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NDRG1、NDRG2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的表达
本文选题:喉癌 + NDRG ; 参考:《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2014年06期
【摘要】: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中N-myc下游调节基因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1,NDRG1)及NDRG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MSP)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estry,IHC)法检测45例LSCC组织、18例癌旁组织中NDRG1、NDRG2基因启动子区Cp G岛甲基化及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LSCC组织中NDRG1及NDRG2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66.7%(30/45)vs 33.3%(6/18),53.3%(24/45)vs 22.2%(4/18),均P0.05],其高甲基化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病理分级、临床分型、吸烟史、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在LSCC组织中,NDRG1及NDRG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37.8%(17/45)vs 88.9%(16/18),33.3%(15/45)vs 83.3%(15/18),均P0.01],其低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病理分级、临床分型、吸烟史、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LSCC组织中NDRG1及NDRG2启动子区甲基化与其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1=-0.713,P0.01;r2=-0.472,P0.01)。结论:在LSCC组织中NDRG1及NDRG2基因均呈高甲基化及低蛋白表达状态,这可能与喉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NDRG1及NDRG2基因启动子区Cp G岛的异常甲基化可能是抑制它们蛋白表达的机制之一。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thylation status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N-myc downstream regulatory gene 1(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 1 and NDRG2 gene promoter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SCC). Methods: methylation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CP G island in the promoter region of NDRG1 and NDRG2 gene were detected by 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SPand immunohistochemical histochemistry-IHC assay in 18 paracancerous tissues of 45 cases of LSCC,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hylation and clinical feature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methylation in the promoter region of NDRG1 and NDRG2 gen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tissues of NDRG1 and NDRG2 than in the normal tissues adjacent to cancer. [66.7%(30/45)vs 33.3R / 618 / 53.35 / 45 vs 22.2P / 18, respectively, P0.05], its hypermethylation was related to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clinical stage (P0.05), and to pathological grade,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smoking history. Age was not related to sex (P 0.05).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rate of NDRG2 protein in LSCC tissu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adjacent tissues [37.8%(17/45)vs 88.9%, 16 / 18 / 33. 3 / 45% vs 83.3% / 18%, all P 0.01]. The low protein expression was related to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clinical stage (P 0.05), and to pathological grade,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smoking history. The methylation of NDRG1 and NDRG2 promoter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P0.05. LSCC.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ethylation of NDRG1 and NDRG2 promoter and its protein expression. Conclusion: both NDRG1 and NDRG2 genes present hypermethylation and low protein expression in LSCC tissues,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laryngeal carcinoma and the abnormal methylation of CP G islands in the promoter region of NDRG2 gene, which may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that inhibit their protein expression.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分类号】:R739.6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先福;董米连;陈光;章霞;叶甫波;;NDRG-1基因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与其进展的关系[J];安徽医学;2010年03期
2 侯双兴;邓艳春;王小木;段丽;曹荣;刘新平;药立波;饶志仁;;ndrg2在人胎前脑发育期的表达特点[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3 秦娜;邓艳春;车红磊;牛锋;刘新平;;ndrg2基因2种亚型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4 朱财林;李南林;王廷;王岭;;NDRG2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5 江宁;刘学武;刘文超;刘新平;;用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分析人NDRG2的生物学功能[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8期
6 侯双兴;王立峰;邓艳春;刘新平;张健;刘娜;;ndrg2 mRNA在人胎脑组织中表达的时空特点[J];神经解剖学杂志;2008年01期
7 唐琢;邓艳春;刘南;周彬;林伟;曹卫东;王江;;NDRG2和AKT2及其磷酸化蛋白在脑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8年04期
8 郑瑾;刘强;史恒军;任秦有;杨建刚;刘新平;刘文超;;NDRG2通过影响CD24调控乳腺癌细胞的粘附能力[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年01期
9 郑瑾;刘强;史恒军;王珂;赵参军;丁井永;任秦有;;丹红注射液促肝癌细胞凋亡及NDRG2表达的初步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12期
10 郑瑾;杨建栋;史恒军;任秦有;丁井永;刘新平;刘文超;;NDRG2调控乳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机制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胡晓兰;NDRG2在人和鼠组织中表达的时—空分布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2 付平平;多酸药物及多酸纳米粒子的生物学效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自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相关基因NDRG2和MRG15的功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6年
4 刘娟;肝细胞肝癌相关基因的筛检[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5 刘娜;DNA损伤中NDRG2与P53的关系及NDRG2在P53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功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6 马建军;NDRG2基因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抑制肾癌A-498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7 侯武刚;NDRG2在大鼠睾丸发育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精细胞凋亡的关系[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8 郑瑾;NDRG2在肝癌细胞与肝星形细胞相互作用中对肝癌转移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9 王成果;NDRG2在人甲状腺髓样癌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邓艳春,药立波,刘新平,聂晓燕,王吉村,张晓光,苏成芝;人脑内一含有ACP样结构域新基因的发现[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1年01期
2 李剑,刘新平,林树新,邓艳春,孟庆军,张文红,李树钧,聂晓燕,药立波;一种新的抑癌候选基因——NDR2在人类正常组织及相应肿瘤中的表达[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2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飞涛;王泽华;夏炎枝;吴超英;柴新群;;PLAGL2与SP-C基因启动子相互作用的研究[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7年04期
2 李杰;杨予涛;马克乾;闫竹青;李晓晓;赵春礼;徐志卿;;人甘丙肽2型受体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初步功能分析[J];生物物理学报;2011年05期
3 谢彦博,Peter M. Price,John Vnek,Alfred M.Prince;利用人摄金蛋白(METALLOTHIONEIN)启动子和牛乳突瘤病毒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J];病毒学报;1986年01期
4 罗新梅,陈宏;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序列特征[J];遗传学报;1999年04期
5 洪源,成军;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启动子Ⅰ结合蛋白1的基因克隆化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年01期
6 逄键梁;吴补领;张亚庆;赵红萍;刘艳丽;;人牙本质基质蛋白1基因启动子在不同细胞中的活性比较和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7 杨洁;杜德伟;李占亭;贾林涛;赵晶;许彦鸣;杨安钢;孙脊峰;;HRE/CMV启动子的克隆和缺氧调控活性的测定[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年12期
8 糜军,汤宇澄,陈诗书;RNA聚合酶Ⅲ启动子的结构与功能[J];生命的化学;2000年02期
9 潘国栋;黄永章;郭凌郧;唐俊明;孔霞;王家宁;;心肌α肌球蛋白重链启动子驱动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韩婷婷;刘晓影;郝建忠;高玉光;;人牙成釉细胞相关蛋白启动子的克隆和转录活性分析[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昌杰;胡桂兵;张上隆;;果实成熟特异启动子研究进展[A];中国园艺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2 萧凤回;段承俐;薛刚平;;快速检测干旱和脱水可诱导植物启动子瞬间表达特性的方法[A];中国遗传学会七届一次青年研讨会暨上海高校模式生物E——研究院第一届模式生物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龙海涛;李洪清;李玲;;蓝猪儿捕获启动子系统建立[A];2006中国植物细胞发育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马小娟;侯林;陈曦;马飞;;人类选择性剪接基因与选择性启动子关联的系统分析[A];“基因、进化与生理功能多样性”海内外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生理学会第七届比较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5 杨俊;刘继红;郭小林;王涛;王军凯;陈美元;王少刚;叶章群;;人肾组织GGCX基因启动子区克隆与活性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陈慧峰;林育纯;林丽娜;方飞;陈雯;林忠宁;;蛋白磷酸酶2A不同亚基基因启动子区遗传变异性位点筛查[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李静;刘学群;王春台;;一个烟草葡糖基转移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诱导表达[A];湖北省植物生理学会第十五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吕杰;赵莹子;黄玉屏;沈萍;陈向东;;嗜盐古生菌Haloarcula hispanica淀粉酶基因启动子的研究及其跨域表达载体的构建[A];基因开启未来:新时代的遗传学与科技进步——湖北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9 夏定国;张婷婷;赵巧玲;张国政;裘智勇;;家蚕脂肪酶Ⅰ基因的启动子分析[A];第十届家(柞)蚕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王小华;姜广水;吴钦贞;姜萍萍;刘浩;江浩;;二价双启动子防龋DNA疫苗的构建及鉴定[A];2007年第七次全国牙体牙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记者 钱铮;人类DNA上启动子数量可能超过十九万[N];人民日报;2006年
2 钱铮;人类DNA上启动子数量可能超过19万个[N];医药经济报;2006年
3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白细胞介素-10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自身表达水平的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予涛;一个光合组织特异表达启动子的克隆、功能分析及其转录因子的鉴定[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2 杨晓敏;环加氧酶-2启动子区抑制性结合蛋白的鉴定和功能分析[D];南京医科大学;2007年
3 柳小庆;玉米胚特异性高表达启动子的基因组规模筛选、克隆和功能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4 陆超;人CD2AP基因启动子的鉴定及其功能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5 姜安丽;人同源盒基因NKX3.1启动子的克隆及其调控区的鉴定[D];山东大学;2005年
6 宋斐;胚乳特异性ALP type-B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功能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岳扬波;AAV-2 P5启动子功能的分子基础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聂秀玲;化学诱导启动子的克隆、定点突变及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卜友泉;NFBD1启动子克隆、鉴定、转录调控机制及其在细胞生长、凋亡中的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10 娄桂予;人法尼酯X受体基因转录调控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文s,
本文编号:1893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1893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