例(69.11%),重度聋25例(13.09%),中度聋25例(13.09%),轻度聋7例(3.66%),正常2例(1.05%);162例(162/191,84.82%)表现为双侧对称性听力下降,29例(15.18%)不对称;移码突变176例(92.14%,176/191),其中极重度聋123例(69.89%,123/176),错义突变13例(6.81%,13/191),无义突变2例(1.05%,2/191)。74例声导抗结果:鼓室压图为A型102耳(68.92%),As型27耳(18.24%),C型9耳(6.08%),Ad型6耳(4.05%),B型2耳(1.35%)和D型2耳(1.35%);声反射阈:(80-95)dB HL37耳(25.00%),(96-110)dB HL18耳(12.16%),声发射未引出93耳(62.84%);重振48耳(32.88%)。60例ABR结果:未引出反应63耳(52.50%),ABR阈值(30-60)dB nHL15耳(12.50%),(61-90)dB nHL23耳(19.17%),>90dB nHL19耳(15.83%)。35例40Hz AERP结果:1kHz反应阈值≤60dB nHL5耳(7.14%),(61-90)dB nHL14耳(20.00%),(91-120)dB nHL35耳(50.00%),>120dB nHL16耳(22.86%)。29例ASSR结果:ASSR反应阈值≤80HLcg8耳(13.79%),(81-119)HLcg38耳(65.52%),≥120HLcg12耳(20.69%)。47例OAEs结果:87耳(92.55%)OAEs无反应,7耳(7.45%)不同程度引出反应。95例颞骨CT检查发现内耳畸形3例(3.16%)。205例GJB2单杂合突变患者中,GJA1IVS2+1insA杂合突变3例(1.45%),456GA和717GA各1例,都为杂合同义突变。111例对照组中, IVS2+1insA杂合突变3例(2.70%),466AG杂合突变1例(0.90%)。两组IVS2+1insA突变率无明显差异(校正χ2=0.115,P=0.735>0.05)。201例GJB2单杂合突变患者和111例对照组GJB2序列长度检测均未见明显异常。 结论:中国GJB2单杂合突变NSHI患者常见的突变类型为235delC杂合、299delAT杂合和176del16杂合,以移码突变最常见,其基因型相关的听力表型多种多样,临床表现大多数为双侧对称性极重度语前聋,A型及As型鼓室压图常见,ABR、OAEs、40HzAERP、ASSR等是重要的检查方法,颞骨CT可见内耳畸形。GJB2单杂合突变NSHI患者中GJA1检测未见致病突变,GJB2序列长度检测未见明显异常,GJB2序列可能无大片段碱基插入或缺失。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64.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戴朴,于飞,康东洋,张昕,刘新,米文宗,曹菊阳,袁慧军,杨伟炎,吴柏林,韩东一;线粒体DNA1555位点和GJB2基因及SLC26A4基因的诊断方法及临床应用[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年10期
2 胡浩,邬玲仟,梁德生,夏家辉;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5年08期
3 肖晓光,严勇,徐丽;Connexin26基因与常染色体隐性非综合征性耳聋[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3年02期
4 李庆忠,王秋菊,韩东一,赵立东,刘穹,李丽娜,杨伟炎;GJB2基因突变始祖效应对中国耳聋人群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5 李庆忠,王秋菊,韩东一;连接蛋白突变与遗传性耳聋[J];中华耳科学杂志;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新;线粒体DNA A1555G突变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及线粒体聋病分子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2 袁永一;中国人重度—极重度耳聋分子流行病学及致病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3 于飞;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GJB2基因突变筛查和全频谱突变图谱绘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644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64445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