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8对分泌性中耳炎模型大鼠中耳IFN-γ和IL-4表达的影响
本文选题:白细胞介素 + 分泌性中耳炎 ; 参考:《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年01期
【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对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模型大鼠中耳炎症细胞的增殖情况以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表达的影响。方法 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OME模型组(B组)和IL-18注射组(C组),每组各6只(12耳),B组和C组采用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腹腔注射致敏后耳内激发制成OME模型,C组于OVA全身致敏及耳内激发的同时,在实验第1、2、7、8、15、16d进行腹腔注射IL-18 1μg加生理盐水0.2ml,A组和B组在相同时间点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HE染色观察各组中耳黏膜病理变化及炎症细胞的改变,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中耳腔灌洗液中T辅助细胞(T helper cell,Th)分泌Th2型细胞因子-IL-4和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含量。结果 C组大鼠中耳黏膜组织炎症反应较B组无明显减轻,中耳黏膜下层和骨髓腔中中性粒细胞数量较B组显著增多(P0.05),嗜酸粒细胞数量与B组比较稍减少(P0.05),但仍明显多于A组(P0.05);C组中耳灌洗液Th1型细胞因子IFN-γ含量明显高于B组与A组(P0.05),Th2型细胞因子IL-4含量较B组稍有增高(P0.05);但B组和C组IL-4含量均明显高于A组(P0.05);A、C组Th1/Th2比值虽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8诱导OME模型大鼠中耳微环境中IFN-γ合成显著增高,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OME大鼠中耳Th1/Th2失衡状态,但是仍存在以Th细胞过度活化、Th1和Th2型细胞因子过度分泌的免疫反应紊乱状态。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interleukin 18(interleukin 18 (IL 18)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middle ear inflammatory cells and the expression of Interferon 纬 interferon 纬 (IFN- 纬) and interleukin 4(interleukin 4 (IL 4) in rats with secretory otitis media media with effusion.Methods Eighteen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group A) and control group (group B) and IL-18 injection group (group C). Six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sensitized with ovalbumin ovalbumin ovalbumin.OVA was sensitized throughout the body and stimulated in the ear at the same time,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IL-18 1 渭 g plus normal saline 0.2 ml 0.2ml.HE staining was performed at the first day of the experiment for 16 days to observ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middle ear mucosa and the changes of inflammatory cells in the middle ear of rats in each group. Elisa method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iddle ear of rats in each group.The levels of Th2 type cytokines (-IL-4) and Th1 type cytokines (-IFN- 纬) were secreted by T helper cells (T helper) in the lavage fluid.Results the inflammatory reaction of middle ear mucosa in group C was less than that in group B.The number of neutrophils in submucosa and medullary cavity of middle ea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 (P 0.05), and the number of eosinophil in group B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 (P 0.05), but it was sti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group A) and group C (P 0.05). The content of IFN- 纬 in the lavage fluid of middle ea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The IL-4 content of Th2 type cytokines in group B and group A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 but the content of IL-4 in group B and group 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 (P 0.05) and the ratio of Th1/Th2 in group A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B.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the synthesis of IFN- 纬 in the middle ear microenvironment of OME model rats induced by IL-18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lthough to some extent alleviated the imbalance of Th1/Th2 in the middle ear of OME rats.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disorder of immune response in which Th cells over-activate Th1 and Th2 type cytokines.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附属唐山市工人医院耳鼻喉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基础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复兴医院;
【分类号】:R7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明,刘立思;白细胞介素-18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年05期
2 孙荣,洪苏玲,唐新业;变态反应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Ⅰ型变态反应与分泌性中耳炎关系的探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年04期
3 赵守琴;刘华;韩德民;夏寅;范尔钟;王阳;李洁;任媛媛;;变应原诱发大鼠渗出性中耳炎中耳核因子κB的表达[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年16期
4 张惠兰,张珍祥,徐永健;白细胞介素-18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核转录因子κB的作用[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2年02期
5 陈湘琦,林挺岩;白细胞介素18对豚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作用的实验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28期
6 刘华;赵守琴;佟静;宋扬;范尔钟;王阳;高占梅;;大鼠分泌性中耳炎中耳Th2/Th1细胞失衡模式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年2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莹;陈素莲;杨琦;夏俊;陈治文;;喉癌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8的检测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杨季国;徐朝晖;;呼吸道合胞病毒与哮喘关系的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黄秋红;黄子真;郑亿庆;陈玲;张志钢;陈穗俊;区永康;;一种新型中耳炎小鼠模型在耳鼻咽喉科的应用[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年11期
4 刘文卫;江华;刘永胜;李婷;王萍;王炜娜;赵玉勤;周登明;朱通建;;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患者IL-18基因多态性的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年23期
5 刘建治;孔维佳;;大鼠变态反应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的建立[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2期
6 李文静;刘光辉;祝戎飞;;变应性鼻炎患者脱敏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8水平变化[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年05期
7 程志英;汪新;王国洪;舒畅;程毅华;;变应原疫苗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患者Th_1/Th_2细胞因子平衡的调控[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年17期
8 赵守琴;刘华;韩德民;夏寅;范尔钟;王阳;李洁;任媛媛;;变应原诱发大鼠渗出性中耳炎中耳核因子κB的表达[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年16期
9 闫芳,李宪超;白细胞介素18及其基因的应用研究进展[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10 张淑君;陈晓红;;免疫反应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韦壮丽;;白细胞介素与疾病之研究进展[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付涛;TLR4信号通路及细胞外基质重塑与分泌性中耳炎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建治;变态反应相关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田智;pVAX1/SjscFv-IL18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陈莉;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微小RNA的表达分析及其功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5 张桂敏;IL-18和p100蛋白在鼻息肉形成过程中潜在作用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学兵;白介素-18和干扰素-γ在鼻息肉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2 耿娟娟;IL-4和IL-13在分泌性中耳炎中对MUC5B的调节作用[D];遵义医学院;2011年
3 李燕;白细胞介素(IL)-18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4 王文忠;白细胞介素-18在人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D];安徽医科大学;2005年
5 宋凯;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脾气虚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7年
6 王军;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白细胞介素18测定及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7 刘颖慧;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患者血清系列白介素水平的变化和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8 白亚辉;肺肠合治法对哮喘小鼠血清总IgE、肺肠粘膜浆细胞及MAdCAM-1影响的实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段莉姣;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rhIL-18)的毕赤酵母表达及其对肿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10 范洁;IL-18对原代培养的山羊DRG神经元的作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张罗,周兵,韩德民,顾之燕;变应性鼻炎研究进展(一):发病机制[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3年05期
2 张惠兰;白介素-18与支气管哮喘[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0年03期
3 吕梅,董震;IL-12治疗呼吸道变态反应疾病的潜在价值[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0年02期
4 孙荣,洪苏玲,唐新业;变态反应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Ⅰ型变态反应与分泌性中耳炎关系的探讨[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年04期
5 刘华;赵守琴;刘泊;李洁;任媛媛;范尔钟;李颖;;变应原诱发大鼠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的建立[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8年04期
6 施举红,李太生,林耀广;哮喘气道炎症与Ⅰ型及Ⅱ型T辅助细胞的演变[J];中华医学杂志;2004年1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乐成,顾长海;介导肝脏损害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年06期
2 潘兴寿;蓝景生;李天资;黄照河;刘燕;梁烨;赖腾芳;;大蒜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分析[J];右江医学;2010年02期
3 李洁;赵守琴;刘华;王阳;;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中TGF-β_1检测的临床意义[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8年05期
4 陈保疆;张玉环;;白细胞介素18与特应性皮炎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1年14期
5 陈军宁;尹友生;李小励;韦家智;邓一岚;苏珂;;IL-18基因型及血清IL-18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J];山东医药;2009年37期
6 鄂云翔,张鲁勤,郭玉琳;肺癌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肇毅;陆森;成峰;华一兵;吴文溪;;Th1和Th2细胞因子在诱导肝肠联合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J];江苏医药;2006年10期
8 蒋捍东,宋暖;T_(H1)/T_(H2)细胞因子与间质性肺病[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4年04期
9 魏洪伟;王红美;韩萌萌;;T辅助细胞极化群体在儿童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10 周桂英;邓湖山;陈世汉;张小波;;细胞因子与分泌性中耳炎[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利勇;刘闻通;曾昭华;姚敏;周明辉;;以分泌性中耳炎为首发表现的软腭鳞癌1例[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沈翠干;;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体会(摘要)[A];中医耳鼻喉学术传承与研究论文汇编[C];2009年
3 沈翠干;;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体会(摘要)[A];第15届全国中医耳鼻喉科学术研讨和继续教育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郑沙盟;丛晶;;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摘要)[A];第三届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0年
5 胡大江;王建梅;;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3例[A];中西医结合“四种耳病”学术会汇编[C];2001年
6 叶果;;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疗效观察(187例)[A];中华医学会全国中耳炎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周国文;;成人腺样体肥大并发分泌性中耳炎11例临床分析[A];华东六省一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暨2008年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唐云青;杨晓惠;;分泌性中耳炎与变态反应[A];中华医学会全国中耳炎专题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陈娟;;放射性分泌性中耳炎[A];华东六省一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暨2008年浙江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张莉;刘永革;;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观察[A];全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术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一福;细胞因子与病理性瘢痕形成密切相关[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赵喜明;儿童癫痫病因新解[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杨慎峭 刘旭光 余曙光;艾灸治疗关节炎机制与细胞因子有关[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许沈华;肿瘤基因疫苗已见端倪[N];家庭医生报;2007年
5 新言;中医证的本质是细胞因子吗?[N];科技日报;2005年
6 陈金伟;精浆中多种因子在C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科文;中科大肝脏天然免疫研究获新成果[N];中国医药报;2006年
8 正;干扰素/白介素可减弱细胞因子的抗抑郁作用[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9 曹阳;痰热清注射液有效抑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细胞因子[N];健康报;2007年
10 肖鑫;抑制骨肿瘤细胞因子找到[N];健康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春辉;模拟HCV HVR1免疫7肽对人不同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影响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2 刘占国;应用全血细胞因子谱评估肾移植受者免疫状态[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3 戴钟铨;模拟失重条件下骨相关细胞因子对前成骨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4 顾申;IL-18的重组、表达及其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5 樊昕;白细胞介素18对银屑病T细胞趋化因子受体7表达调控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6 刘闰红;“别敏”及有效成分对呼吸道变态反应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敬晓棋;乳腺炎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8 韩明勇;IL-18基因修饰大肠癌SW480细胞生物学性状的改变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刘建治;变态反应相关分泌性中耳炎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吕琼霞;运输应激对猪免疫机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初探[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珠果;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胚胎培养和成熟过程中细胞因子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2 邢爱红;胰炎灵颗粒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体内炎性介质影响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3 王延春;扶正平消汤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病人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曹广生;中药复方消瘤平的抗肿瘤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赵雷;人高迁移率族蛋白1的克隆、表达及其功能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6 卫荣;维医沙疗对实验性兔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7 唐玉红;小鼠白介素12质粒对哮喘模型CD4~+CD25~+T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6年
8 郭广宏;应用生物芯片技术对不同人群血清细胞因子临床意义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9 万钧;中药(强脊1号)对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作用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10 孙岩;补髓生血颗粒加维甲酸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患者c-met mRNA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45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745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