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虚拟筛选发现选择性雌激素受体β配体和对硝基苄基酯酶及突变体的分子模拟研究
本文关键词: 虚拟筛选 相似性搜索 分子对接 同源模建 结合自由能 出处:《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新药研究与开发领域出现了一个新颖的药物发现手段——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computer aided drug design, CADD)。它不仅在药物研发领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在生物大分子的功能性研究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本论文运用CADD方法寻找靶向作用于雌激素受体p的配体并研究来自于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对硝基苄基酯酶的改造。 论文的第一章主要对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学科进行了简单的介绍,详述了一些和后面两章实验内容相关的方法。 论文的第二章主要是将基于2D分子指纹的相似性方法和基于雌激素受体p分子动力学平均结构的对接方法结合来筛选Enamine化合物数据库,以发现选择性ERβ配体。初步的生物活性数据显示挑选的61个化合物有31个在分子水平上表现出ER活性,其中包括14个激动剂、13个拮抗剂、3个部分激动剂以及1个双效配体。激动剂中对ERβ起作用的有12个,其中5个具有高度的ERβ选择性。 论文的第三章主要是结合同源模建与分子对接研究以指导对硝基苄基酯酶的突变实验。建好的模型经过优化后,在拉氏图和Profile-3D打分评价中都得到很好的验证。接着我们对蛋白和底物1-(3,4-亚甲二氧苯基)乙酯进行了结构修改后的对接研究,分析野生型蛋白与底物对接结果为后续突变实验提供指导,最终发现了三个改进的突变体,我们从其结合模式以及MM-GBSA自由能计算结果可以很好地解释突变实验现象。 论文的第四章是对本论文工作内容的总结。
[Abstract]:1980s. In the field of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 novel drug discovery method, computer aided aided drug design, has emerged. It not on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unctional study of biomolecules. In this paper, we use CADD method to find ligand targeting estrogen receptor p and study p-nitrobenzyl ester from Bacillus amylolyticus. Enzyme modification. In the first chapter,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ubject of computer aided drug design (CAD) is given, and some methods related to the experimental contents of the following two chapter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similarity method based on 2D fingerprint and the docking method based on estrogen receptor p molecular dynamics average structure are combined to screen the Enamine compound database. Preliminary bioactivity data showed that 31 of the 61 selected compounds showed ER activity at molecular level, including 14 agonists and 13 antagonists. Three partial agonists and one bifunctional ligand were used. Among them, 12 of the agonists acted on ER 尾, 5 of which had high ER 尾 selectivity.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homologous modeling and molecular docking were combined to guide the mutation experiment of p-nitrobenzyl esterase. The model was optimized. It was well verified in Laplace diagram and Profile-3D scoring evaluation. Then we studied the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of the protein and the substrate-1-trimethylene dioxophenyl) ethyl ester. The analysis of the docking results between wild-type proteins and substrates provided guidance for subsequent mutation experiments and found three improved mutants. We can explain the experimental phenomenon of mutation from its binding mode and the results of MM-GBSA free energy calculation. Chapter 4th is a summary of the work of this paper.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R91-3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四红;;国内外聚碳酸酯的生产现状分析[J];安徽化工;2009年01期
2 王刚;吕熹;李俊;郭明珠;王波;陈光;;有机溶剂耐受性脂肪酶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3 谢丽萍;应向贤;王一芳;郑建永;;巨大芽孢杆菌酯酶的克隆、表达及催化性质研究[J];发酵科技通讯;2013年03期
4 李红彩;;新药研发中类药性概念应用现状的研究分析[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5 康从民;赵绪浩;于玉琪;吕英涛;;吲哚衍生物类VEGFR-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从头设计[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4年03期
6 Liang-Peng Lin;Da Sun;Yue-Fei Wang;Da-Wei Li;Shi-Kang Zhang;Yue-Jin Zhu;Pu-Ming He;;The 30-Day Oral Administration Studies of Liposoluble Tea Polyphenols in Rats[J];茶叶;2013年04期
7 韦宇拓;滕昆;;脂肪酶的分子结构及应用研究进展[J];广西科学;2014年02期
8 熊小龙;杜鹏飞;金鹏;王秋岩;谢恬;;脂肪酶催化药物合成的研究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10年08期
9 谭天伟;陈必强;;Candida sp. 99-125脂肪酶及其在化学品合成中的应用[J];化工学报;2010年07期
10 黄小玲;何若平;周华;韦萍;;酶法合成脂肪族聚酯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9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杰;生物降解聚酯作为抗癌药物和基因载体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谈重芳;布洛芬立体拆分菌株的离子束诱变选育及酶学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3 王海燕;荧光假单孢菌脂肪酶基因的克隆、改造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4 杨根生;催化抗体制备及其用于选择性水解和不对称还原反应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赵国栋;家蚕解毒酶基因表达调控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6 郝明;基于化学信息学方法的药物分子计算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7 冯志炜;跨膜蛋白和纳米材料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8 张顶;DEC-205靶向抗体的制备及其人源化改造[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9 侯颖;芳氧苯氧丙酸类和氯乙酰胺类除草剂降解菌的分离鉴定、降解基因克隆表达及其代谢途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10 江夏薇;基于嗜耐盐菌基因组分析与深海宏基因组文库的酯酶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素华;高功能大豆蛋白/聚酯面料制备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郝聚喜;玉米芯固定化脂肪酶及其催化转化生物柴油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3 单铮铮;聚碳酸酯/聚乳酸共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4 王璀;基于4-甲基-ε-己内酯的无定形聚酯的合成及其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5 程峰;高分子量生物可降解聚碳酸酯的酶促合成及改性[D];武汉大学;2004年
6 邓彩;树枝状分子复合载体的合成及其对酶的固定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罗开昆;磁性微球载体的合成及其对酶的固定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亓小宇;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其在生产生物柴油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06年
9 袁红玲;药用生物催化剂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6年
10 韩振林;耐热脂肪酶基因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D];天津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513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451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