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10种香豆素衍生物神经保护作用筛选及机制初探

发布时间:2018-03-02 07:31

  本文关键词: 香豆素衍生物 神经保护 炎症因子 自由基 出处:《药学学报》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检测10种新型香豆素衍生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对其可能的机制进行初步探索。采用MTT法筛选10个香豆素衍生物对神经毒性剂(Aβ25-35及鱼藤酮)或氧糖剥夺(OGD)所致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获得活性较好的化合物;采用显微形态学观察各种神经毒性剂模型下该化合物的作用情况;通过脂多糖(LPS)致小胶质细胞炎症病变,并采用ELISA法检测化合物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最后,检测此化合物对自由基的直接清除能力。化合物3不但对3种神经元毒性模型所致细胞存活率降低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而且能显著抑制神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释放。另外,化合物3具有很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能力相当于维生素C。化合物3显著的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可能是其重要的神经保护机制。化合物3作为一种潜在的神经保护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Abstract]:Th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10 new coumarin derivatives were detected.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10 coumarin derivatives on nerve cell injury induced by neurotoxic agents A 尾 25-35 and rotenone were screened by MTT method. The micromorphology was used to observe the action of the compound in the model of neurotoxic agents, the inflammation of microglia was induced by lipopolysaccharide (LPS), an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the compound on inflammatory factors was detected by ELISA method. The direct scavenging ability of the compound to free radicals was tested. Compound 3 not onl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cell survival rate induced by three neuronal toxicity models, Moreover, the release of inflammatory factor TNF- 伪 and IL-1 尾 in glial inflammation model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In addition, compound 3 had good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bility. The scavenging ability of superoxide anion is equivalent to that of vitamin C. compound 3, which may be an important neuroprotective mechanism. Compound 3, as a potential neuroprotective agent, deserves further study.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4122,81173578,U1402221)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2AA020303)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2ZX09103101-006,2012ZX09301002-001-002) 新药作用机制研究与药效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BZ0150)
【分类号】:R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莉莉;王冬;;神经保护剂的临床转化现状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永明;荔志云;季玮;;异甘草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4年02期

2 徐燕;廖建华;吴龙火;;蛇床子素的生物学活性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18期

3 梁珊珊;陈汝筑;朱小南;曹舒雯;汪雪兰;;秦皮乙素对Aβ_(25-35)诱导的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作用[J];热带医学杂志;2013年10期

4 Qiaozhi Wang;Lile Zhou;Yong Guo;Guangyi Liu;Jiyan Cheng;Hong Yu;;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into neuron-like cells by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3年35期

5 葛鹏;杨波;李小飞;周琳;景瑞军;李汉杰;姜涛;;蛇床子素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肺损伤模型中的肺保护机制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年28期

6 张义琴;周波;张国锋;;丹酚酸B对小鼠创伤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4年01期

7 Xiao Cheng;Haoxuan Luo;Lihua Zhou;Lixin Wang;Jingbo Sun;Yan Huang;Enli Luo;Yefeng Cai;;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formula Tongxinluo: a PET imaging study in rats[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4年1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姝麒;四种药用植物和一种真菌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董银凤;Kir6.1/K-ATP通道在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13年

3 颜娟;大黄酚脂质体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4 王鹏飞;TLR3配体Poly-IC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效应及其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5 巫静娴;Sulfiredoxin1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强;蛇床子素对癫痫大鼠电压门控钾通道Kv1.2表达的影响[D];遵义医学院;2013年

2 房芳芳;PMS肝气逆大鼠脑区GAD、GABA-T、GAT-1表达的变化及药物干预影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剡军;IRAK1在癫痫患者及大鼠癫痫模型海马中的表达及抑制IRAK1对癫痫大鼠痫性发作的影响[D];泸州医学院;2013年

4 毛志荣;Tim-3对H.pylori作用的鼠源性巨噬细胞内TLR4信号通路的影响[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5 陈向军;蛇床子素防治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6 杨迪;首乌延寿丹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脑组织保护机制的研究[D];辽宁医学院;2013年

7 刘学成;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8 郑淑立;Sphk1对缺血性脑损伤的双重作用[D];苏州大学;2014年

9 杜刚;香豆素衍生物瑞香素对HT22细胞中谷氨酸毒性损伤及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10 潘晨;蛇床子素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皖南医学院;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X,童曾寿,戴昌世,李鲁,郑思新;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活性与相对亲脂水性的关系[J];药学学报;1993年04期

2 彭震云;香豆素衍生物合成的研究(Ⅲ.7-羟基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J];徐州医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3 刘霞;李伟;王旭;曾文娟;范小娜;;香豆素衍生物与Y~(3+)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肿瘤活性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4 李昭昭,徐智民;维生素H-异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95年07期

5 李凌;朱晋娴;;香豆素衍生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J];科技视界;2014年08期

6 黄晓龙,徐世平,付招娣,,安兵;抗癌及癌化学预防药物的研究:3-乙酰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致突活性与结构间的关系[J];药学学报;1996年06期

7 袁铣帆;;九里香中的新香豆素衍生物[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89年02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单自兴;肖春光;;以亚甲基链桥联的手性联萘酚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质[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2 张鹏;俞天智;赵玉玲;张慧;孟静;范多旺;;含苯并三氮唑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光致发光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光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雷连娣;杨得锁;柳忠全;吴隆民;;香豆素衍生物与一氧化氮的反应研究[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4 许卫民;容敏智;章明秋;;含香豆素衍生物光可逆自修复聚氨酯的合成[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F:功能高分子[C];2013年

5 马立斌;李立朴;郭础;;用NMR方法探讨香豆素衍生物的萤光衰变(Ⅰ)—用~1H和~(13)C猹定若干香豆素衍生物的结构[A];第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6年

6 许卫民;容敏智;章明秋;;含香豆素衍生物光可逆自修复聚氨酯的合成[A];2013广东材料发展论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新材料科技创新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7 杨柳;刘燕;郭荣;;荧光法研究香豆素衍生物与β-酪蛋白胶束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慧彦;新型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2 胡明明;罗丹明及香豆素衍生物新功能荧光染料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艳芳;水相中4-羟基香豆素直接硫醚化合成4-硫醚基香豆素衍生物[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何振兴;吡喃并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于金兰;无溶剂合成香豆素衍生物[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田秀娟;具有生物活性的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与表征[D];东华大学;2014年

5 张龙军;水相中金属锌诱导分子内关环反应和香豆素衍生物合成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栾丽梅;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抑菌活性检测[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刘学成;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8 厉丹;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9 姜振举;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光学性质及其作为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冯彦铭;罗丹明和香豆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光谱性能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55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555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7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