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体识别的纳米乳经皮转运研究
本文选题:纳米乳 切入点:经皮转运 出处:《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纳米乳具有良好的促进药物透皮吸收作用,但对于完整的纳米乳能否透入皮肤仍然知之有限。本研究通过聚集淬灭荧光探针(P4)标记实现纳米乳的整体识别,以香豆素6(C6)模拟载带药物,探索纳米乳在完整大鼠皮肤和经微针处理大鼠皮肤中的经皮转运情况。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分别制备了粒径为80和500 nm的纳米乳。完整皮肤给药后4 h,2种粒径纳米乳均不能完整、高效地进入皮肤,但小粒径纳米乳能够在毛囊聚集,并向周围皮肤组织扩散C6。微针处理显著提高了纳米乳的经皮转运,小粒径纳米乳比大粒径纳米乳更易于进入皮肤深部,并向更深处皮肤组织扩散C6。
[Abstract]:Nano-emulsion has a good effect of promoting drug transdermal absorption, but it is still limited whether the whole nano-emulsion can penetrate into the skin. In this study, the whole recognition of nano-emulsion was realized by aggregating and quenching fluorescence probe P4). Coumarin 6 (C6)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carrier drug to explore the transdermal transport of nano-emulsion in intact rat skin and microneedle treated rat skin. Nano-emulsion with particle size of 80 nm and 500 nm were prepared respectively. The two kinds of nanoparticles could not enter the skin completely at 4 h after administration of the drug, but the small size nano-emulsion could gather in the hair follicle. The microneedle treatm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transdermal transport of the nanoemulsion, and the small size nano-emulsion was easier to enter the deep skin than the large-size nano-emulsion, and the C6 was diffused to the deeper part of the skin tissue.
【作者单位】: 陕西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药学院;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分类号】:R9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萍;张志荣;;纳米乳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J];华西药学杂志;2010年04期
2 肖汉族;姚瑶;刘健豪;陶昱斐;;维生素K_1亚纳米乳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J];中南药学;2007年03期
3 高玉红;杨东来;徐美佳;王迪;;纳米乳的研究进展[J];饲料博览;2014年03期
4 邓瑾;程凤仪;章航宇;;白桦脂酸纳米乳的制备及体外透皮实验研究[J];中成药;2013年12期
5 孙红武;欧阳五庆;;黄连素口服纳米乳的研制、质量及安全性评价[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侯振建;付子林;陈俊生;刘路路;;蜂胶纳米化技术研究[J];食品科学;2008年05期
7 刘芳;王淑君;;多西他赛纳米乳注射液的制备与质量控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8 戴伟;刘新义;李健和;向大雄;;新型给药系统阳离子型纳米乳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3年23期
9 于力;张钧寿;周建平;;纳米乳的研究及其在制剂学领域的应用[J];药学进展;2006年11期
10 陈洁;李博;吴定伟;金一;;多烯紫杉醇纳米乳的研制和质量评价[J];中国药学杂志;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江才;欧阳五庆;许利耕;杨雪峰;;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的制备及体外抗菌活性比较[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寇贺红;欧阳五庆;张文娟;;10%丁香酚纳米乳的研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孙红武;欧阳五庆;;黄连素口服纳米乳的研制及质量评价[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孙红武;欧阳五庆;张黎;吴旭锦;;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的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曹发昊;欧阳五庆;;呋喃西林纳米乳的制备及体外抑菌实验[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动物药品学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孙江才;欧阳五庆;许利耕;杨雪峰;;复方呋喃西林纳米乳的制备及体外抗菌活性比较[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动物药品学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孙红武;欧阳五庆;;黄连素口服纳米乳的研制、质量及安全性评价[A];首届中国兽药大会动物药品学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药品学分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莹;欧阳五庆;;泰拉霉素纳米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二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9 杨宝平;欧阳五庆;吴旭锦;胡颖;;白藜芦醇纳米乳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第十次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芮亚培;欧阳五庆;;红霉素纳米乳的制备及药效学研究[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平原县天成兽药店 张洪国;炎迪纳米乳在山东德州地区的推广经验[N];中国畜牧兽医报;2010年
2 ;纳米技术在兽药制剂中的应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孙红武;黄连素纳米乳给药系统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2 吴旭锦;紫苏子油纳米乳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3 李树鹏;黄芪多糖纳米乳的制备及其免疫佐剂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罗芳;纳米乳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应用[D];中南大学;2013年
5 刘丽芳;矾冰纳米乳制剂研究及其安全性和药效学评价[D];中南大学;2011年
6 朱晓亮;纳米乳透皮作用机制及利多卡因纳米乳透皮局麻制剂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7 程欣;超声激发相转变纳米乳及其多模式成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8 王晓黎;纳米乳营养素透皮传递系统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9 沈腾;低分子量肝素钠口服给药系统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娴;托氟沙星纳米乳的制备及其药效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2 李会丽;大黄素纳米乳递释系统的优化及其药物动力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3 邢旭亚;Nisin及D-柠檬烯复合油凝胶纳米乳体系的构建及其抗菌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刘岳;头孢泊肟酯牛至油纳米乳的研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杨平;矾冰纳米乳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吴成龙;酵母β葡聚糖纳米乳佐剂的研制及其免疫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7 杨柳;纳米乳胶及寡糖类似物在毛细管电泳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8 王波臻;犬用复方恩诺沙星纳米乳的制备及药效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6年
9 魏超;纳米乳佐剂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制备及免疫保护机制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6年
10 寇贺红;10%丁香酚纳米乳的研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91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591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