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糖尿病引起的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生理活动的变化

发布时间:2018-10-10 10:32
【摘要】: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由高血糖症(hyperglycemia)造成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呈升高趋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或称糖网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引起视觉功能的减退,甚至导致失明。DR不仅损伤视网膜的血管系统,还可破坏视网膜神经系统。虽然已有大量研究报道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模型动物的视网膜神经元受损及发生退行性的病变,然而,对于视网膜神经元的功能在糖尿病状态下所产生的变化及其生理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这是对DR的治疗和预防尚缺乏有效手段的重要原因之一。视网膜神经节细胞(ganglion cell,,GC)是视网膜中的第三级神经元,也是视网膜唯一的输出神经元。它们接收并整合来自各种上级神经元的视觉信号,包括双极细胞的兴奋性输入,以及无长突细胞的抑制性输入;对这些信号进行初步加工后,以动作电位的形式向高级视觉中枢传递。所以,GC在视网膜信号处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功能异常往往导致严重的视觉疾病。GC位于视网膜表面,易于观察、记录,近年来对其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但在单细胞层次研究糖尿病影响GC功能的工作非常罕见。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在单细胞水平,大样本分析糖尿病动物GC的电生理活动,探索视网膜神经环路在糖尿病状态下的变化。在本工作中,我们采用STZ诱导产生Ⅰ型糖尿病的C57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在糖尿病发病3~4个月时,观察了暗适应状态下视网膜铺片标本中GC的生理活动,包括GC的对光反应和自发放电活动;并使用细胞染色和计数技术,观察了视网膜神经元凋亡的情况。小鼠经腹腔注射STZ后,血糖值显著上升并保持在高水平,且体重的变化以及多饮多尿的特点均符合Ⅰ型糖尿病的特征,表明我们所建立的动物疾病模型有效、可靠。在成功诱导高血糖症3~4个月后,我们采用非紧密封接的细胞贴附式膜片钳记录(即loose-patch)法,在暗适应后的小鼠视网膜铺片标本上,对GC进行记录。在接受光刺激后,正常视网膜中的绝大多数GC可产生ON型和/或OFF型光反应,根据以上反应极性,可将GC分为ON-GC、OFF-GCC和ON-OFF-GC这三种基本的生理学亚型。我们观察到,在糖尿病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GC失去了对光反应能力。这一现象初步提示,糖尿病影响了GC的基本生理反应,这可能导致视觉功能的损伤。本工作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小鼠视网膜GC在暗中的自发动作电位发放(即自发放电)情况。我们对各亚型GC的自发放电活动进行连续的loose-patch记录,待细胞状态稳定后,取时长为1分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观察到,GC的自发放电频率在不同神经元之间差异很大;对三个亚类的GC分别进行统计,发现ON-和OFF-GC的自发放电频率分布均呈现非正态分布的特征。STZ诱导产生糖尿病3个月后,ON-GC的自发放电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成簇发放(burst)增多,表现为成簇发放的频率,及其所占时间在细胞总的活动时间中的比例均显著增高。我们所记录到的OFF-和ON-OFF-GC的数目远比ON-GC要少,在现有的样本量基础上进行的分析显示,它们的自发放电频率在糖尿病组和对照组间均没有差异。我们进而使用药理学手段,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动物ON-GC自发放电增强的可能机制。在暗中,当使用突触阻断剂混合物阻断视网膜内主要的化学突触传递后,正常小鼠视网膜ON-GC的自发放电活动能够被完全压抑,表明这种活动是完全依赖于突触输入的。在糖尿病中,大部分ON-GC保持这种生理特性,而有一部分的ON-GC出现了突触输入非依赖的自发放电活动。提示糖尿病可能改变了一部分ON-GC的内源性电生理特性。GABA受体和甘氨酸受体介导视网膜内主要的抑制性信号传递。在Ringer's液中施加以上两种受体的拮抗剂,阻断对ON-GC的抑制性输入后,糖尿病组和对照组ON-GC的自发放电频率均出现升高,且升高后的放电频率在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该结果与正常Ringer's液中糖尿病组ON-GC的自发放电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现象相结合,提示在糖尿病状态下,上级神经元对ON-GC的抑制性输入是减弱的,这可能是造成ON-GC自发活动增多的主要机制之一;另一方面,该结果也提示,暗适应中的ON-GC所接受的兴奋性输入,在糖尿病状态下并未发生改变。我们对小鼠全视网膜铺片进行TUNEL标记,并使用DAPI复染来确认视网膜神经元的位置,以排除TUNEL检测时假阳性信号的干扰。使用Neurolucida系统统计TUNEL信号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3个月时,单位面积视网膜中的TUNEL阳性信号总数没有显著变化。此结果提示,在我们的动物模型所处的糖尿病早期阶段,视网膜神经元的凋亡水平尚未受到明显影响。综上所述,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在STZ诱导的糖尿病发病3个月时,虽然小鼠视网膜神经元未发生大规模的凋亡,然而此时GC的生理功能已经受到了显著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GC对光反应能力的丢失、ON-GC自发活动水平的增高、内源性电生理特性可能发生的改变以及其所接受的抑制性突触输入的减弱等。这些发现将为我们进一步认识早期糖尿病时,视网膜神经元生理功能的变化及其机制提供重要信息,并可能为寻找治疗、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潜在靶点提供有益的参考。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87.2;R77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军,孙佰山;视网膜出血48例临床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3年10期

2 杨艳丽,周炳华;老年性视网膜出血145例病因分析[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Goldman M.;Dagan Z.;Yair M. ;朱新菊;;婴幼儿严重咳嗽与视网膜出血[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6年11期

4 倪德明;中医治疗常见视网膜出血四法[J];江西中医药;1994年S2期

5 魏桂英,徐克;输血后视网膜出血一例[J];中华眼底病杂志;1994年04期

6 本刊编辑部;第5例报告——自发性视网膜出血[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年03期

7 王溪;王致和医师对视网膜出血症的治疗体会[J];兰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王永宏;王春芳;闫建林;王芳;;山西太原机关工作人员视网膜出血的影响因素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08期

9 黄肖梅;;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出血的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2年03期

10 郑毓琳;郑魁山;李志明;;针刺治疗41例视网膜出血的初步观察[J];中医杂志;195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艳丽;王奇;沃娜;路欣宇;;老年性视网膜出血145例病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王锡夫;李峰;张健;张传记;孙洪然;;中药黄斑复原汤对视网膜挫伤的疗效观察[A];第三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张京红;;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临床治疗观察[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包中余;王玲;;挫伤性视网膜出血中西医结合治疗38例临床观察[A];浙江省第十二届农村医学暨乡镇卫生院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陈芳;糜漫天;;牛磺酸对大鼠视网膜缺氧适应调节的影响[A];首届中国西部营养与健康、亚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姜健丽;罗丹;;中医药治疗视网膜静阻塞38例临床小结[A];第三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姚红艳;;放射性视神经病变[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8年

8 马向明;陈丽欣;;视网膜挫伤32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A];2006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郏从贤;符忠;黄亮锡;;视网膜钝挫伤的生物力学研究[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10 张志芳;李庆生;潘琳;;不同中医内治法对实验性家兔视网膜血管病变的干预研究[A];第六届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水银;糖尿病视网膜出血的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2 朱有章;全身用药也可能伤视力[N];大众卫生报;2009年

3 娄底市中医院眼科 罗建国 副主任医师;胎头受压易致视网膜出血[N];大众卫生报;2001年

4 高彦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健康报;2003年

5 韩咏霞;云南白药辅治视网膜出血[N];农村医药报(汉);2004年

6 张明亮;哪些全身疾病要查眼底[N];家庭医生报;2008年

7 张世节;警惕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家庭医生报;2006年

8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眼科 王方 博士;莫让“三高”毁了你的心灵之窗[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9 尤志军;小心药物 害你眼[N];大众卫生报;2003年

10 李丽云;不要忽视药物对眼睛的损害[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虞竣;糖尿病引起的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生理活动的变化[D];复旦大学;2013年

2 张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视网膜结构及其在重度视网膜损伤中的治疗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3 余玲玲;“光复汤”对治疗性视网膜激光光损伤修护作用的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4 赵亮亮;视网膜铁代谢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刘勇;人胚胎视网膜感光前体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前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6 于磊;视网膜自适应光学成像质量的改进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7 张世杰;Genistein影响视网膜趋化因子表达及血—视网膜屏障损害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李世迎;人胚胎视网膜移植到光诱导视网膜变性猪的视网膜下腔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9 戴敏;BDNF对鼠视网膜Miiller细胞GLAST和GS调控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宏;常规体检中年龄≥45岁人员视网膜出血的影响因素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2 任韬冉;超广角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重新认知[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顾倬;高海拔缺氧条件下HIF-1α在大鼠视网膜的表达与视网膜厚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沈炜;转化生长因子-β在正常和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基因表达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5 曹丹;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和Ⅱ型受体在正常及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基因表达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6 刘攀;高危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相关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2013年

7 师燕芸;兔眼局限性视网膜转位术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3年

8 邓君;不同方法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大鼠视网膜下的比较[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9 李倩;醋酸曲安奈德及其溶媒对视网膜形态学影响的实验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07年

10 司冰心;猫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视网膜形态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2261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261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4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