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矫治近视散光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1 03:47
【摘要】:第一部分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矫治近视散光疗效相关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矫治近视散光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计性、稳定性及其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检查并接受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的近视散光患者60例(120只眼),其中男35例,女25例,平均年龄28.21±4.52岁,术前球镜为-4.37±1.52D,平均散光1.43±1.03D,平均等值球镜为-5.05±1.42D。进行常规术前检查,包括裸眼远视力、主、客观验光、最佳矫正视力、眼位、主视眼、外眼检查、裂隙灯眼前节检查、后极及周边眼底检查、眼压测量、角膜厚度测量、角膜地形图检查(Orbscan,博士伦)、对比敏感度检查(CSV-1000,Vector vision,美国)、波前像差检查(Zywave,博士伦)、泪液功能检查、瞳孔直径测量(Zywave,博士伦)等。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常规检查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裂隙灯、眼底、眼压、对比敏感度、角膜地形图、波前像差检查等,并记录手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使用PASW Statistic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并发症:本项研究中无严重术中并发症及术后并发症。2、有效性: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1),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Log MAR裸眼视力平均为-0.07±0.04,裸眼视力达到20/20以上的术眼比例为91%,裸眼视力达到20/32以上的术眼比例为99%,裸眼视力达到20/40以上的术眼比例为100%。术后12个月裸眼视力等于或好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占93%,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相差1行以内者占99%。手术有效性指数为1.01。3、安全性:对比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的下降情况。无一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下降两行或两行以上,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下降1行者占6%,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无变化者占45%,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提高1行者占40%,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提高2行者占9%。安全性指数为1.16。4、可预计性:术后等值球镜较术前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发现明显的欠矫或过矫(等值球镜超过±1D)。术后12个月的球镜度数为-0.06±0.05D,等值球镜在±0.5D内术眼占92%,等值球镜在±1.0内术眼占100%。5、稳定性:术后3个月与术后12个月相比,等效球镜相差超过0.5D者占2%,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6、高阶像差:术前总高阶像差为0.39±0.18μm,术后12个月为0.40±0.15μ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术前球差平均为0.18±0.08μm,术后12个月平均为0.22±0.14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48只眼(70.3%)术后总高阶像差较术前不变或下降。慧差、三叶草像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6,0.07,0.06)。7、散光的矢量分析:术前散光0.5D内的占34%,在1.0D内的占58.7%。术后12个月时散光在0.5D内的占87%,在1.0D内的占98.7%,本次研究散光矫正效果良好。TIA(目标矫正散光矢量)平均为1.43±1.03D,SIA(手术矫正散光)平均为1.60±1.16D。两者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1.09,CI(矫正指数)为1.10。术后AE(误差角)平均为-4.1±3.9度,在±5度范围内AE占49%,在±15度范围内AE占82%。8、对比敏感度:术前3、6、12和18c/d空间频率分别为1.65±0.10、1.81±0.15、1.59±0.14、1.41±0.11,术后12个月分别为1.69±0.12、1.80±0.16、1.61±0.15、1.40±0.13,不同空间频率的对比敏感度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0.07,0.07,0.07)。结论: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矫正近视散光安全、有效,可预计性好且疗效稳定,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术后视觉质量。第二部分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和非球面切削手术的对比研究目的:对比研究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与非球面切削矫正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检查并接受LASIK手术的近视散光患者40例(80只眼),所有人都能理解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愿意且能够执行手术后随访时间表。其中男15例,女25例,平均年龄26.28±3.72岁,术前球镜为-4.82±1.42D,平均散光-0.46±0.41D,平均等值球镜为-5.01±1.30D。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收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另一组接收非球面LASIK。结果:1、所有患者都完成12个月的随访。接受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共20例(40只眼),接受非球面LASIK共20例(40只眼)。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组术前球镜为-4.79±1.62D,平均散光-0.42±0.36 D,平均等值球镜为-5.02±1.41D,平均切削区直径为6.5±0.31mm。非球面LASIK组术前球镜为-4.85±1.31D,平均散光-0.52±0.41D,平均等值球镜为-5.00±2.01D,平均切削区直径为6.3±0.42m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有效性:两组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均明显提高(P=0.00,0.01)。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组术后12个月Log MAR裸眼视力平均为-0.08±0.05,非球面组Log MAR裸眼视力平均为-0.07±0.0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组裸眼视力达到20/20以上的术眼比例92%,非球面组裸眼视力达到20/20以上的术眼比例9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两组手术有效性指数分别为0.92(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组)、0.89(非球面组)。3、安全性: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组和非球面组均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两组术后12个月无一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下降两行或两行以上,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下降1行者均为2.5%。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无变化者分别为58%(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组)、67.5%(非球面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提高1行者分别为27%(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组)、25%(非球面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提高2行者分别为12.5%(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组)、5%(非球面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安全性指数分别为1.15(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组)、1.14(非球面组)。4、可预计性:两组术后等值球镜术前明显下降(P=0.01,0.00)。术后12个月的两组球镜度数分别为-0.27±0.16D(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组)、-0.21±0.19D(非球面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术后12个月等值球镜在±0.5D内术眼分分别占91%(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组)、90%(非球面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等值球镜在±1.0D内术眼均占100%,未发现1D以上明显的欠矫或过矫。5、稳定性:术后3个月与术后12个月相比,等效球镜相差超过0.5D者分别占5%(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组)、7.5%(非球面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6、高阶像差:两组术前总高阶像差分别为0.41±0.18μm(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组)、0.39±0.15μm(非球面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术后12个月分别为0.48±0.24μm(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组)、0.62±0.21μm(非球面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球差平均为0.16±0.08μm(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组)、0.17±0.07μm(非球面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术后12个月平均为0.17±0.11μm(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组)、0.16±0.12μm(非球面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术前两组慧差平均为0.08±0.07μm(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组)、0.08±0.03μm(非球面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术后12个月慧差为0.07±0.03μm(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组)、0.08±0.03μm(非球面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对比敏感度:术前两组对比敏感度在3、6、12和18c/d空间频率分别为1.50±0.12、1.61±0.15、1.61±0.14、1.48±0.11(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组);1.47±0.11、1.59±0.12、1.60±0.15、1.48±0.09(非球面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20,0.18,0.10)。术后12个月分别为1.60±0.12、1.71±0.15、1.58±0.11、1.41±0.12(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组);1.57±0.11、1.65±0.12、1.30±0.12、1.28±0.03(非球面组),3c/d空间频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而在6、12和18c/d空间频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0.00)结论: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手术和非球面切削均能有效矫治近视,波前像差引导LASIK联合非球面切削手术比非球面切削更能减低术后像差,改善视觉质量。
【图文】:
图 1 手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后裸眼视力累计占比的比较mparison of preoperative cumulative CDVA and postoperative cumulati12 个月裸眼视力等于或好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占 93%,,裸
30图 2 术后 12 个月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比较Fig2.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UDVA at 12 months and preoperativ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79.6
本文编号:2673684
【图文】:
图 1 手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后裸眼视力累计占比的比较mparison of preoperative cumulative CDVA and postoperative cumulati12 个月裸眼视力等于或好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占 93%,,裸
30图 2 术后 12 个月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比较Fig2. Comparison of postoperative UDVA at 12 months and preoperativ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7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邱平;王铮;杨斌;黄国富;肖巴伊;顾建军;周胜;;波阵面引导与常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对比敏感度和主观感觉的比较[J];中华眼科杂志;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2673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6736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