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早产儿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激光术后病人视网膜功能发育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16 21:35
【摘要】:目的: 通过闪光视网膜电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 F-ERG)分析6个月至18个月早产儿正常视网膜功能发育趋势;评估患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 ROP)患儿激光光凝术后视网膜功能发育情况;比较激光光凝术后早产儿视网膜与正常早产儿视网膜发育异同,研究ROP激光光凝术后以及正常早产儿视网膜视锥细胞、视杆细胞的电反应情况,进而评估ROP光凝术后患儿激光手术疗效,并为评价行视网膜光凝术后的早产儿视网膜发育提供测量参数。 方法: 1.选取100例(200只眼)早产儿进行F-ERG检查,包括视杆反应( rod-ERG)、最大混合反应(max-ERG)、震荡电位(Ops )、单次闪光明视反应(视锥细胞反应)和30HZ闪烁光反应。将研究对象根据受检时间分组: 6个月组早产儿(20例,40只眼),出生胎龄32.4±1.32w 9个月早产儿组(20例,40只眼),出生胎龄31.77±2.13w 12个月早产儿组(20例,40只眼),出生胎龄32.48±3.18w 15个月早产儿组(20例,40只眼),出生胎龄32.84±2.3w 18个月早产儿组(20例,40只眼),出生胎龄31.96±3.11w所有患儿分别在其矫正胎龄6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及18个月时进行F-ERG检查。 2.患有ROP的早产儿及正常视网膜的早产儿各30例(60只眼),其中所有ROP患儿出生胎龄均为29.75±1.66周,所有ROP患儿均接受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时平均矫正胎龄35周,矫正胎龄6个月行F-ERG检查。正常视网膜的早产儿平均出生胎龄为30.87±2.65周,在其矫正胎龄6个月时行F-ERG检查。术前用计算机辅助的双目间接检眼镜以及RetcamⅡ广角数码眼底照相系统对眼底进行详细筛查。 所有受检者所有患儿均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无明显视网膜疾病家族遗传史。从而比较激光治疗组和正常早产儿组F-ERG的区别,比较激光治疗组与正常早产儿组视网膜功能发育的异同。所有受检查者在检查前均征得其父母同意。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结果: 1.从早产儿6个月、9个月、12个月、15个月以及18个月时F-ERG各项指标波形可见,F-ERG各项反应振幅与受检时间呈正相关,受检时月龄越大,振幅值越高,最大混合反应a波潜伏期与受检月龄无相关性,视杆反应、视锥反应和最大混合反应b波潜伏期与受检月龄呈负相关,受检月龄越大,潜伏期越短。 2.比较激光术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患儿和正常早产儿F-ERG,发现与正常无早产儿网膜病变(ROP)早产儿相比,激光术后组除视锥反应外,视杆反应、最大混合反应及30HZflicker各波形振幅均低于正常无ROP早产儿,激光术后组视锥反应、视杆反应潜伏期延长,最大混合反应a、b波潜伏期无明显差别。 结论: 1.健康早产儿6-18个月期间,不同的视细胞功能的成熟程度是不同的。F-ERG各项反应呈现振幅随月龄增长逐渐增高,潜伏期随月龄增长逐渐缩短的趋势。而且,视锥细胞系统各项反应振幅增长趋势较为平稳,视杆细胞系统各项反应振幅增长趋势则较为明显。表明这个时段的早产儿视锥细胞系统发育稳定,成熟度相对较高,而视杆细胞系统发育尚未稳定,成熟度相对较低。 2.通过F-ERG客观检查方法研究发现,ROP患儿激光光凝治疗后,与同胎龄、体重、受试时间的正常早产儿相比,其视网膜视锥细胞功能发育状况没有差别,而视网膜视杆细胞功能发育状况明显落后。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79.63
本文编号:2562013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779.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尹虹,黎晓新,李慧玲,张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05年04期
2 关天芹 ,盛艳娟 ,黄时洲 ,江福钿 ,刘彩娇 ,吴乐正 ,吴德正;早产儿和足月产婴儿视网膜电图比较[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年05期
,本文编号:25620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56201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