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是一种潜在的威胁视力的疾病,近年来在美国和中国的发病率急剧增加,因此需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以防止视力下降。在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长期佩戴隐形眼镜是真菌性角膜炎的首要原因;而在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是主要的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艾滋病也被视为真菌性角膜炎的危险因素。真菌性角膜炎是感染性角膜病中最具挑战性的疾病之一,近几年,真菌性角膜炎发病率已上升到感染性角膜病的首位(占51%-70%),因此,真菌性角膜炎的防治研究已成为我国致盲性眼病的重大科学问题。真菌性角膜炎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病率高,有超过105种真菌可引起眼部感染,主要是镰孢属、弯孢属、曲霉属和念珠菌属四大类,而在我们国家,真菌性角膜炎主要致病菌为镰刀菌属,约占感染病例的70%-80%,次之为曲霉菌属,约占10%,念珠菌属只占2%。因此,只有更好地理解角膜抗真菌感染的免疫防御分子机制才能更好地制定详细的治疗策略。 一般情况下,真菌不会侵犯正常角膜,但当角膜上皮破坏,角膜基质暴露时,真菌可以通过破损处侵入上皮下层及基质层,引起真菌性角膜炎。角膜上皮细胞参与宿主的固有免疫反应,抵抗真菌入侵。角膜上皮细胞(Corneal epithelial cells)是构成角膜天然免疫防御系统的主要组成细胞,是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因此,角膜上皮细胞识别病原微生物组分的生物学功能是非常重要的。由真菌引起的宿主角膜天然免疫应答有赖于其模式识别受体家族(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s)对特定病原体的快速识别,如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PRRs的活化引发一系列的炎症信号转导级联反应,包括炎性细胞的浸润(多形核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h2型细胞因子(IL-4,IL-6和IL-10),趋化因子(IL-8),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IL-的1β)和抗菌肽(hBD2及LL37)的生成,从而清除病原体。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率先证实,TLR2和TLR4是角膜上皮细胞识别细胞外烟曲霉菌的主要受体,通过激活多个信号转导通路(NF-κB和ERK)介导促炎症细胞因子的产生。但是,TLR2和TLR4受体主要位于角膜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是否还存在其他模式识别受体能够识别侵入胞内的真菌目前尚不清楚。 最近的研究显示模式识别受体的另一个家族,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NOD)蛋白家族,能识别侵入细胞的“内部”信号("inside-in"signalling),以“细胞内监视”的方式调控机体的天然免疫防御机制。其中,NOD1能识别特定的细菌成分二氨基庚二酸(y-D-glutamyl-meso-diaminopilemic acids, iE-DAP),其通过激活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MAPK信号传导通路诱导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和抗菌肽的生成,启动宿主细胞防御病原体感染的固有免疫反应。目前的研究揭示NOD1在多种器官,如肺,肠和口腔的病毒和真菌感染中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NOD1在人角膜上皮细胞(Human comeal epithelial cells, HCECs)抗真菌的天然免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我们却知之甚少。 目前的研究发现,NOD蛋白与真菌感染密切相关。Zhang HJ等发现NOD蛋白在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A. fumigatus)分生孢子感染小鼠肺组织的天然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人角膜上皮细胞中,NODs如何识别真菌,发挥抗真菌作用?具体机制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将更清楚地揭示角膜识别真菌、启动免疫防御反应的机理,对角膜抗真菌感染免疫调控及角膜天然免疫提供全新的理论,为角膜真菌感染的防治、新药的靶点设计及新型疫苗的开发开辟新的思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因此,本研究采用NOD1特异性配体iE-DAP和热灭活的烟曲霉菌分生孢子作为干扰因素,观察人永生化角膜上皮细胞(Human telomerase-immortalized corneal epithelial cells, THCEs)中NOD1,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以及抗菌肽(hBD2、LL37)的表达变化,探讨NOD1在人角膜上皮细胞中的作用及机制。全文共分两部分:(一)NOD1蛋白在烟曲霉菌感染人角膜上皮细胞固有免疫反应中的表达与作用的研究;(二)NOD1蛋白介导烟曲霉菌感染人角膜上皮细胞固有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第一部分NOD1在烟曲霉菌感染人角膜上皮细胞固有免疫反应中的表达及作用的研究 [目的] 研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ucleotide-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NOD)相关蛋白NOD1在烟曲霉菌感染人角膜上皮细胞引起的天然免疫反应过程中的表达与作用。 [方法] 1.用F12/DMEM培养液培养人永生化角膜上皮细胞,将培养的人永生化角膜上皮细胞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1,2和空白对照组,3组分别更换NOD1的特异性配体(iE-DAP,20μg/ml)、热灭活的烟曲霉菌孢子刺激液、F12/DMEM培养液,Oh,1h,2h,4h,8h,12h,24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液; 2.根据基因组数据库设计靶向人NOD1的siRNA序列,用F12/DMEM培养液培养人永生化角膜上皮细胞,将培养的人永生化角膜上皮细胞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NOD1-siRNA转染实验组THCEs24h后,再用热灭活的烟曲霉菌孢子刺激液(1×105个/m1)分别刺激2组细胞,4h后收取细胞及上清液; 3. Real-time RT-PCR检测不同刺激下THCEs中NOD1,抗菌肽LL37及hBD2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NOD1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NOD1蛋白的表达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TNF-α、IL-6和IL-8的分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NOD1特异性配体iE-DAP及烟曲霉菌孢子均可刺激THCEs中NOD1的mRNA以及蛋白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高,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和抗菌肽LL37,hBD2mRNA的分泌增多。NOD1-siRNA转染THCEs后,NOD1mRNA以及蛋白水平均受到显著抑制。敲除NOD1能减弱烟曲霉菌诱导的NOD1表达增高,炎性因子和抗菌肽的分泌增加。 [结论] NOD1配体可诱导角膜上皮细胞的天然免疫反应;角膜上皮细胞通过NOD1识别胞内的烟曲霉菌并介导炎性细胞因子和抗菌肽的分泌。因此,NOD1是角膜上皮细胞抗真菌天然免疫反应中的关键因素,表明NOD1可能是真菌性角膜炎治疗中一个潜在的新的治疗靶点。 第二部分NOD1蛋白介导烟曲霉菌感染人角膜上皮细胞固有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 [目的] 研究NOD1在烟曲霉菌诱导的人角膜上皮细胞的固有免疫反应中的关键信号转导通路。 [方法] 1.用F12/DMEM培养液培养人永生化角膜上皮细胞,将培养的人永生化角膜上皮细胞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1,2和空白对照组,3组分别更换NOD1的特异性配体(iE-DAP,20μg/ml)、热灭活的烟曲霉菌孢子刺激液、F12/DMEM培养液,Oh,1h,2h,4h,8h,12h,24h后收集细胞及上清液; 2.根据基因组数据库设计靶向人NOD1的siRNA序列,用F12/DMEM培养液培养人永生化角膜上皮细胞,将培养的人永生化角膜上皮细胞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NOD1-siRNA转染实验组THCEs24h后,再用热灭活的烟曲霉菌孢子刺激液(1×105个/m1)分别刺激2组细胞,4h后收取细胞及上清液; 3. Real-time RT-PCR检测不同刺激下THCEs中NOD1,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分子RIP2、NF-κB p65,抗菌肽LL37及hBD2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NOD1及信号通路分子RIP2、NF-κB p65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TNF-α、IL-6和IL-8的分泌,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NOD1siRNA转染人角膜上皮细胞后,NOD1mRNA以及蛋白水平表达均受到显著抑制。iE-DAP或热灭活的烟曲霉菌孢子刺激THCEs后,对照组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分子RIP2、NF-κB p65,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及抗菌肽LL37和hBD2的表达上调,而NOD1siRNA处理组下游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分子,炎性细胞因子及抗菌肽的分泌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结论] 在角膜上皮细胞固有免疫系统中,NOD1作为关键的受体,能特异性的介导NOD1特异性配体或烟曲霉菌孢子引起的机体天然免疫反应。而RIP2依赖的NF-κB信号传导途径中关键因子的表达变化在介导烟曲霉菌诱导的宿主天然免疫反应中可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4
【中图分类】:R772.21
【部分图文】: siRNA Sequence(5' —> 3')hs-NODl-si-1 Sense CCAGACGUUAAAGCAUUUAdTdThs-NODl-si-1 Antisense UAAAUGCUUUAACGUCUGGdTdThs-NODl-si-2 Sense GCGAAGAGCUGACCAAAUAdTdThs-NODl-si-2 Antisense UAUUUGGUCAGCUCUUCGCdTdThs-NODl-si-3 Sense GGGUGAGACCAUCUUCAUCdTdThs-NODl-si-3 Antisense GAUGAAGAUGGUCUCACCCdTdTFluorescent labeled non-silencing Sense UUCUCCGAACGUGUCACGUTTsiRNA as the negative control Antisense TTAAGAGGCUUGCACAGUGCA表1 NODI siRNA及对照siRNA序列
图6 NODI SiRNA有效抑制THCEs中NODI的表达及阻断烟曲霉菌诱导的炎性细胞因子及抗菌肽的分泌。N0D1 siRNA转染THCEs 48小时后,再用热灭活的烟曲霉菌分生抱子刺激THCEs 4小时后收取细胞以及细胞上清液,A应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N0D1 mRNA的表达,B应用Western Blot检测NODI蛋白水平的表达,C应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hBD2和LL37的表达,D应用ELISA检测 IL-6,IL-8 和 TNF-a 的分泌。(尸<0.05,**P<0.01 compared with the mediumgroup )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小勇;施毅;;烟曲霉侵袭机制的研究[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年01期
2 卢青虎,其布热,侯小平;烟曲霉菌引起脑炎一例报告[J];浙江临床医学;2002年04期
3 王露霞,徐德兴,罗春梅,符玉文,姜志勇;从胸水和脑脊液中分离出烟曲霉菌一例[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4 李华信,刘云金,贾鸣;烟曲霉菌引起肺部严重感染1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年02期
5 崔龙秀;烟曲霉菌致曲霉性肺炎1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年10期
6 王迎华;曹郁生;高丹丹;;烟曲霉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食品科技;2007年04期
7 肖浩文;蒋祖军;肖扬;高扬;张小明;庞妍;欧阳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1年后发生肺烟曲霉菌病合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1例(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27期
8 毛晓露;卢忠心;石小燕;张文静;;双重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烟曲霉菌与黑曲霉菌的临床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年19期
9 吴恒义,刘坚,胡建平,宋骤,陈青山,杨明常,陈芳;1例罕见烟曲霉菌多发性感染抢救成功的体会——求实和负责是关键[J];现代医院;2003年01期
10 郝飞;烟曲霉的致病因子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宇;用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烟曲霉的致病机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高磊;天然药物小檗碱抑制烟曲霉作用机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廖军;肺泡巨噬细胞与烟曲霉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4 李先平;烟曲霉磷脂酶D基因敲除及其功能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5 史利宁;免疫蛋白质组学法鉴定烟曲霉免疫优势抗原及其在侵袭性曲霉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D];江苏大学;2012年
6 曾荣;烟曲霉和念珠菌属体外药敏实验相关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7 龙飞;烟曲霉菌对呼吸道上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龙朝钦;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对烟曲霉chsC基因的功能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9 张辉军;NOD蛋白在烟曲霉感染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烟曲霉孢子的识别机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钟晓祝;抗烟曲霉GM抗体在侵袭性曲霉感染诊断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先华;烟曲霉对人中性粒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2 郑东宇;烟曲霉诱导宿主细胞吞噬过程中磷脂酶D的激活及其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唐梦丹;我国不同地域烟曲霉临床分离株基因型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4 周万青;侵袭性烟曲霉感染早期病原学诊断方法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5 杨梅;烟曲霉Afmp1cr/Afmp2cr抗体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评价[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6 梁立;烟曲霉Zeta类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信息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牛晓璐;烟曲霉诱导的PKD1-NF-κB通路的激活及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调控[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8 韩改革;烟曲霉rho1基因敲除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符少平;ZafA基因沉默对烟曲霉菌生长、毒力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10 陶莎;胶霉毒素对烟曲霉侵染细胞及细胞内磷脂酶D和肌动蛋白骨架变化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
2869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