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器格栅对甘露醇粉末分散效果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格栅 粉雾剂吸入器 雾化 多级液体撞击器 计算流体力学 出处:《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Osmohaler~(TM)装置,研究了3种具有不同格栅结构和格栅安装位置的粉雾剂吸入器的雾化性能。在60 L/min气流流量下,使用多级液体撞击器(multistage liquid impinger,MSLI)评价了模型药物甘露醇粉末的分散效果;使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型分析了装置中流场和颗粒的运动状态。结果表明,3种装置具有基本相同的分散机制,但雾化性能有差异。对原装置内部格栅结构及材质的修改,造成了颗粒在装置中的残留增多、微细粒子剂量(Fine Particle Dose,FPD)降低;在出口处设置的格栅并没有明显提高颗粒的分散及沉积效果。同时,通过体外沉积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还观察到,MSLI前三级的沉积量变化趋势与相对应的微细颗粒在装置出口处运动速度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Abstract]:The atomization properties of three kinds of powder aerosol inhalers with different grille structures and grid installation positions were studied based on the Osmohalerian TMU device. At 60 L / min flow rate, the atomization performance of three kinds of aerosol inhalers was studied. The dispersion effect of the model drug mannitol powder was evaluated by multistage liquid impeller MSLI. The flow field and the motion state of particles in the device a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CFDs model. The three devices have the same dispersing mechanism, but the atomization performance is different. The modification of the inner grille structure and material of the original device results in the increase of the particle residue in the device. The dose of fine Particle was decreased. The grid at the exit did not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ispersion and deposition of particles.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in vitro deposition tes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also observed. The variation trend of deposition amount in the first three stages of MSLI is related to the movement velocity of the corresponding fine particles at the outlet of the device.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Faculty
【分类号】:R94
【正文快照】: 型3种类型[1],各自的典型代表分别为Aerolizer?、Diskus?、Turbuhaler?。药物粉末分散过程较为复杂,颗粒间的团聚、颗粒与流体的相互作用、颗粒与装置壁面的碰撞以及颗粒间静电作用等均会影响药物粉末的分散、沉积效果[2—3]。除制剂外,吸入器的设计被认为是影响粉雾剂分散、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雾剂医用吸入器[J];国外塑料;2005年11期
2 付廷明;李凤生;朱华旭;郭立玮;刘永;;气流进入角度对干粉吸入器药物解聚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8年02期
3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敏;;老年COPD患者使用干粉吸入器的相关因素分析研究[A];第14届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张清玲;袁本通;王健;张敏;陈桂莲;郑劲平;何桦;安嘉颖;罗定芬;;深圳地区学龄前儿童常用吸入器阻力状态下的最高吸气流量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3 张清玲;何桦;谢燕清;文红;安嘉颖;罗定芬;陈爱欢;郑劲平;;学龄前支气管哮喘儿童常用吸入器阻力状态下的最高吸气流量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一次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汪均陶;;单向吸入器吸入喷露药治疗哮喘的意义(摘要)[A];第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起钤;如何正确使用干粉吸入器[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2 花林;干粉吸入器“旋风”[N];医药经济报;2006年
3 紫箕;儿童新型吸入器亮相美国[N];医药经济报;2007年
4 紫箕;释放高效抗流感药物的吸入器[N];医药经济报;2007年
5 翻译 皙子;社区医生多指导用药方法错误少[N];医药经济报;2009年
6 李玉珍;教哮喘患者正确使用气雾剂[N];家庭医生报;2005年
7 新美;哮喘患者的新选择——Apod[N];医药经济报;2007年
8 董耿;FDA对三种干粉吸入器发出警示[N];中国医药报;2004年
9 顿剑高原;就诊时,你有否向医生隐瞒过病情?[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记者 张鸿墀 毛咏 卜多门;“天上”有个“氧吧驿站”[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周恩龙;新型干粉吸入器的设计与分析[D];苏州大学;2014年
2 胡珊;胶囊型干粉吸入器的优化与模具的设计[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3 刘天宜;基于人机工程学的集成式干粉吸入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4 曹智臣;基于CFD的主动式干粉吸入器流场分析与结构参数优化[D];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520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452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