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罗格列酮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所致小鼠抑郁症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发布时间:2018-01-27 08:10

  本文关键词: 罗格列酮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抑郁症 自噬 凋亡 出处:《南京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抑郁症(depression)是心境障碍的一种,其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认知功能损害、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据WHO最新的统计结果显示,全球抑郁症患病率高达12.8%,并预测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全球第二位医疗疾患。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治疗作用有限,并且副作用明显。因此,寻求安全可靠且治疗效果显著的抗抑郁药迫在眉睫。抑郁症患者中常出现前额叶-边缘系统的葡萄糖低代谢特征,提示能量代谢损伤可能都是抑郁症临床症状产生的神经生物学基础。除此之外,抑郁症和代谢性疾病还存在很多共同的病理特征,如血糖代谢失衡、慢性炎症反应、神经-内分泌紊乱等。因此,抑郁症与代谢性疾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罗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hiazolidinedione,TZD),临床上作为胰岛素增敏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罗格列酮对包括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多种神经精神类疾病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但是,罗格列酮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从在体(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所致抑郁症模型小鼠)和离体(皮质酮诱导损伤的细胞模型)水平评价罗格列酮对抑郁症的潜在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结果将为抑郁症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实验依据。目的:研究、阐明罗格列酮对抑郁症模型小鼠的实验性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1.应用糖水偏爱测试(sucrose preference test,SPT)、强迫游泳(forced swimming test,FST)和开场(open field test,OFT)等行为学实验,评价小鼠CMS模型及罗格列酮对抑郁样行为的影响。2.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IF)检测前额叶皮层和海马石蜡切片中NeuN标记的神经元、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标记的星形胶质细胞和CD1 1b标记的小胶质细胞数量、形态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3.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动物血清中 IL-6、TNFα、IGF1、VEGF、CNTF 的浓度4.培养原代皮层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N2a细胞系,应用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ICC)染色结合体视学技术,检测细胞阳性率。5.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或者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法检测细胞活力。6.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细胞自噬小体的形成及数量。7.采用Annexin-Ⅴ和PI对星形胶质细胞进行双染,并用流式细胞分选仪检测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率。8.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动物组织及细胞样本中自噬相关蛋白LC3、AMPK、P62、ULK1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Bcl-2、PARP的表达情况。9.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al-time quantifica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细胞转染si-PPARy的效率及细胞因子和STRAD、M025的表达情况。结果:1.罗格列酮改善CMS引起的小鼠抑郁样行为罗格列酮(5 mg/ml)能升高CMS模型小鼠的糖水偏爱率,并使其平均体重增加3.7 g;与CMS组小鼠相比,罗格列酮能显著增加小鼠在FST中的运动时间,延长小鼠在OFT中的中心停留时间。2.罗格列酮能缓解CMS引起的前额叶皮层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损伤,并增强海马区的神经再生能力应用TUNEL染色显示,罗格列酮能减少皮层细胞的凋亡;通过免疫荧光实验发现,罗格列酮能够增加CMS小鼠前额叶皮层中星形胶质细胞的数量,并改善神经元轴突的密度。同时,罗格列酮增加海马CA1区中Ki67标记的新生神经元数目,表明罗格列酮具有改善抑郁症小鼠神经再生的作用。3.罗格列酮能抑制小鼠体内的炎症反应,改善细胞因子分泌的紊乱通过qPCR和ELISA实验发现,CMS造模导致小鼠血清和前额叶皮层中IL-1β、IL-6、TNFα的浓度及mRNA水平升高,而罗格列酮能逆转这些炎症因子的升高趋势;罗格列酮还能增加血清中CNTF和IGF1的浓度;使血清中皮质酮的浓度下降至366 ng/ml(CMS组为713 ng/ml)。4.罗格列酮上调前额叶皮层神经元自噬水平并抑制凋亡罗格列酮使自噬相关蛋白LC3Ⅱ/Ⅰ、ULK1、Beclin1及p-AMPK/AMPK表达升高,而降低P62的表达。随后的免疫荧光实验发现,与CMS组相比,罗格列酮使NeuN标记阳性神经元中LC3B的表达升高约68%。另外,罗格列酮促进 Bcl-2/Bax、p-mTOR/mTOR、p-Akt/Akt 和 p-IRS1/IRS1 等蛋白表达。5.罗格列酮通过激活LKB1/AMPK通路,促进原代皮层神经元和N2a细胞的自噬皮质酮(10 μM)刺激导致原代皮层神经元和N2a细胞活力降低,而罗格利酮给药可以对抗皮质酮所致细胞的损伤。应用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罗格列酮能增加自噬小体的形成;进一步对自噬相关蛋白ATG5、LC3、ULK1、P62等表达的分析表明,罗格列酮能逆转CMS引起的自噬水平降低。罗格列酮所引起的上述改变均可被PPARy拮抗剂T0070907阻断;敲低和过表达PPARγ表达后,罗格列酮能明显降低或升高LKB1、STRAD、M025的表达,从而影响罗格列酮对N2a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这些结果提示,罗格列酮作用于PPARγ、激活LKB1/AMPK通路,从而促进神经元自噬,产生神经保护作用。6.罗格列酮通过增加IGF1R的表达、激活Akt/CREB通路,抑制皮质酮所致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V/PI双染细胞、WB分析Bcl-2/Bax、caspase 3、PARPp85等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罗格列酮具有抗凋亡作用。IGF1R在星形胶质细胞中表达明显高于神经元;罗格列酮增加IGF1R及其底物IRS1的磷酸化表达(分别增加约175%和86%),促进下游Akt、CREB的磷酸化,进而起到保护星形胶质细胞的做用。7.罗格列酮改善皮质酮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紊乱,进而保护皮层神经元应用皮质酮和罗格列酮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所产生的条件培养基培养原代皮层神经元,结果显示条件培养基能对抗皮质酮所致神经元损伤、使细胞活力增加49%,同时细胞核皱缩的神经元数目显著减少。应用MAP2荧光探针标记条件培养基培养的神经元,发现条件培养基具有促进神经元轴突生长的作用。结论:罗格列酮通过促进神经元自噬、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抑郁效应。本文工作的主要创新之处:1.发现罗格列酮能减轻CMS和皮质酮所致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作用,为将其发展为抑郁症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2.阐明罗格列酮通过激活LKB1/AMPK通路促进神经元自噬、激活Akt/CREB通路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凋亡,从而产生神经保护的作用机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9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忠言;图书的治疗作用[J];重庆师专学报;1995年01期

2 南普超;刘春萍;;浅析神通神乐对脱发患者的治疗作用[J];黑龙江医药;1999年05期

3 谢惠民;;健康食品不是药 购买服用要小心[J];药物与人;2007年02期

4 郦子;磁场的治疗作用[J];生物磁学;2003年02期

5 李霞;电导平衡疗法对扭、挫伤治疗作用的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年01期

6 黄斌;腧穴及其治疗作用[J];养蜂科技;2004年03期

7 孙国珍;;浅谈如何使中药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7年12期

8 张海燕;孙纪丽;;音乐的治疗作用[J];中国疗养医学;2008年02期

9 赵瑞福;杨淑芳;蔡国军;;山莨菪碱对35例大咯血的治疗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36期

10 孙世荃;维甲类药物癌前阻断治疗作用的机制[J];山西医药杂志;1984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国庆;;中医药对帕金森病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A];2010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大会摘要集[C];2010年

2 王同江;刘庆果;;谈针刀的治疗作用和方法[A];针刀医学论文精选[C];1999年

3 王同江;刘庆果;;谈针刀的治疗作用和方法[A];第四届全国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6年

4 汪军亚;;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作用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李野;徐进志;杨聪;王俊峰;陈建新;;吡非尼酮对移植后患者的治疗作用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胸外科分册)[C];2006年

6 孔红;朱建华;;早期血浆置换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重症心脏全国学术大会暨第二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2013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7 王颖;路彦钧;齐依依;张碧玉;;局部点状直流电疗对痔的治疗作用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8 赵宝全;李前;郭艳茹;李绪领;张婷;曲恒燕;孙曼霁;;人源表皮生长因子变构体对实验性阿尔采默病的治疗作用[A];第十届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9 王郡甫;张建华;张捷;冯进波;孙内;许晓群;田志刚;;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的制备及对辐射豚鼠血小板低下的治疗作用[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10 符书馨;;不同浓度丙酸睾酮对小鼠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的治疗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绝经学术会议暨绝经相关问题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琼;颜色的治疗作用[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2 解放军305医院理疗科主任 马彦红;自我理疗注意啥?[N];健康时报;2010年

3 杨吉生;用药五种不等式[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

4 上海杨浦 陈生;低温冷冻疗法的治疗作用[N];上海中医药报;2012年

5 ;12种中药的独特功效及用法[N];华夏时报;2004年

6 晨光;调味品的医疗价值[N];大众卫生报;2002年

7 高琪;灵芝真的那么灵吗[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8 小鱼;初夏时节浴出健康[N];国际商报;2004年

9 上海市中医医院 王维平 主任医师;肿瘤病人什么时候开始服中药?[N];上海中医药报;2010年

10 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 王春琛;腧穴治疗作用浅谈[N];保健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叶威良;骨靶向胶束的制备及其对骨转移癌的治疗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2 杜利;胍丁胺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D];吉林大学;2016年

3 谢冲;TGF-β1-BM-NSC与BAY 87-2243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治疗作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4 赵宝全;人源表皮生长因子变构体对实验性阿尔采默病的治疗作用及其它应用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5 江山;结核分枝杆菌DNA疫苗对小鼠结核病的治疗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6 肖智勇;4-羟基喹啉-3-羧酰胺类似物的活性筛选及H1521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肾炎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7 孙伟霞;锌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D];吉林大学;2014年

8 王江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家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9 张子燕;双表法干预Ⅳ诱导小鼠肺炎模型及MYD88依赖通路的机制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公梁;广西产石韦和柔软石韦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顾悦;1,25-二羟维生素D3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3 赵贝;基于中医寒症的肺癌发病机制与治疗作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4 赵展;罗格列酮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所致小鼠抑郁症的治疗作用及机制[D];南京医科大学;2017年

5 刘阳;清脑方对缺血性眩晕治疗作用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6 殷章圣;花边莲方提取液联合激素在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1型中的治疗作用及机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7 严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实验性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大鼠的治疗作用[D];浙江大学;2002年

8 周春立;川芎嗪对实验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9 郭放;参麦对VMC小鼠的治疗作用及高温高湿对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柴万彪;桑桂通痹剂对RA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680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4680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b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