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甲基-3’(S),4’(S)-凯林内酯型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6-甲基-3’(S),4’(S)-凯林内酯型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6-甲基-3’(S) 4’(S)-凯林内酯香豆素 合成 抗肿瘤 构效关系
【摘要】:目的:凯林内酯型香豆素作为7,8-吡喃型香豆素,主要存在于白花前胡等伞形科植物中。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此类化合物具有抗HIV、扩张血管、抗肿瘤等活性。课题组前期采用全合成手段制备了多个系列凯林内酯香豆素衍生物,并测定了其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在此基础上,本文继续在凯林内酯香豆素骨架6位引入甲基,在3’,4’位引入不同的酰基,以获得6-甲基-3’(S),4’(S)-凯林内酯香豆素衍生物,同时筛选高活性抗肿瘤化合物。方法:以2,4-二羟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依次通过还原反应、维斯迈尔-哈克反应(Vilsmeier-Haack Reaction)、维蒂希反应(Wittig Reaction)得到6-甲基-7-羟基香豆素,之后经过亲核取代反应、克莱森重排反应(Claisen Rearrangement Recaction)得到6-甲基邪蒿素,最后经sharpless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与酯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6-甲基-3’(S),4’(S)-凯林内酯香豆素。采用MTT法,针对三种人类肿瘤细胞株(胃癌细胞SGC-7901、肝癌细胞HEPG-2、胚胎癌细胞EC)筛选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结果:本课题共合成21个6-甲基-3’(S),4’(S)-凯林内酯类香豆素衍生物,其分子化学结构经1H-NMR、13C-NMR以及ESI-MS表征。体外抗癌活性测试分析表明,化合物6c,6n和6t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IC50值(胃癌细胞SGC-7901、肝癌细胞HEPG-2、胚胎癌细胞EC)分别为16.31-27.82、20.80-23.10、22.56-29.97mM。初步构效关系表明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与凯林内酯香豆素骨架C环的C-3’和C-4’位上取代的芳基的大小和空间几何有关,然而,C环C-3’和C-4’位被烷基羧酸取代,其抗癌活性没有提高,另外,C-3’和C-4’位若被带有α,β不饱和酮结构的羧酸取代,其抗癌活性大大增强。流式细胞分析表明化合物6c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是通过诱导其凋亡进行的。结论:6-甲基-3’(S),4’(S)-凯林内酯类香豆素衍生物具有一定程度的抗肿瘤活性,初步构效关系研究为此类化合物的进一步设计、合成及结构优化提供依据。
【关键词】:6-甲基-3’(S) 4’(S)-凯林内酯香豆素 合成 抗肿瘤 构效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14;R96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前言10-12
- 第一部分 6-甲基-3’(S), 4’(S)-凯林内酯型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12-31
- 1 材料与方法12-23
- 1.1 实验仪器12
- 1.2 实验试剂12-13
- 1.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13-23
- 2 结果23-28
- 2.1 6-甲基-3'(S),4'(S)-凯林内酯型香豆素目标化合物的结构23-26
- 2.2 目标化合物的光谱特征26-28
- 3 讨论28-30
- 3.1 制备 6-甲基7羟基香豆素的讨论28
- 3.2 制备 6-甲基邪蒿素的讨论28
- 3.3 制备 6-甲基-3’(S),4’(S)-(-)-凯林内酯的讨论28
- 3.4 酯化反应讨论28-30
- 4 结论30-31
- 4.1 凯林内酯型香豆素衍生物合成结果30-31
- 第二部分 6-甲基-3’(S),4’(S)-凯林内酯型香豆素衍生物抗癌活性及构效关系31-37
- 1 材料与方法31-32
- 1.1 实验材料31
- 1.2 体外癌细胞毒性试验方法31-32
- 2 结果32-35
- 2.1 体外癌细胞毒性试验32-33
- 2.2 流式细胞试验33-35
- 3 讨论35-36
- 3.1 初步构效关系讨论35-36
- 4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39
- 综述39-46
- 参考文献44-46
- 附录46-61
- 致谢61-62
- 在学期间承担/参与的科研课题与研究成果62-63
- 个人简历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X,童曾寿,戴昌世,李鲁,郑思新;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活性与相对亲脂水性的关系[J];药学学报;1993年04期
2 彭震云;香豆素衍生物合成的研究(Ⅲ.7-羟基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J];徐州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3 刘霞;李伟;王旭;曾文娟;范小娜;;香豆素衍生物与Y~(3+)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肿瘤活性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4 李昭昭,徐智民;维生素H-异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5年07期
5 李凌;朱晋娴;;香豆素衍生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科技视界;2014年08期
6 黄晓龙,徐世平,,付招娣,安兵;抗癌及癌化学预防药物的研究:3-乙酰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致突活性与结构间的关系[J];药学学报;1996年06期
7 袁铣帆;;九里香中的新香豆素衍生物[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89年02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单自兴;肖春光;;以亚甲基链桥联的手性联萘酚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张鹏;俞天智;赵玉玲;张慧;孟静;范多旺;;含苯并三氮唑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光致发光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光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雷连娣;杨得锁;柳忠全;吴隆民;;香豆素衍生物与一氧化氮的反应研究[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许卫民;容敏智;章明秋;;含香豆素衍生物光可逆自修复聚氨酯的合成[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功能高分子[C];2013年
5 马立斌;李立朴;郭础;;用NMR方法探讨香豆素衍生物的萤光衰变(Ⅰ)—用~1H和~(13)C猹定若干香豆素衍生物的结构[A];第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6 许卫民;容敏智;章明秋;;含香豆素衍生物光可逆自修复聚氨酯的合成[A];2013广东材料发展论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杨柳;刘燕;郭荣;;荧光法研究香豆素衍生物与β-酪蛋白胶束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慧彦;新型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2 胡明明;罗丹明及香豆素衍生物新功能荧光染料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燕玲;基于铽配合物、亚胺香豆素衍生物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传感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2 何素海;6-甲基-3’(S),4’(S)-凯林内酯型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温艳芳;水相中4-羟基香豆素直接硫醚化合成4-硫醚基香豆素衍生物[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何振兴;吡喃并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于金兰;无溶剂合成香豆素衍生物[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田秀娟;具有生物活性的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D];东华大学;2014年
7 张龙军;水相中金属锌诱导分子内关环反应和香豆素衍生物合成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8 栾丽梅;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检测[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刘学成;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10 厉丹;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84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084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