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第一眼白内障术后屈光误差对第二眼人工晶体选择的指导意义

发布时间:2020-07-17 15:26
【摘要】:目的探讨双眼白内障术后屈光误差的相关性,分析第一只眼白内障术后屈光误差对第二只眼白内障人工晶体选择是否具有指导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部眼科行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82人164眼,术前用接触式A型超声联合手动角膜曲率计测量患者眼球的生物学参数,选择预计屈光度数后,根据SRK-T、Hoffer Q、Holladay公式计算人工晶体度数,术后1月验光并计算屈光误差。分析双眼生物学测量结果的差异,分析双眼白内障术后屈光误差的相关性,将第一眼屈光误差按照不同的调整系数P(10%、20%、…100%)对第二眼屈光误差进行调整,与调整前进行比较,分析最佳调整系数。将数据按照第一眼屈光误差在0.5D以内、0.51D~1D、1.0D以上分为3组,分别比较不同系数调整后的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比较不同调整后绝对平均屈光误差数据的差异,分析最优调整系数。结果1.第一眼眼轴长度为21.75~29.66mm,平均23.42±1.34mm,第二眼眼轴长度为21.69~27.98mm,平均23.37±1.21mm,双眼眼轴长度无统计学差异(P=0.818)。2.第一眼白内障术后屈光误差为-1.97~2.17D,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为0.57±0.45D,81.7%在1.0D以内,52.4%在0.50D以内,30.5%在0.25 D以内,第二眼术后屈光误差为-1.55~1.88D,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为0.48±0.37D,91.5%在1.0D以内,62.2%在0.50D以内,28%在0.25 D以内,双眼屈光误差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r=0.909(P0.001),双眼屈光误差无统计学差异(P=0.827)。可以认为,当第一眼白内障术后产生较大的屈光误差时,第二眼出现同样情况的可能性大。3.1.1使用第一眼屈光误差调整第二眼屈光误差时,10%-100%的调整均可降低第二眼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且与调整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50%的调整可使所有第二眼绝对屈光误差降低到1.0D以内,89%在0.5D以内,63.4%在0.25D以内;50%以上调整系数进行调整时,可将全部第二眼屈光误差绝对值置于1D以内,其中,采用80%的调整时第二眼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最小。3.1.2将10%、20%…100%调整的结果均与80%调整的结果进行组间比较,10%-50%及100%调整的结果与80%调整相比,调整后第二眼平均屈光误差值较大,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90%调整后屈光误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3.2.1在第一眼绝对屈光误差在0.5D以内的患者,10%-100%的调整后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均较调整前小,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100%调整的第二眼平均绝对误差值最小;10%-60%调整后第二眼平均绝对误差值较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0%-100%调整后绝对屈光误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3.2.2在第一眼绝对屈光误差于0.51~1.0D范围的患者,10%-90%的调整后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均较调整前小,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70%调整的第二眼平均绝对误差值最小;10%-30%、90%调整后第二眼平均绝对误差值较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0%-80%调整后绝对屈光误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3.2.3在第一眼绝对屈光误差在1.0D以上的患者,10%-100%的调整后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均较调整前小,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80%调整的第二眼平均绝对误差值最小;10%-50%调整时,第二眼平均绝对误差值较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0%-100%调整后绝对屈光误差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双眼眼轴长度无统计学差异,2.双眼术后屈光误差无统计学差异,双眼术后屈光误差之间呈强烈正相关,当第一眼白内障术后产生较大的屈光误差时,第二眼出现同样情况的可能性大;3.1将第一眼屈光误差的10%-100%用于调整第二眼屈光误差,调整后与调整前相比均较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0%调整时第二眼平均绝对误差值最小,60%-100%调整后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3.2在第一眼绝对屈光误差在0.5D以内的患者,10%-100%调整后与调整前相比均较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00%调整的第二眼平均绝对误差值最小;70%-90%调整后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在第一眼绝对屈光误差于0.51-1.0D范围的患者,10%-90%的调整与调整前相比均较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70%调整的第二眼平均绝对误差值最小;40%-80%调整后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在第一眼绝对屈光误差在1.0D以上的患者,10%-100%的调整与调整前相比均较小,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0%调整的第二眼平均绝对误差值最小;60%-100%调整后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779.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轻宸;宗媛;余建;姜春晖;陆俊杰;;扫频OCT对正常人前房结构双眼间对称性的观察[J];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7年02期

2 娄尚;袁兆康;;我国老年性白内障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6期

3 陶津华;王于蓝;盛耀华;周永祚;;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晶状体前囊膜收缩引起的远视漂移一例[J];中华眼科杂志;2013年05期



本文编号:27596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27596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8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