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谷氨酸诱导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9-03-28 20:20
【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谷氨基酸(glutamate,Glu)诱导的SD乳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混合培养7d的SD乳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分为对照组、Glu组和rhEPO预处理组,rhEPO预处理组又分为3个rhEPO不同浓度剂量组,各组分别加入0.15、0.30、0.50U/mL rhEPO作用12h后,Glu组和rhEPO预处理组加入终浓度为20μmol/L Glu作用30min建立凋亡模型,24h后用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视网膜神经细胞中BCL-xL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Glu组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种不同浓度的rhEPO预处理组的AI值较Glu组均明显降低,同时BCL-xL mRNA及蛋白的表达较Glu组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呈rhEPO浓度依赖性。结论 rhEPO预处理可能通过上调细胞凋亡抑制因子BCL-xL的表达,从而抑制Glu诱导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
[Abstract]:Aim to observ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 (rhEPO) on retinal neuron apoptosis induced by glutamic acid (glutamate,Glu) in SD neonatal rats. Methods Retinal neurons of SD rats cultured in vitro for 7 day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control group, Glu group and rhEPO pretreatment group. The rhEPO pretreatment group was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rhEPO. Ea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0.15,0.30,0.50U / mL rhEPO for 12 h, respectively. Glu group and rhEPO pre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20 渭 mol / L Glu to establish apoptosis model. 24 hours later, the apoptosis was detected by TUNEL method, and the expression of BCL-xL protein and mRNA in retinal neurons was detect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RT-PCR method. Results the apoptotic index (AI) of Glu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1). The AI value of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rhEPO pre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lu group, and the expression of BCL-xL mRNA and 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Glu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and rhEPO concentration-dependent. Conclusion rhEPO pretreatment may inhibit the apoptosis of retinal neurons induced by Glu by up-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BCL-xL.
【作者单位】: 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
【分类号】:R774.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哲通;王志禄;杨小芳;熊建文;王锋;谈丽丽;崔丽君;张丽;;ERK1/2信号通路在CEPO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19期

2 夏世文;;神经营养药物在新生儿脑损伤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J];儿科药学杂志;2011年05期

3 王萍;周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J];国际儿科学杂志;2006年03期

4 程方;原慧萍;;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衍生物的神经保护作用[J];国际眼科杂志;2009年01期

5 陆阳;董强;任惠民;;rhEPO对正常大鼠和链脲佐菌素诱导的急性糖尿病大鼠脑缺血的保护作用[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6年01期

6 李格;孙圣刚;;促红细胞生成素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8年02期

7 袁雪松;卞晓星;;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外伤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07年04期

8 张丽;陈新星;王志禄;;促红细胞生成素及其衍生物的心脏保护作用[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1年02期

9 谷瑞东;郝莹莹;陈晓隆;;洛美利嗪对糖尿病早期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J];国际眼科杂志;2014年04期

10 程小媛;;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氧化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2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喜秀;力竭运动致大鼠慢性肾损伤机制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宁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颈脊髓亚急性压迫性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韩雪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HIF-1与相关靶基因表达及缺氧预处理保护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郭洪波;钾离子通道参与海马神经干细胞体外分化发育机制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5 任宪盛;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大鼠脊髓损伤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6年

6 赵舒武;缺氧对神经干细胞的损伤及EPO、葡萄糖对其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邢宏义;脑缺血后神经可塑性与修复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田恒力;缺血诱导ES等表达变化及外源性血管再生因子对脑缺血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9 周菲;后适应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10 祝慧凤;梓醇对脑缺血的神经血管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士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白丹;EPO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脑组织Caspase-9和Caspase-3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3 严澎;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急性脑缺血脑组织中TNF-a,,MMP-9和Ang-2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王锋;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抗大鼠慢性心力衰竭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张丽;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崔丽君;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逆转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左室重构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吴俊;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核因子-κB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8 赵鹏;促红细胞生成素对6-羟基多巴胺诱导的帕金森病体外模型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9 荣箫;早产儿脑白质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早期干预的疗效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年

10 姚晓艳;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神经血管单元缺血缺氧损伤后的血管新生和神经保护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慧萍;钟一声;程瑜;刘小红;;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谷氨酸作用的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12期

2 俞小瑞,高广道;17β-雌二醇对H_2O_2诱导视网膜神经细胞死亡的作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4期

3 李程;刘月月;李根林;;BDNF促进新生期视网膜神经细胞MAP-1B表达的实验研究[J];眼科新进展;2007年05期

4 杨红;赵燕;;壳聚糖促进体外培养SD乳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生长的初步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1期

5 贡亦清,陈逖;P75神经营养受体与视网膜细胞凋亡[J];国际眼科杂志;2005年04期

6 冯朝晖;李春花;郑玉萍;王肖华;熊全臣;;大鼠小团样视网膜神经细胞培养的方法[J];国际眼科杂志;2009年03期

7 杨智宽,葛坚,银巍,申煌煊,刘海泉,郭彦;压力及维生素B_1作用下视网膜神经细胞p53、MDM_2及Ref1基因的表达[J];眼科学报;2004年04期

8 邵正波,原慧萍;神经干细胞移植和基因转染对视网膜神经细胞作用的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年08期

9 杨永升;王津津;庄曾渊;李根林;;成人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原代培养和初步鉴定[J];眼科新进展;2007年01期

10 张君;胡运韬;;特发性旁中心凹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一声;姚慧萍;程瑜;;EPO促培养视网膜神经细胞轴突生长及其拮抗谷氨酸兴奋毒性作用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许红霞;糜漫天;徐朝霞;郎海滨;周永;;牛磺酸抑制谷氨酸诱导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A];首届中国西部营养与健康、亚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李兴启;谭祖林;韩梅;夏辉;于宁;;噪声对耳蜗内毛细胞谷氨酸样免疫反应的影响[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高文元;刁明芳;刘海瑛;张琰敏;章岚;杜丽;;毛细胞的神经递质——谷氨酸在声损伤中对耳蜗作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5 许红霞;糜漫天;;牛磺酸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谷氨酸兴奋毒性的防护[A];全国公共卫生与食物营养高层论坛暨中国营养学会与保健食品分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孟瑞华;张春林;;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表达及功能改变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许红霞;糜漫天;;牛磺酸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谷氨酸兴奋毒性的防护[A];首届中国西部营养与健康、亚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高艺;唐仕波;罗燕;郭梦翔;朱晓波;;米诺环素对体外培养视网膜神经细胞的抗凋亡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袁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压力作用下视网膜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牛膺筠;曲虹;孟岩;于秀婷;杨颖;;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视网膜神经元谷氨酸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冯世容;视神经再生和视功能保护现曙光[N];中国医药报;2000年

2 记者 张景华;皮肤细胞有望变身为视网膜[N];光明日报;2008年

3 齐妙;含生长因子眼药水可缓解青光眼[N];医药经济报;2009年

4 冯世容;川芎嗪能促视网膜神经生长[N];中国医药报;2000年

5 陈丹;眼睛“干细胞”被成功唤醒[N];科技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黄 丹;青光眼 贵在早防早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芳;牛磺酸对急性缺氧诱导的视网膜损伤防护效应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2 方媛;成年哺乳动物视网膜神经细胞再生的相关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陈

本文编号:2449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449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3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