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两广交界地区112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

发布时间:2019-10-02 01:54
【摘要】:目的:研究两广交界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变应原致敏特征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1 124例AR患者的变应原皮肤点刺资料,统计各种变应原点刺阳性率并分析有关因素,包括患者年龄、点刺时间及性别对各种变应原点刺阳性率及对多重变应原阳性评分的影响。结果:吸入组变应原点刺阳性率最高的前3位为户尘螨(77.0%)、粉尘螨(77.1%)、蟑螂(42.3%);食入组阳性率最高的为海蟹(39.5%)、海虾(31.1%)、带鱼(10.8%),总体样本的多重变应原阳性评分为(3.6±2.7)分。各种变应原阳性率以及多重变应原阳性评分随着患者年龄、点刺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两者变化趋势相同。吸入组中户尘螨、粉尘螨与猫毛阳性率在男性组与女性组中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螨类是该地区AR患者的主要致敏原,患者年龄、点刺时间以及性别对AR患者致敏原的检出率与多重致敏程度均有一定影响,多重变应原阳性评分可用来作为衡量患者致敏水平的指标之一。
【图文】:

变应原,多重,年龄,低谷


2),分别出现在2月、5月与10月,3个峰值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个峰值与相邻左边(1月)的低谷值(2.8±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与相邻右边(3月)的低谷值(2.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个峰值与相邻2个低谷值(3月、8月)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个峰值也与相邻2个低谷值(8月和12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1年龄对多重变应原阳性评分的影响表2不同时间各种变应原的阳性率2011年吸入组变应原阳性率/%户尘螨粉尘螨蟑螂蒿属花粉狗毛酵母菌羽毛凬草花粉1月74.570.238.317.04.3006.42月87.978.839.424.23.012.124.29.13月67.376.420.018.21.83.63.61.84月73.671.340.221.84.61.19.22.35月84.181.958.723.915.912.316.712.36月73.777.639.515.811.86.611.82.67月77.874.132.46.58.36.54.69.38月71.874.635.28.54.22.14.27.79月76.076.750.414.711.617.87.88.510月82.784.249.623.316.515.811.312.011月83.680.240.515.56.910.36.911.212月62.363.939.314.89.86.66.611

变应原,点刺,多重


第3期陈迪,等.两广交界地区112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图2点刺时间对多重变应原阳性评分的影响2.4性别对变应原点刺阳性的影响不同变应原点刺阳性率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见图3。吸入组中男性户尘螨阳性511例(80.9%),,粉尘螨阳性512例(81.0%),女性户尘螨阳性355例(72.2%),粉尘螨阳性352例(71.5%),男女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P<0.05),而女性猫毛阳性46例(9.3%)显著高于男性[38例(6.0%)](χ2=4.0,P<0.05)。而性别对其他变应原点刺阳性率没有影响。632例男性AR患者平均多重变应原阳性评分为(3.7±2.5)分,492例女性AR患者平均多重变应原阳性评分(3.5±2.9)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3性别对各种变应原点刺阳性率的影响3讨论Li等〔16〕报道一项多中心大样本变应性疾病患者皮肤点刺试验研究,证实粉尘螨与户尘螨是我国检出率最高的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59.0%与57.6%,其他检出的变应原按阳性率高低依次分别为热带螨(40.7%)、美国大蠊(16.1%)、狗毛(14.0%)、德国小蠊(11.5%)、蒿草花粉(11.3%)和猫毛(10.3%)等。本研究发现两广交界地区AR变应原点刺阳性率最高的是户尘螨(77.0%)、粉尘螨(77.1%)、蟑螂(42.3%)等,与Li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是这一结果与我国南方
【作者单位】: 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耳鼻咽喉科;
【分类号】:R765.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符征;蔡飞;孙亮;符巧玲;邓慧林;王荣凤;;海南省变应性鼻炎患者中变应原分布情况[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7年01期

2 孟娟;尹蓉;张虹婷;;成都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皮肤点刺结果分析[J];华西医学;2009年03期

3 余咏梅;郭敏;方润琪;;云南地区10a的儿童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的临床分析[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王成硕;张罗;韩德民;周兵;赵岩;王向东;;北京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谱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年05期

5 陈建军;孔维佳;项济生;舒宏;施秋梅;檀慧芳;周月;;湖北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年龄特征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年15期

6 丁俊杰;张建华;许芳;徐颖;朱华斌;;上海地区89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谱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年04期

7 滕丽珍;郑宏智;高燕萍;岑赛宁;冯丽蓉;;佛山地区哮喘儿童过敏变应原状况的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8 徐文飞;刘恩梅;周燕荣;彭斌;黄英;陈坤华;蒋永惠;李素碧;;重庆地区1105例变应性疾病患儿吸入性变应原临床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年09期

9 阮岩;李笋;杨占军;陈蔚;封彦蕾;;广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常见变应原调查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年03期

10 柴若楠;林小平;谢华;宋薇薇;;2001-2010年东北地区螨变应原诱发过敏性疾病调查[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红;;变应性鼻炎的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2 潘晓玲;桂晓钟;赵军;程静;;安徽芜湖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过敏原检测与分析[J];安徽医学;2011年08期

3 黄学勤;程学仕;王俊芳;杨洋;;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安徽医药;2010年06期

4 马京琪;刘承耀;张罗;赵岩;;小儿过敏性疾病的变应原诊断[J];北京医学;2010年08期

5 舒艳;姚红兵;王冰;徐洁;;重庆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变应原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0年21期

6 毛爱萍;蓝素根;江枫然;;粉尘螨皮肤点刺国产原液的灵敏性、特异性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2年23期

7 邹红云;周郁;王瑞;仇东辉;余伍忠;;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在变应性鼻炎病因诊断中的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12期

8 张鑫悦;卢良;刘利兵;曲萍;李英辉;黄小峰;;蟑螂致变应性鼻炎豚鼠模型的建立[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9 梁敏婷;陈勇明;;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在成人和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10 罗松;毛国艳;安业霞;朱海燕;王巧平;;淮阴地区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606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2010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文明;中医治疗鼻鼽(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研究及北京城区670例变应性鼻炎变应原分析[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2 张罗;基于诊疗效率评价体系的医疗过程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钱迪;变应性鼻炎综合诊治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4 崔鲁佳;鼻鼽中医临床路径实施的临床疗效与可行性评价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吕云霞;变应性鼻炎的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秋莉;加味麻黄汤治疗小儿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周海霞;支气管哮喘过敏原血清特异性IgE及总IgE、ECP的测定及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3 闫小会;银川地区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变应原调查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4 汤正珍;哮喘儿童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回顾性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5 张春晖;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影响因素关系的探讨[D];苏州大学;2006年

6 迪丽达尔;新疆地区变应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性变应原谱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7 国华;粉尘螨疫苗对粉尘螨变应原诱导的小鼠气道变态反应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8 马长春;致哮模型前后微量元素Zn、Ca、Fe、Se量化关系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魏金凤;哮喘患儿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前后过敏原变化及临床疗效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10 臧健;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外科治疗以及对变应原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初步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永刚,张仪,刘建;208例哮喘患儿吸入性过敏原的调查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2年01期

2 洪苏玲,王丽洪,黄江菊;鼻变态反应专科门诊病人情况调查[J];重庆医学;1998年05期

3 孙宝清,王红玉,张纯青,黎穗英,钟南山;支气管哮喘血清IgE和ECP的水平及相关性分析[J];重庆医学;2004年09期

4 吴宁,汤小晖,李雯,陈英;武汉市尘螨致敏的调查[J];中国医师杂志;2004年07期

5 黄赐璇,陈志清,马瑞;空气中致敏花粉的定量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3期

6 魏为利;邱忠民;吕寒静;;性别对哮喘发病年龄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王宝琮;儿童哮喘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156例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03期

8 郑劲平,钟南山,冉丕鑫,欧阳铭,徐远达,汤泰秦,丁勇,孙葳,王声勇,刘润幸;广州市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广东医学;2001年08期

9 吴军;匡嘉丽;梁云霞;;珠海地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调查分析[J];华北国防医药;2007年03期

10 崔玉宝,何珍,李朝品;居室环境中螨类的孳生与疾病[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桂晓钟;程静;赵军;李其庆;陈海玉;;413例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皮肤点刺测试结果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23期

2 吕云霞;谢志海;赵素萍;章华;刘永珍;陈香;蒋卫红;;长沙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分布特点及结果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年11期

3 屈双燕;;北京丰台变应性鼻炎皮肤点刺试验结果浅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6期

4 武维;亚力坤·亚生;陈悦;田珈铭;马莉;;新疆昌吉地区156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分布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年17期

5 时文杰;张金梅;林鹏;张玉庚;孙沛涌;王晓非;;天津地区676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谱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年05期

6 徐盈盈;汪审清;周水洪;;变应性鼻炎血清学诊断与点刺试验对比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6年05期

7 李泽文;何源萍;周洁;杨志敏;丁珠华;;湖北孝感地区变应性鼻炎及合并哮踹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皮试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年14期

8 钟文伟;赵云峰;黄锦葵;吴达才;陈霞;;412例湛江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点刺试验结果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姜翠红;李亮明;谭国林;;长沙地区38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吸入变应原谱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年17期

10 刘军;周意;万静;刘忠;;恩施州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吸入变应原谱分析[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光;刘硕;李春林;谢伟伟;张淑芳;蔡琼香;邓晓聪;;海南省蜉蝣过敏原临床致敏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张玉君;朱华明;周慧群;唐旭兰;倪凌达;殷善开;;上海地区阿罗格皮肤点刺试验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7年

3 刘月辉;;吸入皮质类固醇激素对变应性鼻炎鼻黏膜病理改变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4 孙晓明;余少卿;陈英剑;章如新;;一氧化碳对豚鼠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中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影响[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李孟荣;王晓宁;林剑;张海邻;金可;李迎春;姜晗丹;王琼艳;李昌崇;;16例次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患者发生使用肾上腺素全身过敏反应案例分析[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王惠敏;;385例变应性鼻炎标准化变应原皮肤试验结果分析[A];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宋金兰;马恩明;;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和治疗[A];第五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娄月妍;王怡苇;王菁兰;郭胤仕;;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特异性免疫治疗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评估[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黄咏梅;;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王云丽;陆忆;程雷;;内蒙古草原环境下鼻炎患者尘螨暴露与致敏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2011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雷霏;实验性变应性鼻炎最轻持续性炎症反应对鼻黏膜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2 谢燕清;鼻炎的炎症特征及其与下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的关系[D];广州医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敏;运用SELDI蛋白质芯片技术检测变应性鼻炎和鼻息肉病患者血清蛋白质的差异表达[D];青岛大学;2006年

2 田蓉;成都地区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变应原调查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3 杨晓蕴;苏州地区哮喘儿童和过敏性鼻炎儿童吸入性过敏原检测及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08年

4 李旭;TSLP在变应性鼻炎小鼠及患者鼻黏膜中的表达及含量测定[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5 杨超;变应原因素与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相关性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6 张华;新疆维吾尔人群两种变应原检测方法对比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7 伍慧卿;变应性鼻炎患者致敏因素调查及变应原检测方法分析[D];暨南大学;2013年

8 闫小会;银川地区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变应原调查分析[D];宁夏医科大学;2010年

9 孙霄云;过敏性鼻炎过敏原检测及影响因素分析[D];辽宁医学院;2012年

10 王忠巧;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44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544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3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