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本文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用药监测 合理用药 出处:《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对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某医院2011—2013年上报的有效ADR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78例ADR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及0~9岁儿童患者ADR发生率较高(分别占36.2%,14.8%);静脉给药途径相关ADR占76.7%;ADR涉及药物品种主要为抗感染药物、心血管药物;严重ADR主要涉及抗肿瘤药物;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结论:抗感染药物、心血管药物及抗肿瘤药物是ADR监测重点药物类别,老年及儿童患者是ADR监测重点人群,静脉给药是ADR监测重点给药途径,皮肤及其附件病变是提示ADR发生的重要信号。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the study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ed factors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collected in a hospital from 2011 to 2013 reported effective ADR report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378 cases of ADR, 60 years old to elderly patients and children of 0~9 years old patients the incidence of ADR was higher (36.2%, 14.8%); the intravenous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related ADR accounted for 76.7%; ADR relates to a drug for the main varieties of anti infection drugs, cardiovascular drugs; severe ADR mainly involved in anti tumor drug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ADR in skin and its appendages were the most common. Conclusion: anti infective drugs, cardiovascular drugs and anti ADR is the focus of monitoring tumor drug drug categories, elderly people and children patients are the key population for ADR monitoring,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ADR is focused on monitoring th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lesion of skin and its accessories is an important signal prompt for ADR.
【作者单位】: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药剂科;
【分类号】:R95
【正文快照】: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ADR监测是加强药品管理,确保患者安全用药的重要措施[1],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弥补药品上市前研究不足、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及药源性疾病监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飞;;注射用盐酸胺碘酮与四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初步考察[J];安徽医药;2011年08期
2 侯颖;;2010年马鞍山基本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药;2011年08期
3 罗艳;冯俊清;刘涯兰;曾永兰;;护理人员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J];北方药学;2011年03期
4 罗圣平;姚正强;黄丽;;我院2010年18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07期
5 赵庚昊;史强;王荣乐;;我院2009年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0年05期
6 于金玲;魏亚伟;;2011—2013年解放军第四六四医院住院药房心血管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年04期
7 杜贻豹;韩晓东;张频;;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与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对比研究(附376例报告)[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4年01期
8 许郑林;孟羽俊;侯振江;朱凤林;王蕾;;土源性线虫病低流行区混合感染线虫病1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年03期
9 钱珊珊;王绍红;陈芳洲;秦利荣;戴惠珍;;南京31家医院3年肠外营养药物的利用分析[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4年01期
10 张海霞;何莉梅;龙荣;彭翠英;杨智;何周康;;1260例儿科住院病例不合理用药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红英;张汝倩;;熊去氧胆酸治疗胆汁淤积肝硬化的临床观察[A];医药导报(2013年8月第32卷增刊)[C];2013年
2 王可耀;黄赛杰;徐佳骏;;2010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头孢菌素类药物应用分析[A];医药导报(2013年8月第32卷增刊)[C];2013年
3 张佐慧;;儿科输液处方的用药分析[A];医药导报(2013年8月第32卷增刊)[C];2013年
4 黄富宏;李蕾;刘艳秋;吴佳维;;2010-2011年7月至12月某院抗菌药物利用分析[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5 王辉;;2009-2011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6 张民;李秀娟;顾万红;;夫西地酸钠致血小板减少1例分析[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7 刘军刚;;临床药师参与1例地高辛中毒患者治疗实践及体会[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8 高锦莲;倪角角;杨秀娟;;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服药护理[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李萌;宋金春;;警惕吉西他滨联合肺部放疗致中度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A];第十三届全国青年药师成才之路论坛暨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与临床药学实践国家级继教会议论文集[C];2014年
10 过之一;黄峰;张庆;;某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青年药师成才之路论坛暨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与临床药学实践国家级继教会议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灿阳;多肽聚合物及其抗癌药物主动靶向递送体系[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郑华斌;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贾菲;电针结合养血润肠颗粒剂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4年
4 谢京红;补肾助孕法孕前干预与孕后保胎序贯治疗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欣;山西省某医疗机构2008年—2011年药品不良反应综合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2 李秀杰;某医院深部抗真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及合理性分析[D];中南大学;2013年
3 王晓娇;益心宁神片的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及镇静催眠作用机制初探[D];辽宁医学院;2013年
4 石会;木芙蓉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性能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3年
5 罗密;替米沙坦片溶出度与药动学相关性及受胃pH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李丽;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脾胃虚弱证)临床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唐太春;长强穴穴位注射联合中药口服治疗功能性肛门直肠痛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叶青;和解汤治疗少阳郁热型颈性眩晕临床疗效观察[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罗美俊子;地肤子的有效成分对HaCaT细胞周期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尹玲桃;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细胞模型的建立及中药保护作用[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抗菌药物儿科临床应用的基本意见(二)[J];儿科药学杂志;2006年01期
2 王崇薇;刘琳琳;孙言才;史天陆;姜玲;;某三甲医院2005—2011年1009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安徽医药;2013年01期
3 赵曙刚;;对104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01期
4 殷卫清;唐寅达;唐叶秋;;195例抗感染药物ADR相关因素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0年04期
5 吴登科;高杰;郑晓娴;;2010年我院604例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因素的分析[J];抗感染药学;2011年04期
6 冯群爱;席惠玲;庞远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应急处理及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年09期
7 文计福;陈希;龙丽萍;;国家基本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170例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02期
8 聂明攀;龙邦宏;;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紫癜1例[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21期
9 林浩;;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年16期
10 陈敏;陈霞;缪应祥;石禹;;我院2008~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总结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峰,熊慧瑜;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调查[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年02期
2 陈吉生,杨泽民;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规范介绍[J];中国药房;2005年07期
3 方淑贤;规范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必要性与对策[J];医药导报;2005年06期
4 陈永法,邵蓉;日本药品不良反应被害救济制度的启示[J];中国药房;2005年10期
5 泽碧;医院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方法的探讨[J];西藏医药杂志;2005年03期
6 李俊峰,周学江;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5年07期
7 焦艳玲,田野;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的构建[J];医学与哲学;2005年06期
8 陈志高;浅谈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意义和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5年04期
9 卢军锋,朱晓卓;试论药品不良反应的警示义务[J];上海医药;2005年10期
10 宋琳琳 ,李元媛 ,王鹏 ,牟燕;诱发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立亚;;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现状与展望[A];中国制药工业药理学会20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颜敏;;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现状与展望[A];二○○三年全国医药工业技术工作年会专题报告汇编[C];2003年
3 杜有功;;近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进展[A];浙江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郑亚杰;;药品不良反应109例报告分析[A];第二十一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四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5年
5 刘花;杨世民;冯变玲;;美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简介及对我国的启示[A];2012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十二五”医药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6 张彦丽;桂月;刘文娜;华国栋;;87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A];第十三次全国临床药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陈圆圆;丁辉华;;我院20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A];第二十五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八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师伯省;;154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9 陈武;应景艳;;281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10 吕世文;;2009年1-6月份金华地区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A];新医药卫生改革与药学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药学杂志》第十二届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鲍蔓华;进一步强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N];人民政协报;2007年
2 记者 郑伟;哈前三季度上报药品不良反应2844例[N];黑龙江经济报;2008年
3 记者 茹捷;我市今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病例1695份[N];闽东日报;2008年
4 记者 金志良 方从军 通讯员 林健;椒江——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初显成效[N];台州日报;2009年
5 宏伟;我市具有警戒意义药品不良反应报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N];淮南日报;2010年
6 记者 陈晓曼;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新系统将启用[N];健康报;2011年
7 记者 王晓冬;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成为安全监管重要手段[N];中国医药报;2011年
8 记者 王晓冬;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水平全面提升[N];中国医药报;2011年
9 廖海金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构建网络是关键[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10 姬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形成[N];工人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登笑;药品不良反应补偿体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张芬;药品不良反应损害补偿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冯变玲;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心脑血管用药ADR关联模型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小玲;药品不良反应的法律责任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2 郭晓莺;山西省药品不良反应现状及监测的调查[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3 蔡敏女;关于建立浙江省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制度的探索与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4 郗红琦;我国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的思考[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易彦辰;我国药品不良反应补偿救济制度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6 邵华;庄河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7 朱舒兵;重庆市2004-2007年药品不良反应调查分析及评价[D];重庆大学;2008年
8 邹萍;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黄传海;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组织架构及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金丹;省级以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组织体系构建模式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462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462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