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特征与血压变异相关性并中药干预研究
本文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特征与血压变异相关性并中药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年
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特征与血压变异相关性并中药干预研究
潘立敏
【摘要】:新近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我国已步入老龄社会,据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9%。高血压病是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主要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 老年患者因动脉硬化,血管壁僵硬度增加,压力反射器敏感性下降等原因,血压变异性增大。近年来研究发现,血压变异性是卒中、冠心病等心血管风险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血压的变异性越大,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越大。 目前缺乏公认的老年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特征分布规律,而老年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候是否具有相关性,中药干预是否能够改善血压变异,进而减少心血管风险,亟待研究。本项课题首先对老年高血压病及其血压变异性近年来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次也是课题重点,是通过因子分析法归纳老年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并对此进行了天麻舒心方干预的临床研究。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证治规律及中药干预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第一部分:临床调查部分 1目的 通过因子分析法研究老年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并进而探寻老年血压变异性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 2方法 对60岁及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调查,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临床查体及理化检查相结合方式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程、用药史等一般情况;眩晕、头痛、头胀等47个症状,舌脉、口唇紫暗、目眶发暗、手掌暗红等14个特征;心肺腹等常规体格检查;动态血压监测、颈动脉超声、心脏超声等。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3结果 3.1一般资料 320例患者纳入调查,12例患者因缺少重要资料予以剔除,共有308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其中男性139例(45.1%),女性169例(54.9%)。年龄60~89岁(70.12±8.747),其中60~69岁患者154例(50%),70~79岁患者92例(29.9%),80岁以上患者62例(20.1%)。 3.2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特征研究 3.2.1因子分析与证候特征 将调查表中出现频率在10%以上的44个变量纳入因子分析,以特征根大于1提取16个公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变异71.122%,并进行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Varimax)。对16个公因子所代表的变量(症状群),请专家组判定中医证候,初始得出8种证候:阴虚阳亢,兼有血瘀(F3、F6、F8、F9、F10);阴虚阳亢,兼有痰浊(F7);阴阳两虚,兼有血瘀(F2);气阴两虚,兼血瘀(F1);气阴两虚,兼痰浊(F4、F12);肝风痰浊(F13、F14);肝风痰浊,兼有血瘀(F11);痰瘀互阻证(F5、F15、F16)。再根据主证相同进行合并,最终归纳老年高血压病5种证候:阴虚阳亢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肝风痰浊证、痰瘀互阻证。 3.2.2老年高血压的证型分布规律 根据因子得分对患者进行分组,阴虚阳亢证119例(38.6%),气阴两虚证60例(19.4%),阴阳两虚证25例(8.1%),肝风痰浊证57例(18.4%),痰瘀互阻证47例(15.2%)。再将患者按痰瘀辨证分组统计,痰浊证(各证型兼夹痰浊及肝风痰浊证)105例,占34.1%,痰瘀互阻证(肝风痰浊证兼夹血瘀和痰瘀互阻证)59例,占19.1%,而兼血瘀者144例,达46.8%,可见阴虚阳亢是老年高血压病的主要证候特点,痰浊、血瘀是老年高血压的主要兼夹证。 3.3平均血压值与证型关系 全天、日间、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的平均值在阴虚阳亢、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肝风痰浊、痰瘀互阻五种中医证型之间分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 3.4血压变异及变异系数与中医证型 全天、日间及夜间的收缩压变异(SBP-SD)在五种证型分布中具有差异(P0.05),阴虚阳亢组血压变异性最大,而肝风痰浊型变异最小。呈现阴虚阳亢气阴两虚痰瘀互阻阴阳两虚肝风痰浊的趋势。而舒张压变异、平均动脉压变异在五种证型中未见显著差异(P0.05)。 全天、日间及夜间的收缩压变异系数(SBP-CV)在五种证型中具有差异(P0.05),阴虚阳亢型血压变异系数最大,肝风痰浊型变异最小。呈现阴虚阳亢气阴两虚痰瘀互阻阴阳两虚肝风痰浊的趋势。而舒张压变异系数、平均动脉压变异系数在五种证型中未见显著差异(P0.05)。 3.5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与血压变异性及证候关系 血压变异与LVMI进行相关性分析,日间收缩压变异(DSBP SD)及变异系数(DSBP-CV)与LVMI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480和0.460。各时段舒张压变异及平均动脉压变异与LVMI未见相关。各证型组间比较LVMI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阴虚阳亢组及气阴两虚组LVMI较重,P0.05。 3.6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动脉内径与中医证型 各证型组间比较颈动脉内径未见差异(P0.05);但IMT值具有显著差异,其中阴虚阳亢组IMT值最大(P0.05);颈动脉内膜光滑度及血流情况在各证型分布情况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各证型间出现斑块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气阴两虚组斑块更为多发(P0.05)。 3.7中医症状积分 患者中医症状体征总积分最小4分,最大83分,平均23.95±1.35分。五个证型组总症状积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平均值来看,阴虚阳亢组积分最高,其次为气阴两虚组,可见这两组患者症状较多。 将308例患者依据全天收缩压变异系数(SBP-CV)的P50(0.112)分为血压变异性偏小组,和变异性偏大组,并据此进行中医症状积分的比较,经t检验,P50及以上组,中医症状积分更高(P0.05),即血压变异大者症状主诉相对多。 4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呈现阴虚阳亢、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肝风痰浊、痰瘀互阻5种主要证型,以虚实夹杂为主要特征。其中阴虚阳亢是老年高血压病的主要证候特征及重要病机,痰浊、血瘀是重要的兼夹证。 收缩压变异及变异系数在不同证型间具有显著差异,阴虚阳亢组患者的收缩压变异及变异系数较其他组大,提示阴虚阳亢是老年血压变异的主要证候特征及病机要点。 阴虚阳亢组及气阴两虚组患者LVMⅠ值更大;阴虚阳亢组IMT最厚,气阴两虚组斑块更为多发。患者中医症状总积分在阴虚阳亢及气阴两虚组相对较高,而全天收缩压变异系数在P50及以上症状总积分更高,P0.05。 提示,血压变异与中医证候具有相关性,特别是阴虚阳亢是老年高血压病血压变异的主要证候,也是老年高血压病的主要证候特征,临床辨证施治过程中应格外加以关注。 第二部分:临床观察部分 1.目的 评价天麻舒心方对老年高血压阴虚阳亢型患者血压变异性干预效果。 2.方法 年龄在60~85岁之间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分级1级或2级,中医辨证属阴虚阳亢证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可纳入研究。入组患者以1:1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西药组)30例,治疗组(西药+中药)30例。对照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1/日;治疗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1/日+天麻舒心方(中药配方颗粒,温水冲服),150ml,2/日,疗程均为4周。 观察过程中每周随诊1次,记录血压、症状、体征、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疗程前后进行安全性及疗效性指标检测。安全性指标: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疗效性指标:平均血压值(诊室血压、动态血压监测),血压变异性(SD)、变异系数(CV);中医症状体征积分;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3结果 3.1一般资料 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入组观察,其中门诊患者48例(80.0%),住院患者12例(20.0%);男性31例(51.7%),女性29例(48.3%);年龄60~75岁。 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以及血压水平,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理化检查方面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3.2治疗前后诊室血压值变化情况 治疗后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显示两组药物均可较好的降低血压平均值;两组药物间比较,从第2周开始,治疗组降低收缩压的幅度较对照组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显示治疗组药物更强劲的降低收缩压数值作用;但在舒张压数值方面两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显示两组药物对舒张压的作用相当。 3.3动态血压各指标比较 3.3.1血压平均值变化 治疗后全天、日间及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值均有显著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在全天收缩压(24hSBP)及日间收缩压(DSBP)降低幅度更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两组药物均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但治疗组在降低全天收缩压及日间收缩平均值方面更有优势。 3.3.2血压变异性(SD)情况 治疗后两组全天收缩压变异(24hSBP-SD)、舒张压变异(24hDBP-SD)均较前有显著降低(P0.05);两组日间收缩压变异较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日间的舒张压变异(DDBP-SD)未见明显变化(P0.05);两组对夜间血压变异均有改善作用(P0.05),但治疗组仅对夜间收缩压变异(NSBP-SD)具有降低作用(P0.05),而对舒张压变异(NDBP-SD)未见降低(P0.05);以上结果显示:两组药物均有较好的改善血压变异作用,特别是对于收缩压的变异,改善作用明显。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在24hSBP-SD及DSBP-SD的降低更明显(P0.05),而在其他的血压变异方面,两组间未见差异(P0.05) 3.3.3血压变异性系数(CV)情况 治疗后两组全天收缩压变异系数(24hSBP-CV)、舒张压变异系数(24hDBP-CV)均较前有显著降低(P0.05);两组日间收缩压变异系数较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日间的舒张压变异系数(DDBP-CV)未见明显变化(P0.05);两组对夜间血压变异系数均未见降低(P0.05);以上结果显示:两组药物均有较好的改善血压变异系数作用,特别是对于收缩压的变异系数,改善作用明显。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在24hSBP-CV及DSBP-CV的降低更明显(P0.05),而在其他的血压变异方面系数,两组间未见差异(P0.05) 3.4PRA, AngⅡ变化情况 治疗前后比较,对照组对PRA、AngⅡ均未见改善作用(P0.05),而治疗组对PRA、AngⅡ改善作用明显(P0.01);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作用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显示治疗组良好的降低PRA、AngⅡ活性的作用。 3.5两组血脂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对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具有降低作用,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对各项血脂指标未见影响(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在TG及LDL的降低作用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6两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情况 治疗后两组总积分均较前明显减少,均显现了较好的症状改善作用(P0.05);但是治疗后两组间积分比较,治疗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4.结论 具有滋阴潜阳,活血通脉的天麻舒心方具有降低老年高血压病阴虚阳亢型收缩压变异作用,并显示了降低血压数值作用,改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降低PRA、AngⅡ、CHO、TG、LDL水平,安全性良好。提示,辨证论治的中医药对血压变异具有改善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临床意义 本项研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进行查新,结果在MEDLINE数据库联机检索表明:未查到与本项目相关的报道;U.S.PATENT DATABASE及中国专利数据库联机检索表明,未查到相关专利文献;中医药新闻数据库等检索表明,未查到相关新闻报道。并在以下3方面具有创新性及临床实用意义,1应用因子分析法对老年高血压病证候特征进行前瞻性研究,归纳出老年高血压病的5种证候特征(阴虚阳亢,气阴两虚,阴阳两虚,肝风痰浊,痰瘀互阻),是客观化证候研究的结果,可作为进一步研究或同类研究辨证分型的依据。2研究表明,老年高血压证候特征与血压变异具有相关性,同时发现老年高血压病及其收缩压变异阴虚阳亢为主要证候特征及重要的病机,提示临床辨证老年高血压病过程以阴虚为本,特别是肝肾阴虚为本,对于临床辨证论治具有指导性意义。3天麻舒心方有效降低血压,改善血压变异性,值得进一步的新药开发与推广;提示辨证论治的中医药,具有改善血压变异性作用,希冀减少心血管风险事件,改善预后,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改善血压变异性或将是治疗高血压病的新靶点,或将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25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菁;方祝元;;从“三因学说”探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变异性[J];河南中医;2014年06期
2 张黎敏;吴娟;;老年高血压患者综合护理特点及发展趋势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年02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志清;老年高血压病证治特点[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2 王阶,姚魁武;血瘀证证候实质研究进展与思考[J];中国医药学报;2003年08期
3 张宁;李同侠;任可;宋军;刘世巍;;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慢性肾衰肾性骨病中医证候特征初步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09期
4 金华;;曹玉山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3期
5 龚侃,刘建国,程勇,刘建华,朱铨英,苏定冯;血压波动性增高引起的器官损伤[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6 廖梅;;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赵洪庆;;补虚化瘀法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的体会[J];光明中医;2011年01期
8 李晓辉;;从肾论治老年高血压病134例临床观察[J];国医论坛;2007年05期
9 叶宙;叶宇;;50例高血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冯丽,王进,陈慧娟;活血化瘀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浅探[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艳;吴坤;黄晓莉;;PPARα配体对肌细胞的毒性作用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08年06期
2 卢娟;王焙华;冯俊;;我院高血压病社区干预效果评价[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3 许春龙;刘桂滨;;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病应关注的问题[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01期
4 吴庆生;戴振威;金少华;李建;贾尚春;;安徽省成人高血压患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4期
5 吴庆生;李建;王淑芬;贾尚春;徐粒子;谢建嵘;;安徽省成年居民慢性病相关行为因素调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1期
6 吴庆生;吴晟;;应用贝叶斯决策分析高血压患病相关风险因素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6期
7 王朝龙;王云;牛和军;李丽;;淮南煤矿职业危害与职工健康监测结果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8 刘伏元;许明生;洪海鸥;李红旗;崇爱国;严激;;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的调查[J];安徽医学;2008年05期
9 陈坷;严激;;女性血脂异常的治疗进展[J];安徽医学;2012年01期
10 江小四;方会慧;;2006~2008年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分析[J];安徽医药;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锐;谢建祥;赵凤达;李国贤;;血瘀证目征的现代化研究[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暨心脑血管病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2 吴锐;余淑娇;刘兰;;报伤点与外伤及血瘀证关系的临床研究[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暨心脑血管病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3 茹先古力·阿布来提;刘司雄;汤柳英;努尔波森;韩加;;乌鲁木齐市某社区中老年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调查[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董鹏程;林晓明;孙婷婷;王子昕;王寻;肖鑫;马乐;;呼伦贝尔蒙古族地区城镇居民高血压现况调查[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黄玉华;邓泽元;赵文红;范亚苇;刘小如;;中国居民膳食脂肪酸平衡调节对动物脂肪代谢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公共营养分会论文集[C];2008年
6 吉中强;安佰海;纪文岩;;冠心病血瘀证研究进展[A];第五次全国中医药防治血栓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换届改选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王阶;何庆勇;姚魁武;朱明军;马长生;叶勇;王永霞;林谦;衷敬柏;汤艳莉;熊兴江;荆鲁;农一兵;;以证候要素为内容的冠心病心绞痛中医疗效评价体系研究[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马立芳;许振慧;何霭娜;徐洁;周伟民;周建军;;上海市黄浦区家庭主妇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A];膳食营养、身体活动与健康——达能营养中心第十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鲁力;刘军;肖德强;阮青;黄柯;廖敏;吴珊芸;秦秋兰;孙斌;;南宁市初中学生营养状况与血脂水平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第八次会议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营养改善与膳食相关慢性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徐姝迪;丁红;乔莎;;新疆医科大学维族、汉族大学生超重肥胖危险因素的分析[A];营养与慢性病——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艾丽;蒙古族人群炎症和内皮功能标志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D];苏州大学;2010年
2 毛颖;维吾尔族和汉族冠心病危险因素及相关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3 戴霞;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规范化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侯新国;游离脂肪酸在代谢综合症中的作用及干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张小平;主题模型及其在中医临床诊疗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姜玉峰;中国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7 林怡;围产期BPA暴露增加子代大鼠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及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何庆勇;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疗效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赵宇捷;中老年人原发性血脂异常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杨萌;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体质特征及生存质量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玮;COC暴露、高脂血症及遗传易感性与女性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申明慧;代谢综合征不同诊断标准的应用比较[D];郑州大学;2010年
3 王燕;新型复合维生素胶囊的毒理学评价及功效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贾春燕;蒲黄黄酮对缺氧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刘建涛;调脂汤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血清OX-LDL影响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阮文秋;调脂汤治疗痰浊阻遏型血脂异常临床疗效的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白春颖;川芎含药血清对H_2O_2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细胞活性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王薇;三辨诊疗模式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应用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王钊;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尿微量白蛋白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朱德望;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庆丰;嵇克刚;;南北不同地域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年06期
2 张颖;韩素霞;;不同服药时间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1年11期
3 林雪;周斌;甘庆雷;;虚燥更平散对更年期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压变异性影响的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年05期
4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第20卷总目次[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年12期
5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年08期
6 邵民;;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2年04期
7 龚放华;;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年20期
8 李婧;;中医药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优势与特点[J];中国卫生产业;2013年02期
9 李娜;;舟山市新城社区128例高血压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3年05期
10 姚水华;;不同服药时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1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磊;补益肾气法干预老年人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性激素水平及性激素受体表达的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梅;戴小华;顾健霞;周宜轩;丁碧云;汪玲;邵正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中医证型的关系[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蔡钦朝,汪琼华,吴云智;血瘀证患者血管内皮内分泌功能的观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3 刘玉琴;补中益气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5例[J];北京中医;1991年06期
4 闫志安;肾精、肾气、肾阴、肾阳析[J];中国医药学报;2000年03期
5 张宁,张宇忠,齐尔家,金松树,罗燕楠,焦强;补肾活血法改善肾衰大鼠骨代谢异常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0年06期
6 张宁,宋军,刘世巍,陈忠英,任可,安海燕,史颖红;肾性骨病患者生存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05期
7 季成叶;中国青少年生长与营养状况变化和改善策略[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年05期
8 马治中,杨明,和岚,毛腾敏;老年大鼠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9 张玉传;李宗清;谢庆环;;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病的关系及治疗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吕萍,李自成,常青;高血压病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意义[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晓东;温阳养阴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理论探讨及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箫,翁元真,,王丽纳,郭太林,董玲,蔡敏;老年高血压病与胰岛素抵抗[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6年01期
2 程燕,张文贤;钙剂对老年高血压病的影响[J];华北国防医药;1996年06期
3 王英利,刘淑文,马淑珍;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用药中的护理问题[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7年02期
4 金钟品;谢文菊;;老年高血压病诊治的新认识[J];药物与人;1997年Z1期
5 泰戎;氨酰心安治疗老年高血压病50例[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8年04期
6 邓书华;老年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对策[J];现代护理;2002年12期
7 杨文,汪丽芳;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与肾功能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年06期
8 耿岘萍;;老年高血压的治疗[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7年12期
9 许燕,孙雅琴;202例老年高血压病心电图检测分析[J];河南医药信息;1994年05期
10 苏瑞坤,马玉珍,孙艳梅;异博停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静卉;周吉荣;;对老年高血压病人施行健康教育的点滴体会[A];全国第五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2 陈新茹;;老年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探讨[A];全国第五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3 陈新茹;;老年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探讨[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刘杰;;浅谈老年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体会[A];全国第六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5 齐凯生;;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指导[A];全国第五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6 翁琦;;老年高血压病的护理对策[A];全国第五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刘妍琼;江雪梅;王丽娥;郭欣;;老年高血压病的循症护理[A];全国第七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8 杨萍萍;杨风;黎英豪;;冬季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指导[A];全国第11届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姜荣富;尹红;;老年高血压病的合理治疗[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10 佘一晖;;浅谈老年高血压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A];危重病人监测、急救技术与基础护理暨21世纪护理理念发展与资源开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主治医师 吴庆;[N];重庆日报;2001年
2 丁家芳;[N];大众卫生报;2004年
3 钱岳晟;[N];家庭医生报;2006年
4 刘睿;[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5 北大医院三部 主任医师 余光明;[N];家庭医生报;2009年
6 ;[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王振岭;[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8 杨鸿恩;[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9 ;[N];医药导报;2007年
10 周华林;[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霞;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诊断规范化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潘立敏;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特征与血压变异相关性并中药干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3 张蕴慧;复方桑仙颗粒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1年
4 宋观礼;益肾降压颗粒对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证临床疗效及性激素影响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张丽萍;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小板内L-精氨酸/一氧化氮系统及血小板表面标记物变化及临床意义的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6 苏文革;桑仙颗粒改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和动脉弹性功能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陈政光;清热降压合剂治疗中老年高血压病及逆转早期肾损害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8 涂晓龙;补益肾气法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弹性影响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索红亮;中老年高血压病人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联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李浩;降压胶囊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评价与作用机制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钊;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型与尿微量白蛋白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董莹莹;精油雾化吸入对痰湿壅盛型老年高血压病康复疗效观察及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施明;桑蒺温胆汤治疗肝阳痰火型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姜春雪;加味建瓴汤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及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徐学敏;益肾降压颗粒对老年高血压病肾气亏虚自由基代谢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于明;中西医结合对老年高血压病降压疗效和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杨雅琴;加味六味地黄方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褚国萌;加味建瓴汤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刘晓林;Klotho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组合与老年高血压病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10 隋存森;降压饮对老年高血压病(1、2级)内皮素水平的影响及降压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特征与血压变异相关性并中药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0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20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