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眼科论文 >

IOL Master与传统方法在眼生物测量及人工晶体计算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7-09-19 06:48

  本文关键词:IOL Master与传统方法在眼生物测量及人工晶体计算的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IOL Master 接触式A超 角膜地形图 稳定性 准确性 角膜曲率 可行性研究


【摘要】:第一部分不同方法在白内障患者生物测量及IOL计算准确性的比较 目的 比较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使用IOL Master与传统方法测量眼轴结果的稳定性及不同方法预测人工晶体(IOL)度数的准确性。 方法 对64例(75眼)白内障患者使用IOL Master和接触式A超联合角膜地形图(传统方法)行术前生物测量,比较不同仪器多次测量眼轴的变异系数及Haigis、SRK-T两公式应用于两种测量方法计算IOL度数的绝对预测误差(MAFE),并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同一技术员使用IOL Master和A超多次眼轴测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84±0.040%和0.742±0.553%,差异有显著性(p=0.000)。 2.IOL Master检查的正常眼轴患者,Haigis和SRK-T公式预测的MAFE为0.46±0.40D和0.48±0.38D,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长眼轴患者使用Haigis和SRK-T公式预测的MAFE为0.35±0.30D和0.37±0.27D,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 3.传统方法检查的正常眼轴患者,Haigis和SRK-T公式预测的MAFE为0.87±0.43D和0.51+0.47D,差异有显著性(p=0.000);中长眼轴患者,Haigis和SRK-T公式预测的MAFE为1.14±0.66D和0.97±0.86D,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 4.使用SRK-T公式,IOL Master与传统方法对正常眼轴患者预测的MAFE为0.48±0.38D和0.53±0.52D,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中长眼轴患者两者预测的MAFE为0.374±0.27D和0.98±0.79D,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LIOL Master测量白内障患者眼轴结果的稳定性高于接触式A超。 2.对正常或中长眼轴患者,IOL Master使用SRK-T或Haigis公式都能较准确计算IOL度数且两者间准确性无差异。 3.正常眼轴患者,IOL Master与传统方法预测IOL度数的准确性相同;但中长眼轴患者,用IOL Master预测IOL度数的误差更小。 第二部分A超联合IOL Master所测角膜曲率计算IOL度数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 比较各测量仪器在白内障术前生物测量时检出率的差异;探索对于无法完成IOL Master眼轴测量的患者,利用其所测角膜曲率行IOL计算的可行性。 方法 用IOL Master与接触式A超联合角膜地形图对94名(164眼)患者行术前生物测量,比较各测量项目及总体的检出率;对其中完成全部测量的59名(70眼)患者用IOL Master测得的角膜曲率和A超联合(探索组)计算IOL度数及MAFE,并与IOL Master的相应结果比较。 结果 1.IOL Master (68.3%)眼轴测量检出率低于A超(100%),差异有显著性(p=0.000);IOL Master (96.3%)前房深度测量检出率低于A超(100%),差异有显著性(p=0.007);IOL Master (97.0%)角膜曲率测量检出率高于角膜地形图(90.9%),有统计学差异(p0.05);IOL Master总检出率(64%)低于传统组合(90.9%),差异有显著性(p=0.000)。 2.IOL Master和角膜地形图测得的角膜曲率分别为43.97±1.59D和43.62±1.47D,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0)。 3.探索组和IOL Master在正常及中长眼轴患者中预测的MAFE及其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4.对正常眼轴患者,探索组和IOL Master计算的IOL度数分别为20.54±2.14D和21.45±2.14D,差异有显著性(p=0.000);在中长眼轴患者,两者计算的IOL度数分别为16.94±2.02D和17.54±1.70D,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除角膜曲率测量外,IOL Master在白内障术前眼轴、前房深度及总检出率均低于传统测量方法。 2.对无法完成IOL Master眼轴测量的患者,使用其所测角膜曲率联合A超计算IOL度数有一定的可行性及合理性。
【关键词】:IOL Master 接触式A超 角膜地形图 稳定性 准确性 角膜曲率 可行性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776.1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0
  • 目录10-13
  • 缩略语对照表13-14
  • 前言14-17
  • 第一部分 不同方法在白内障患者生物测量及IOL计算准确性的比较17-37
  • 1 资料与方法17-21
  • 1.1 病例资料17
  • 1.2 检查仪器17
  • 1.3 实验方法17-18
  • 1.3.1 术前检查17-18
  • 1.3.2 手术步骤18
  • 1.3.3 术后回访18
  • 1.4 数据收集18-20
  • 1.4.1 眼轴长度18-19
  • 1.4.2 角膜曲率19
  • 1.4.3 中央前房深度19
  • 1.4.4 人工晶体度数及术后预期的角膜平面等效球镜值的取得19
  • 1.4.5 术后三月验光结果与术后实际屈光度的取得19-20
  • 1.4.6 术后预测屈光误差的取得20
  • 1.5 统计分析20-21
  • 2 结果21-31
  • 2.1 IOL Master与传统组眼部生物测量值的比较21-22
  • 2.1.1 正常眼轴患者IOL Master与接触式A超术前测量眼轴长度的比较21
  • 2.1.2 中长眼轴患者IOL Master与接触式A超测量眼轴长度的比较21-22
  • 2.1.3 术前IOL Master与接触式A超测量前房深度的比较22
  • 2.2 术前IOL master与接触式A超眼轴测量值稳定性的比较22-23
  • 2.3 在IOL Master组SRK-T与Haigis公式应用准确性的比较23-26
  • 2.3.1 正常眼轴患者使用SRK-T与Haigis公式计算IOL度数与MAFE的比较23-24
  • 2.3.2 中长眼轴患者使用SRK-T与Haigis公式计算IOL度数预测值与MAFE的比较24-25
  • 2.3.3 SRK-T与Haigis公式在IOL Master组MAFE分布的比较25-26
  • 2.4 SRK-T与Haigis公式在传统组应用准确性的比较26-29
  • 2.4.1 传统组SRK-T与Haigis公式正常眼轴患者人工晶体预测值与MAFE的比较26-27
  • 2.4.2 传统组SRK-T与Haigis公式在中长眼轴患者人工晶体预测值与MAFE的比较27-28
  • 2.4.3 SRK-T与Haigis公式在传统组MAFE分布的比较28-29
  • 2.5 IOL Master与A超联合角膜地形图计算人工晶体准确性的比较29-31
  • 2.5.1 IOL Master与传统方法的MAFE比较29-30
  • 2.5.2 IOL Master与传统方法的MAFE分布比较30-31
  • 3 讨论31-36
  • 3.1 眼部生物测量31-32
  • 3.2 眼轴测量结果稳定性的比较32-33
  • 3.3 人工晶体计算公式的选择33-34
  • 3.4 IOL Master与传统方法计算IOL度数准确性的比较34-36
  • 4 结论36-37
  • 第二部分 A超联合IOL Master所测角膜曲率计算IOL度数的可行性研究37-52
  • 1 资料与方法37-41
  • 1.1 病例资料37
  • 1.2 术前检查及手术步骤37-38
  • 1.2.1 术前检查37-38
  • 1.2.2 手术步骤38
  • 1.2.3 术后回访38
  • 1.3 数据收集38-39
  • 1.3.1 不同设备对术前眼球参数的检出情况38
  • 1.3.2 IOL Master所测角膜曲率与A超联合计算人工晶体度数38-39
  • 1.3.3 术后预期的角膜平面等效球镜值的取得39
  • 1.3.4 术后三月验光结果与术后实际屈光度的取得39
  • 1.3.5 术后预测屈光误差的取得39
  • 1.4 统计分析39-41
  • 2 结果41-47
  • 2.1 IOL Master与传统方法对术前眼球各参数的检出情况比较41-42
  • 2.2 IOL Master所测角膜曲率与A超联合行人工晶体计算可行性的探索42-47
  • 2.2.1 IOL Master与角膜地形图术前角膜曲率测量值的比较42
  • 2.2.2 正常眼轴患者IOL Master与探索组计算人工晶体度数及MAFE的比较42-43
  • 2.2.3 中长眼轴患者IOL Master与探索组计算人工晶体度数及相应MAFE的比较43-44
  • 2.2.4 IOL Master组与探索组计算人工晶体度数MAFE分布的比较44-45
  • 2.2.5 不同眼轴患者IOL Master组与探索组人工晶体度数MAFE分布的比较45-47
  • 3 讨论47-51
  • 3.1 IOL Master与传统方法对术前眼球各参数的检出情况比较47-48
  • 3.2 IOL Master所测角膜曲率与A超联合行人工晶体计算的可行性研究48-51
  • 3.2.1 IOL Master与角膜地形图测量角膜曲率的比较48-49
  • 3.2.2 新组合方法预测IOL度数的可行性分析49-51
  • 4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5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55-56
  • 致谢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燕;施玉英;杨文利;;六种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比较[J];眼科;2007年02期

2 肖伟;陈明;盖春柳;杨宏伟;赵芳;;不同仪器测量角膜曲率计算人工晶体屈光度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8801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ank/8801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2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