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及方式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00:35
【摘要】:目的探索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X(T)达到功能治愈的影响因素,比较双侧外直肌后退术(BLR-rec)和单侧外直肌后退联合内直肌缩短术(RR)两种术式的效果,为临床决定手术时机和选择手术方式提供指导意见。方法采用前瞻性系列病例观察法和病例对照研究,对2015年8月~2016年3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斜视矫正术治疗的基本型X(T)患者1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对66例斜视度在-25~-50PD的基本型IX(T)随机分组行BLR-rec和RR,收集术前Newcastle评分、远近Worth4点灯、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IXTQ);术前、术后1天和术后6个月眼位;术前、术后6个月远立体视(OPTEC6500视功能分析仪,Functional Visual Analyzer,FVA;Frisby Davis Distance,FD2)、近立体(Frisby和Titmus立体视觉检查图);手术方式。术后6个月视远斜视角≤-8PD并且≤+4PD为眼位正位;斜视角+4PD为过矫、-8PD为欠矫,功能治愈是指眼位正位和立体视功能均恢复正常。分析生活质量、术后6个月眼位正位、功能治愈的影响因素,获得最佳手术时机的截断点和最佳手术方式。结果132例患者术后6个月眼位正位84例,手术正位率为63.6%;欠矫44例,欠矫率为33.3%;过矫4例,过矫率为3.0%;术后6个月眼位正位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视远斜视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系数b=-0.093);术前33厘米Worth4点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系数b=0.725),而术前33厘米Worth 4点灯ROC曲线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第1天眼位在0~+10PD的72例患者术后6个月眼位正位。术后眼位对FVA远立体视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036,P=0.045);术后FVA远立体视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病年龄和术前6米FD2远立体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系数b=-0.213;P=0.036,系数b=0.036)。ROC曲线分析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7),术前6米FD2测量的远立体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752),最佳截断点是22.5。患儿问卷总分和年龄、视远评分负相关,r分别是-0.453、-0.254,P分别是0.000、0.023;患儿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y)是主要影响因素,y12组做参照,9y≤12组OR=8.243,P=0.108,6y≤9组OR=22.284,P=0.025,5≤y≤6组OR=64.929,P=0.001,随着年龄增大,生活质量评分降低,9y≤12下降显著。BLR-rec组术后6个月眼位正位率68.75%、欠矫率18.75%、过矫率12.5%;RR组术后6个月眼位正位率47.06%、欠矫率35.29%、过矫率17.65%,两组术后6个月眼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5);BLR-rec组术后6个月功能治愈率56.25%;RR组术后6个月功能治愈率29.41%,,两组术后6个月功能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8)。结论术后第1天眼位影响术后眼位正位率;术后第1天的理想眼位是0~+10PD;术后远立体视可明显改善,6米FD2远立体视下降至22.5秒弧之前行手术治疗,可提高术后功能治愈率。斜视角大、控制力差的X(T)患儿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随着患儿年龄增大,X(T)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逐渐增大。BLR-rec术和RR术对斜视度在-25~-50PD的基本型X(T)术后眼位及立体视重建的效果是相同的,但术后6个月内RR术后回退大于BLR-rec。
【图文】:
10图 1. 术前、术后 6 周、3 个月、6 个月立体视检查结果注:Functional VisualAnalyzer,FVA,视觉功能分析系统;Frisby Davis Distance,,FD2,远立体视检查仪。1.2.4 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索术后眼位的影响因素。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喜闭单眼、手术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屈光度、控制力总评分、家庭评分、临床远评分、临床近评分、远斜视度、近斜视度、2 米 Worth4 点灯、33 厘米Worth4 点灯、Titmus、 Frisby、FVA、FD2、手术方式、术后 1 天眼位。1.2.4.1 术后眼位的影响因素因作为自变量的参数较多,先用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对上述参数进行筛选,如果有 2 个及以上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如果临床上有相关性,再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行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来发现影响术后 6 个月眼位
图2.术前33cm Worth4点灯和术后6个月眼位的ROC曲线分析从表 5 可知,因为外斜术后眼位向外漂移的特性,术后 1 天的眼位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向表格的左侧错位移动,也就是说向斜视度的代数逐渐变小的方向错位移动。6 个月时,共 4 例过矫,从术后 1 天所在行的右侧数出 4 例,正好位于 10 和 12PD 之间。术后 6 个月共 84 例眼位正位,术后 1 天斜视度 10PD 对应的例数开始累加 8+10+8+2+44=72 例,44 对应的是 0PD,如果再累加术后 1 天斜视度为-4PD 的例数 28,就等于 100,超出了眼位正位的 84 例,所以在术后 1天斜视度为-4PD 的 28 例患者中到术后 6 个月时,有 100-84=16 例患者是欠矫的,12 例是眼位正位的,所以不能把-4 作为分解线,而术后 1 天 0 PD 的患者,术后 6 个月在眼位正位的范围。故认为术后 1 天眼位在 0~+10PD 的 72 例患者术后 6 个月眼位均获得正位。1.2.4.2 功能治愈的影响因素1.2.4.2.1 眼位对立体视的影响斜视矫正术治疗 132 例中,术后 6 个月近立体视功能正常的 130 例,占总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79.6
本文编号:2679259
【图文】:
10图 1. 术前、术后 6 周、3 个月、6 个月立体视检查结果注:Functional VisualAnalyzer,FVA,视觉功能分析系统;Frisby Davis Distance,,FD2,远立体视检查仪。1.2.4 手术效果的影响因素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探索术后眼位的影响因素。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喜闭单眼、手术年龄、发病年龄、病程、屈光度、控制力总评分、家庭评分、临床远评分、临床近评分、远斜视度、近斜视度、2 米 Worth4 点灯、33 厘米Worth4 点灯、Titmus、 Frisby、FVA、FD2、手术方式、术后 1 天眼位。1.2.4.1 术后眼位的影响因素因作为自变量的参数较多,先用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对上述参数进行筛选,如果有 2 个及以上因素有统计学意义,如果临床上有相关性,再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行单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来发现影响术后 6 个月眼位
图2.术前33cm Worth4点灯和术后6个月眼位的ROC曲线分析从表 5 可知,因为外斜术后眼位向外漂移的特性,术后 1 天的眼位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向表格的左侧错位移动,也就是说向斜视度的代数逐渐变小的方向错位移动。6 个月时,共 4 例过矫,从术后 1 天所在行的右侧数出 4 例,正好位于 10 和 12PD 之间。术后 6 个月共 84 例眼位正位,术后 1 天斜视度 10PD 对应的例数开始累加 8+10+8+2+44=72 例,44 对应的是 0PD,如果再累加术后 1 天斜视度为-4PD 的例数 28,就等于 100,超出了眼位正位的 84 例,所以在术后 1天斜视度为-4PD 的 28 例患者中到术后 6 个月时,有 100-84=16 例患者是欠矫的,12 例是眼位正位的,所以不能把-4 作为分解线,而术后 1 天 0 PD 的患者,术后 6 个月在眼位正位的范围。故认为术后 1 天眼位在 0~+10PD 的 72 例患者术后 6 个月眼位均获得正位。1.2.4.2 功能治愈的影响因素1.2.4.2.1 眼位对立体视的影响斜视矫正术治疗 132 例中,术后 6 个月近立体视功能正常的 130 例,占总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7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况丹;项道满;郑德慧;龙静姬;;计算机辅助儿童斜视客观定量诊断技术对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疗效评估[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6年07期
2 王利华;赵堪兴;;间歇性外斜视治疗中的热点问题[J];中华眼科杂志;2015年06期
3 邱晓荣;施立新;;改良Yokoyama术治疗高度近视固定性内下斜视[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5年04期
4 林珊;李凤娇;王利华;;间歇性外斜视不同斜视度数测量方法的比较[J];中华眼科杂志;2013年07期
5 亢晓丽;韦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及术后目标眼位之我见[J];中华眼科杂志;2011年11期
6 余新平;黄盈;陈洁;余焕云;汪育文;张芳;;青少年和成人斜视患者社会心理障碍的调查研究[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1年02期
7 赵堪兴;斜视矫正术设计的思考[J];中华眼科杂志;2002年08期
8 李济华,张玉环,韩振俊;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J];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9 赵堪兴;郑曰忠;;要特别重视儿童弱视诊断中的年龄因素[J];中华眼科杂志;2007年11期
10 余新平;麦光焕;;关注斜视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3年09期
本文编号:2679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6792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