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标准及波前像差引导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08 17:51
【摘要】: 目的:比较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波前像差引导LASIK)和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标准LASIK)矫正中高度近视后视觉质量的状况,探讨二种手术方式对视觉质量的影响,为临床筛选患者提供指导,为提高个体化屈光手术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在我院行准分子激光手术者共60人(120眼)。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波前组和标准组。波前组接受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共30人(60眼);标准组接受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共30人(60眼)。所有患者术前停戴角膜接触镜2周以上,无眼部或全身系统性疾病,无手术并发症,矫正视力≥1.0,并能坚持随访6个月。患者均行视力、电脑验光、综合验光、角膜地形图、角膜测厚、裂隙灯、眼底等常规检查。并于术前与术后6个月行明环境下对比敏感度仪(CGT-1000)和波前像差(WaveScan WaveFrontTM System, AMO)检查、术后6个月行暗环境下对比敏感度仪(MesotestⅡb)检查以评估术后视觉质量,观察两组在明、暗环境下对比敏感度和像差的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结果:1.明环境下对比敏感度组间比较:术前波前组和标准组在各个空间频率下对比敏感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无论在有、无眩光的情况下,波前组各个空间频率下对比敏感度均显著高于标准组(p0.05)。组内比较:术后6个月,有眩光情况下,波前组对比敏感度均显著超过术前水平(p0.05);标准组在6.3 deg、4.0deg、2.5deg、1.6deg空间频率下显著超过术前水平(p0.05),在1.0deg、0.7deg空间频率下高于术前水平,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无眩光情况下,波前组在6.3deg空间频率术后较术前有轻微上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余波前组空间频率和标准组全部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均尚未恢复,仍低于术前水平,但差异未到达统计学意义(p0.05);眩光均可导致波前组和标准组各个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显著降低(p0.05)。2.暗环境下对比敏感度术后组间比较:有眩光情况下,波前组各等级通过率均显著大于标准组(p0.05);无眩光情况下,波前组各等级通过率均大于标准组,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组内比较:波前组有眩光情况下各等级通过率高于无眩光情况下,在对数对比敏感度为0.3时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等级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标准组,有眩光情况下各等级通过率低于无眩光情况下,均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3.波前像差术后波前组和标准组高阶像差均呈增加趋势,以慧差和球差增加为主。波前组在总高阶像差(HOAROM)、30°三叶草(Z6)、垂直慧差(Z7)和水平慧差(Z8)高阶像差的改变显著优于标准组(P0.05)。4.对比敏感度的改变与术后高价像差的关系对比敏感度的改变与高阶像差水平慧差(Z8)、总高阶像差(HOAROM)、0°三叶草(Z9)和球差(Z12)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Z8、HOAROM、Z9和Z12的增加,对比敏感度下降。 结论: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波前像差引导LASIK术后对比敏感度恢复优于标准LASIK,可更好的控制术后高阶像差的增加,术后视觉质量优于标准LASIK,有助于患者获得更佳的视觉质量。但其远期效果仍需更多病例、更全面的评价指标和更长时间的随访研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779.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琪;张建华;郑磊;冯华章;王红英;;标准及波前像差引导LASIK对高阶像差影响的对比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0年07期

2 马鲁新;LASIK对远视眼波前像差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5期

3 黄建忠;刘伟民;杨佳;蓝方方;;常规LASIK术后早期近视患者波前像差的临床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王大庆;邓应平;罗清礼;;视区切削直径大小对LASIK手术患者波前像差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05年06期

5 刘菲;荣运久;刘芳;杨楠楠;刘菲菲;;两种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比较[J];实用医药杂志;2010年12期

6 王彬;唐静晓;霍建新;;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术像差的改变与视觉质量的关系[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7 何异;刘谊;唐晓昭;廖志强;刘京珍;;近视LASIK手术后高阶像差的改变[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2006年03期

8 王大庆;邓应平;;瞳孔大小对LASIK手术患者波前像差的影响[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年05期

9 魏淑芳;郑晓丽;高建鲁;程振英;;Kappa角调整的LASIK手术对中低度近视眼像差的影响[J];眼科研究;2008年07期

10 樊琪;张建华;郑磊;冯华章;王红英;林燕丹;;标准及波前像差引导LASIK手术前后明暗环境下对比敏感度变化[J];眼科新进展;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美娜;;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的术前宣教[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李康(宀隽);俞阿勇;余野;王勤美;杨新军;;近视患者LASIK术后的生活质量评价[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3 ;Conductive Keratoplasty:An Approach for the Correction of Residual Hyperopia in post-LASIK Pseudophakia[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徐勤;肖燕;;LASIK手术患者遵医行为与术后效果的分析[A];全国五官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黄卿;董启云;;LASIK术后五年继发圆锥角膜一例[A];第十次全省中、西医眼科学术交流会(暨吉安地区眼科专委会成立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0年

6 汤广成;谷寅;;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治疗高度近视疗效分析[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林咸平;费安裕;方燕;叶晓玲;崔钢峰;;LASIK术中应用地塞米松瓣下冲洗预防弥漫性板层角膜炎[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沈降;;头位在LASIK手术中控制散光的作用[A];2011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赵少贞;魏瑞华;徐凤;李筱荣;;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和传统LASIK术后波前像差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易昀敏;许建人;邹芬兰;谢凤英;;Moria M2型90刀头在LASIK中的临床应用[A];江西省第九次中西医结合眼科、中医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骁勇;波前像差检查,,使LASIK更完美[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博文;Hi-safe LASIK治近视受瞩目[N];深圳商报;2004年

3 黄石爱康医院(原冶钢医院)眼科主任医学硕士 张鹏举;万级层流手术室:LASIK手术成功的保障[N];黄石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张云川;节前 LASIK“贴身肉搏”[N];成都日报;2005年

5 顾德宁 冯瑶 李凯 施炜;省中医院引进“虹膜定位波前像差手术”[N];新华日报;2005年

6 丽丽;激光矫治近视的后安全时代来临[N];深圳商报;2004年

7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眼科 李海丽;屈光矫正手术与LASIK[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魏鑫;激光治疗近视新进展[N];保健时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刘正午 谭克扬;让准分子添上“准星”[N];医药经济报;2004年

10 记者 殳慧平;全数字化飞秒激光手术在杭州受捧[N];杭州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瑛;不同视敏度眼波前像差的相关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买志彬;FEMTO LDV飞秒激光辅助LASIK术后角膜形态和视觉质量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马鲁新;眼波前像差与屈光手术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4年

4 李招娜;角膜上皮瓣弃留对Epi-LASIK矫治近视影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王卫群;有和无虹膜识别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或近视散光眼对比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于华军;近视眼LASIK术后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测算中应用矫正角膜曲率的效能检验[D];山东大学;2012年

7 王雁;波前像差和调制传递函数(MTF)在屈光手术视觉质量评价中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9年

8 南莉;非球面IOL波前像差及对视觉质量影响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9 沈建新;基于准分子激光消融的屈光与波前像差矫正技术研究与实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10 郭秀瑾;不同方式的准分子激光表面切削术后角膜创伤愈合反应的实验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雯;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治疗近视的疗效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樊琪;标准及波前像差引导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对比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3 孙红燕;波前像差引导的非球面个体化LASIK治疗屈光不正的视觉质量评价[D];郑州大学;2012年

4 陈榆;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与角膜地形图引导的LASIK治疗近视的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胡莉菲;虹膜定位引导的个性化LASIK与传统LASIK治疗中高度散光的对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高莉;波前像差引导联合虹膜识别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中低度近视散光的疗效观察[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7 曹全刚;中低度近视LASIK手术中瓣蒂的宽度大小对高阶像差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8 汪晨洁;LASIK与SBK治疗中度近视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9 孙莎;OQAS对不同制瓣方式的个性化LASIK手术术后视觉质量的评估[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10 曹时燕;波前像差引导的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屈光不正疗效观察[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57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257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3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