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毒副作用及机制初探

发布时间:2017-10-10 11:11

  本文关键词: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毒副作用及机制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氯氮平 抗精神病 毒副作用 机制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抗精神病药物氯氮平的毒副作用,初步探讨氯氮平的毒副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健康SPF级6月龄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组20只,模型组40只,进行造模。模型成功后造模组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氯氮平组各20只,观察空白组与模型组以及氯氮平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大鼠自主活动测定情况。检测3组大鼠血常规中红细胞、白细胞以及分类的差异,检测脑组织神经递质多巴胺(DA)和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前自主活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模型组自主活动情况明显活跃于空白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氯氮平组大鼠在干预前自主活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氯氮平组的活跃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氮平组大鼠WBC、NEUT、RDW-CV指标明显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而PLT明显低于其余2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的DA、5-HT含量明显高于空白组,而氯氮平组大鼠上述指标明显低于空白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在抗精神病治疗的同时会导致人体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其致病机制可能与药物对多能干细胞的免疫作用和对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相关。
【作者单位】: 河南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Qg科;
【关键词】氯氮平 抗精神病 毒副作用 机制
【分类号】:R965
【正文快照】: 氯氮平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其分子式为C18H19Cl N4,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对大脑内5-羟色胺(5-HT2A)受体和多巴胺(DA1)受体具有较强的阻滞作用,对于多种类型的精神分裂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1-2]。但是临床发现,氯氮平会导致头晕、乏力甚至血液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多种不良反应,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震宇;中药毒副作用浅析[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08期

2 原晓红,宫艳飞,侯春华;蜈蚣粉治疗胼胝[J];中国民间疗法;2002年12期

3 孙志梅,曲生健;小议中药毒副作用[J];光明中医;2005年06期

4 张惠珍;邵艳清;;浅析中药的毒副作用[J];内蒙古中医药;2005年S1期

5 李玄;邓小琴;周云;;从中药的毒副作用谈中医中药的关系[J];医药世界;2007年01期

6 王萍;冯伟;;谈中药的毒副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23期

7 陈端端;;小议中药毒副作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04期

8 陈保平;郭超红;;中药毒副作用发生的原因分析[J];甘肃中医;2009年11期

9 杨世雷;;中药毒副作用的常见原因与预防[J];光明中医;2011年05期

10 刘凤然;中药毒副作用不容忽视[J];河北中医;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伏修稳;;应重视中药的毒副作用[A];2004年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姜正培;岳亚萍;;正确认识中药的毒副作用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A];2004年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顾奎兴;;中药在治疗肿瘤中的毒副作用及其防治对策[A];江苏省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与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方祖荣;;浅谈中药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5 王振瑞;姜虹;陈环;;对中药毒副作用的认识与临床体会[A];2005年全国中药研究暨中药房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霍孟华;黄金井;成可名;;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毒副作用的实验研究[A];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论文汇编(第二辑)[C];2002年

7 侯泽民;梁晓健;刘白则;;关于《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毒副作用的实验研究》一文的科学性的商榷[A];医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奥美定)论文汇编(第二辑)[C];2002年

8 王益平;;正确认识中西药配伍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A];浙江省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世君;王海霞;王宁;;老年骨肿瘤患者应用抗肿瘤药物毒副作用的监护[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杨帆;;中药产生毒副作用的机理及预防措施[A];畜牧业环境、生态、安全生产与管理——2010年家畜环境与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成博;中药毒副作用概述[N];经理日报;2002年

2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欧阳学农 吴志;中药抗癌莫忽视毒副作用[N];大众卫生报;2009年

3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冀贞阳;可相互增强毒副作用的中西药物[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6年

4 记者 张晓松 冯晓芳;“中药无毒副作用”没有依据[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5 梁忠 陈广飞 王峰;激素毒副作用可用中药防治[N];健康报;2000年

6 ;警惕中药的毒副作用[N];科技日报;2002年

7 吴一福;重视抗癌中药的毒副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5年

8 傅得兴;中药的毒副作用[N];中国妇女报;2003年

9 第四军医大学 朱立明;中药可减轻激素毒副作用[N];大众卫生报;2002年

10 岳凤先;谈西药的毒副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卢亮亮;多烯紫杉醇在中晚期老年肺癌患者放射治疗中产生的增敏及毒副作用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陶思铮;艾滋病患者HAART相关临床毒副作用与线粒体损伤动态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4年

3 高旭;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毒副作用观察[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曹琦琛;“富士”蘑菇粉抗肿瘤、减轻化疗药毒副作用及毒理学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060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0060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e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