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负载凋亡肿瘤细胞的树突状细胞对喉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发布时间:2018-10-22 10:30
【摘要】:目的探讨凋亡肿瘤细胞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对喉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方法用细胞因子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与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体外诱导扩增人外周血单个核来源的DC,6 d后将DC分为凋亡组、冻融组和未处理组;各组细胞继续培养4 h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分子的表达、ELISA法检测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MTT法评估各组DC刺激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增殖的能力及诱导CTL的杀伤活性。结果与其余各组相比,凋亡组DC表面分子与IFN-γ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CTL的增殖能力与杀伤活性增强(P0.05)。结论凋亡肿瘤细胞可以促进DC的分化与成熟,并能使DC产生高效而特异性的抗喉癌免疫应答。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ntigen-loaded dendritic cells (DC) from apoptotic tumor cells on the killing effect of laryngeal carcinoma cells. Methods Human interleukin-4 (rhIL-4), granulocyte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rhGM-CSF)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伪 (rhTNF- 伪) were used to amplify DC,6 derived from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in vitro. DC was divided into apoptosis group, freeze-thaw group and untreated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DC surface molecules was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the level of interferon 纬 (IFN- 纬) was detected by ELISA assay, and the ability of DC to stimulate (CTL) proliferation of cytotoxic T lymphocytes and the cytotoxicity of CTL were evaluated by MTT assay. Results compared with other groups, the expression of DC surface molecules and IFN- 纬 in apoptotic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5). The proliferative ability and killing activity of), CTL were increased (P0.05). Conclusion apoptotic tumor cells can promote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maturation of DC and induce DC to produce an effective and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laryngeal carcinoma.
【作者单位】: 辽宁医学院;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2225019)
【分类号】:R739.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勤梅;吴霞;王颖;葛海良;狄文;;紫杉醇和顺铂诱导下的凋亡卵巢癌细胞对树突细胞提呈功能影响[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爱民;霍红旗;李鹏;张灿;王海东;;CIK细胞体内外抗宫颈癌HeLa细胞活性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11年05期

2 项颖;秦波;田小利;;DC-CIK细胞对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1年23期

3 王惠成;冯毅;戴国华;;CIK细胞免疫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1年04期

4 陈林;史丽君;陈姝;邓建川;周慷;罗云;张颖;沈燕;胡成琳;娄世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供者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复发难治血液肿瘤11例临床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24期

5 秦建民;黄涛;盛霞;张敏;殷佩浩;李琦;;索拉菲尼联合树突状细胞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抗肝细胞癌生长作用的实验研究[J];肝胆外科杂志;2014年02期

6 钟国成;孙薏;;多发性骨髓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11年12期

7 汤明忠;高维实;;DCs和CIK细胞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8 刘松;孟冉冉;张跃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与树突状细胞治疗肝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年02期

9 汪文君;刘向辉;;恶性黑色素瘤的生物治疗研究进展[J];口腔医学;2014年03期

10 张敏;王雪峰;;西妥昔单抗与树突状细胞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杀伤作用的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年1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卢燕来;人γδT细胞对A型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及假病毒的免疫应答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杜渐;胰腺癌BxPC-3细胞上清液通过上调树突状细胞miRNA-146a的表达抑制其成熟及免疫功能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颐;胃癌患者术后外周血CK20mRNA检测及自体DC、CIK细胞免疫治疗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2 王福立;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DC-CIK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刘小丹;胸腺肽α1对白血病儿童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能力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1年

4 吴念;~(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CIK细胞对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5 孟冉冉;明胶海绵微粒联合TACE治疗肝癌后树突状细胞及相关因子变化与意义[D];大连大学;2013年

6 王亚峰;冻融抗原致敏的DC-CIK细胞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Y79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D];新乡医学院;2013年

7 张娣;可溶性HLA-G二聚体在体外抑制树突状细胞成熟和M1型巨噬细胞极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8 徐超;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D];蚌埠医学院;2014年

9 刘松;微粒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癌对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亚群mDC、pDC的影响及临床意义[D];大连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对活性喉癌细胞侵犯健康细胞结构的直观观察[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4年01期

2 邓志宏,黄维国,邱建华,林顺涨,金岩;VEGF及其受体flt对荷瘤鼠喉癌细胞增殖的影响[J];癌症;1999年04期

3 覃萍,王晋;转化生长因子α和表皮生长因子在人喉癌细胞中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成都医药;1999年02期

4 张天虹;高箐;李玉茹;封玉东;;雷公藤内酯醇对人喉癌Hep-2细胞增殖的影响[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5 卢岩;康健;;丹参酮ⅡA诱导人喉癌细胞Hep-2凋亡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9年06期

6 刘凤安,,郭晓峰,郑永晨;DHT对Hep-2细胞的影响[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4年05期

7 杨怀安!110001,朴哲孝治,高坂知节;喉癌细胞增殖能力与放疗疗效的关系[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0年04期

8 胡海文!510507,张琨龄!510507,汪妮玲!510507;PD短程化疗前后对喉癌细胞的透射电镜观察[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0年02期

9 周忠信;田军;马登殿;李成才;李红梅;;全反式维甲酸对人喉癌细胞株Hep-2体外增殖及Survivin表达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9年11期

10 常会忠;;喉癌细胞/鼠肝细胞复合片检测抗核抗体的临床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明;喉癌细胞系线粒体功能缺陷和喉癌组织中线粒体基因突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孙宇新;金丝桃素对喉癌细胞Hep-2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4年

3 文连姬;靶向封闭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诱导喉癌细胞凋亡及抑制其增殖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雷磊;喉癌基因治疗的临床前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5 周维国;MSH-Ang重组毒素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效应的实验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鱼兵;HSV-tk、重组人IL-2、TNF-α基因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HSV-tk/GCV系统对喉癌细胞作用的体外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2 刘志;HSV-tk/GCV自杀基因系统对人喉癌细胞体外旁观者效应及体内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3 王金渊;地塞米松对喉癌细胞VEGF-C、VEGFR-3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4年

4 郑海洲;喉鳞癌血管生成、凋亡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杨宪法;抑制端粒酶活性表达对人喉癌细胞系Hep-2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6 郭万宏;Survivin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其反义核酸对人喉癌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7 韩朝;ECM1和HA在喉癌的表达与血管生成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4年

8 王利华;P73、P21~(WAF1/CIP1)、CyclinD_1基因表达与喉癌的相关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9 李春晖;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与bcl-2、bax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869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2869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8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