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鼻咽癌和鼻咽部淋巴瘤

发布时间:2018-12-11 13:42
【摘要】:目的探讨DWI鉴别诊断鼻咽癌(NPC)及鼻咽部淋巴瘤(NPL)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NPC和27例NPL的平扫、增强MRI及DWI图像,对比分析两者的平均ADC值和病灶与未受侵翼外肌ADC值的比值(rADC值),应用ROC曲线分析以ADC值、rADC值鉴别诊断NPC与NPL的效能。结果 NPC与NPL均于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NPC于DWI(b=1000s/mm2)上呈稍高信号、ADC图上呈等低信号,NPL于DWI(b=1000s/mm2)上呈高信号、ADC图上呈低信号。NPC组ADC值为(842.34±94.66)×10-6 mm2/s、rADC值为0.74±0.08。NPL组ADC值为(652.15±83.47)×10-6 mm2/s、rADC值为0.56±0.08。两组病灶ADC值、rADC值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应用ADC值鉴别NPC与NPL的曲线下面积为0.943,最佳鉴别阈值为736.5×10-6 mm2/s,敏感度为90.9%,特异度为85.2%;应用rADC值进行鉴别的曲线下面积为0.951,最佳鉴别阈值为634.0×10-6 mm2/s,敏感度为95.5%,特异度为81.5%。结论 DWI、ADC值及rADC值有助于鉴别诊断NPC与NPL。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DWI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NPC) and nasopharyngeal lymphoma (NPL). Methods 22 cases of pathologically proved NPC and 27 cases of NPL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The average ADC value and rADC value of the lesion and the ADC value of the non-invading pterygoid muscle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MRI and DWI images. The ADC value was analyzed by ROC curve. The effectiveness of rADC value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NPC and NPL. Results both NPC and NPL showed equal or slightly low signal intensity in T1WI, T2WI showed slightly high signal, NPC showed slightly high signal on DWI (b=1000s/mm2), ADC showed isohypo signal and NPL DWI (b=1000s/mm2) showed high signal. The ADC value of NPC group was (842.34 卤94.66) 脳 10 ~ (-6) mm2/s,rADC. The ADC value of NPC group was (652.15 卤83.47) 脳 10 ~ (-6) mm2/s,rADC = 0.56 卤0.08.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DC and rADC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01).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of NPC and NPL was 0.943 by using ADC value, the optimum threshold was 736.5 脳 10 ~ (-6) mm2/s, the sensitivity was 90.9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85.2; The area under the curve was 0.951, the optimum threshold was 634.0 脳 10 ~ (-6) mm2/s, sensitivity was 95.55.The specificity was 81.5%. Conclusion DWI,ADC and rADC are helpful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NPC and NPL..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
【分类号】:R445.2;R73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庆方;β-2微球蛋白:临床重要性及测定[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1993年04期

2 刘淑英;;淋巴瘤患者性格特征与心理护理的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年09期

3 甘燕玲;王新莉;徐伟莉;;14例颅内多发淋巴瘤放射治疗的护理干预[J];天津护理;2010年02期

4 李瑞平;何杰;王建华;;酷似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淋巴结抗酸菌L型感染[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年05期

5 张彦茹;冯雷;郝秀乔;牛秀然;夏彬彬;康琳;;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对提高淋巴瘤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年06期

6 王金发;;纵隔淋巴瘤的X线诊断及误诊问题(附45例分析)[J];青海医学院学报;1989年01期

7 符广志;房振环;;肝硬化并发腹腔恶性淋巴瘤一例[J];黑龙江医药科学;1992年03期

8 余英豪;马明;;骨骼肌淋巴瘤[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93年06期

9 ;(67)~Ga闪烁显像用于淋巴瘤复发的早期探查[J];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1994年06期

10 孙敏,蔚丽,王淑红;老年淋巴瘤的护理[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牛巧红;王海燕;;免疫三氧治疗淋巴瘤的护理[A];第一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国家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继续教育集[C];2007年

2 陈意欣;;扁桃体非霍杰金氏淋巴瘤的治疗及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皮海珍;付强;;1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天疱疮的护理[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何凤贞;刘淑英;;美罗华治疗B细胞淋巴瘤不良反应的预防和观察护理[A];2009年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朝夫;;淋巴结病变的病理诊断体会[A];第十一届中国抗癌协会全国淋巴瘤学术大会教育论文集[C];2009年

6 郭淑梅;王瑾;;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1例的护理体会[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李晶;赵磊;吴丹西;;超声在弥漫大B淋巴瘤(DLBCL)诊断中的临床意义[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高峰论坛)论文汇编[C];2011年

8 宋小英;潘建兰;;CHOP方案化疗治疗骨原发性非何杰金淋巴瘤的护理[A];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花亚伟;;胃MALT淋巴瘤[A];河南省肿瘤全科护理学术交流会暨专科护士培训班资料汇编[C];2006年

10 施静;;NK/T淋巴瘤放化疗并发嗜血综合征1例护理体会[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琴;要重视——淋巴结肿大[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2 军事医学科学院移植免疫学研究室主任 奚永志;脐血移植知多少[N];健康报;2008年

3 ;从临床细节寻找科研契机[N];健康报;2011年

4 段德卿;重视不明原因的发热[N];家庭医生报;2007年

5 赵喜;淋巴结肿大找原因[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6 孙清廉 主任医师;淋巴结肿大 预警有病[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7 邱黎 记者 韩雪;哈医大三院完成第三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N];黑龙江日报;2010年

8 谷 峰;有空摸摸淋巴结[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9 记者 姜恒;脐带血移植技术发展迅速[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胡其峰;揭开脐带血的神秘面纱[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杨晶;1174例发热患者浅淋巴结病理诊断分析——43年间活检资料的回顾[D];吉林大学;2004年

2 生晶;CT灌注成像对淋巴结病变的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价的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3 王书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4 翟永志;不明原因发热病因分布及诊断策略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凯;DWI对颈部淋巴瘤与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鉴别价值的初步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2 殷磊;颈部肿块的CT和MRI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3 洪玉蓉;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4 刘青;超声造影在浅表淋巴结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5 谭相良;双源CT灌注成像及双能量成像在颈部淋巴结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6 姚建华;影像分区及MRI动态增强在眼眶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7 杨洁;双源CT灌注成像在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9年

8 刘连生;颌面部疾患的CT和MRI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9 曹佳颖;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超声诊断评价[D];复旦大学;2008年

10 翟士军;可溶性CD80分子免疫放射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72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372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d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