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威海市立医院2015年儿科门诊抗热性惊厥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发布时间:2017-12-21 09:31

  本文关键词:威海市立医院2015年儿科门诊抗热性惊厥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出处:《中国民康医学》2016年2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儿科门诊 热性惊厥 抗惊厥药物 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精神类药品在预防、治疗小儿热性惊厥中的应用情况,试评价其有效性、安全性及经济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39例热性惊厥(FS)患儿的一般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惊厥复发情况和治疗费用。结果:239例热性惊厥患儿中单纯型热性惊厥(SFS)患儿预防用药率为92.4%,复杂型热性惊厥(complicated feverseizures,CFS)患儿预防用药率为100%。主要使用药物为巴比妥类药物。苯巴比妥与地西泮在防治小儿热性惊厥的有效率、治疗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地西泮较苯巴比妥不良反应发生率、惊厥复发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39例热性惊厥患儿中,92.4%的单纯型热性惊厥患儿预防用药率偏高,止惊、预防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单位】: 威海市立医院;
【分类号】:R985
【正文快照】: 热性惊厥(Fever Seizures,FS)多发生于6岁以下的小儿,我国在1988年全国儿童智力低下的流行病学调查中显示:FS患儿的患病率为2.9%,发病率为4.7%[1],首次发病的平均年龄在18~22个月[2]。首次发病后复发率可达30%~40%[3],反复FS(2次或2次以上)或FS持续状态有可能造成患儿脑损伤,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秀菊,梅力,刘海燕;热性惊厥复发的预防[J];中国医刊;2000年04期

2 赵玉珠,王玲;短程间歇口服安定预防热性惊厥临床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00年02期

3 肖丽,王淑改,王佩菊;112例儿童热性惊厥随访观察[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02期

4 廖建湘,陈黎,肖宇寒,李冰,黄铁栓,张蔚;以热性惊厥起病的复发性惊厥64例临床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2年10期

5 李瑞林 ,郭亚乐 ,周戬平;热性惊厥的新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2年04期

6 李景f ,邱建伟,张峰;55例儿童热性惊厥的临床分析[J];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3年01期

7 叶金朝 ,叶菲;热性惊厥循证处理摘要[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3年03期

8 张姝妤;热性惊厥转为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原医刊;2004年21期

9 张月华,周艳玲;热性惊厥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J];海南医学;2005年06期

10 杨才千;热性惊厥128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彩英;鄢爱梅;王丽娟;唐汇群;;热性惊厥患儿降温温度的探讨[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6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陈琅;陈巧彬;杨芳;林志;林新富;郑鑫;林瑜;黄颖;;热性惊厥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脑损伤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蒋春明;李光乾;林忠东;李伟;焦颖;;淋巴细胞亚群在热性惊厥中的变化及意义[A];2007年浙江省儿科学、小儿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冯俊杰;杨素红;林越仙;;热性惊厥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检测分析[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5 秦炯;;热性惊厥诊疗原则与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6 张艺;王洁华;杜民;冯梅;;热性惊厥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A];2005年浙江省儿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郑飞霞;李光乾;;反复热性惊厥大鼠体内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A];2006(第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浙江省儿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王云翠;何小华;;热性惊厥发病机制研究进展[A];湖北省暨武汉市病理生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邹文龙;;热性惊厥复发危险因素分析[A];2012年江浙沪儿科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10 王荣;祁世和;;热性惊厥患儿血清免疫球旦白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A];第四届全国临床检验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梦阳;1.遗传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 2.中文版青少年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问卷信度及效度检验[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敖然;热性惊厥与儿童期发病的癫痫病因学的关系[D];吉林大学;2011年

2 唐宇晖;儿童热性惊厥临床特征及相关费用负担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母发光;热性惊厥儿童抗利尿激素、脑利钠肽、一氧化氮变化的临床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4 周青雯;小儿热性惊厥的中西医研究进展(附156例病历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韦爱玲;小儿热性惊厥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6 何兴波;小儿热性惊厥首次发作的相关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7 邵晓丽;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小儿热性惊厥及癫痫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8 张洪伟;MLPA技术在发热相关惊厥患儿SCN1A基因研究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9 曹庆隽;儿童热性惊厥发作后急性期海马结构改变的临床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10 幸黔鲁;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热性惊厥的初步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3155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3155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b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