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耐药性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3-12 17:23

  本文选题: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切入点:PARP-抑制剂 出处:《药学进展》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可选择性杀死同源重组功能缺陷的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的危害较小,这是"合成致死"理论应用于临床的典型范例。尽管PARP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靶向药物,极具应用潜力,但其临床应用也面临诸多问题,其中耐药性的产生被认为是限制PARP抑制剂临床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简介PARP-1的功能及PARP-1抑制剂研究进展,着重综述PARP-1抑制剂耐药的临床表现、可能的发生机制及逆转策略,为PARP-1抑制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Abstract]:Polyadenosine diphosphate Polymerase (PARP) inhibitors can selectively kill tumor cells with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defects, but have less harm to normal cells. This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ynthetic lethal" theory in clinical practice. Although PARP inhibitors have great potential as a new type of targeted drug,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 also faces many problems. The production of drug resistance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limiting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ARP inhibitors. The function of PARP-1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ARP-1 inhibitors are introduced.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possible mechanisms and reversal strategies of PARP-1 inhibitors are reviewed.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rational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ARP-1 inhibitors.
【作者单位】: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分类号】:R9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洋;罗擎英;邓建军;张遵真;;4-氨基-1,8-萘二胺对三氧化二砷在肝癌细胞中的增敏作用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沙巍;;非结核性分枝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2年04期

2 刘凌志;肺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02年04期

3 林珊珊;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3年01期

4 黄德强;幽门螺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年01期

5 王莹,余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机制和检测方法[J];浙江创伤外科;2005年05期

6 陈领弟;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其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J];安徽医药;2005年03期

7 胡斌;李延;肖轶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耐药机制与临床用药[J];医药导报;2008年05期

8 马传新,唐海英;β-内酰胺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对策[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年12期

9 姜葵,张建中,潘国宗;幽门螺杆菌对甲硝唑耐药机制的探讨[J];中华消化杂志;2000年06期

10 王明贵;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秀娥;;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及其预防措施[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潘发愤;李德周;;我院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特点及耐药机制分类检测[A];2009香港-北京-杭州内科论坛暨2009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魏树全;钟维农;郑业勤;叶惠芬;陈惠玲;赵子文;;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体外耐药模型构建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苑鑫;柏长青;骆媛;李艳;刘又宁;王睿;赵西林;;肺炎支原体对四环素类耐药机制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贾砚寒;乔春霞;黎燕;张秋萍;彭晖;;曲妥珠抗体的耐药机制初步研究[A];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邢茜;江荣林;雷澍;王灵聪;智屹惠;吴艳春;黄立权;朱美飞;;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张瑜;王文刚;刘泽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及抗菌药物治疗[A];合理用药及新药评价专题研讨会日程安排与论文摘要[C];2010年

8 府伟灵;;MRSA耐药机制及检测方法[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五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8年

9 李丽;;MRSA耐药机制及检测方法[A];湖北省微生物学会第十届理事会分析微生物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蔡芸;郑茜;王睿;;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机制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化疗药理暨抗感染药理高峰论坛资料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通讯员 孙国根 记者 顾泳;抗生素耐药机制如何形成 “核糖开关”诱导“破坏分子”[N];解放日报;2013年

2 通讯员 刘思国 张艳禾 记者 李丽云;我学者为解析细菌多重耐药机制提供理论依据[N];科技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鑫;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肺炎支原体耐药机制调控网络的探索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2 苑鑫;肺炎支原体耐药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强国;马尔尼菲青霉氟康唑耐药机制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孙光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方法及耐药机制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6年

3 徐瑾;临床分离志贺菌属细菌膜耐药机制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4 李恒德;脊柱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株筛选及其耐药机制初步探讨[D];南华大学;2013年

5 李姣;诱导耐药K562/ADM和转基因耐药K562/MDR细胞株的生物学行为和耐药机制的比较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6 任志广;替尼类药物耐药机制及NO供体型化合物克服肿瘤耐药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7 胡华建;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甲硝唑耐药状况及rdxA、frxA基因在耐药机制中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张慧芳;幽门螺杆菌对阿莫西林耐药机制的初步探索[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02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602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8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