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患儿血药浓度监测依从性对丙戊酸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本文选题:丙戊酸 切入点:血药浓度监测 出处:《中国药学杂志》2015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考查患儿对血药浓度监测的依从性,评价丙戊酸钠用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癫痫患儿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应用丙戊酸钠单用药或联合其他抗癫痫药治疗,并进行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的患儿病例,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有1 507例患儿纳入研究。49.44%患儿只测定了1次丙戊酸血药浓度,测定4次以上血药浓度的患儿仅占5.24%;首次进行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患儿的达治疗窗率仅为51.63%,超治疗窗者占3.58%;不同监测次数之间患儿年龄、日给药剂量、血药浓度、控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丙戊酸血药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丙戊酸钠单用组与合并用药组之间日给药剂量(P0.001)、血药浓度(P=0.001)、达治疗窗率(P=0.004)有统计学差异;而不同监测次数之间,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无差异。结论丙戊酸血药浓度个体间差异大,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进行个体化给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药物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odium valproate in monitoring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valproate in children. Methods the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sodium valproate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antiepileptic drugs were collected and monitored for valproic acid concentration. Results A total of 1 507 children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49.44% of them only measured the concentration of valproic acid in blood. The rate of reaching the therapeutic window was only 51.63 for the first time, and 3.58 for the super therapeutic window. The age, daily dosage, blood concentration of valproic acid were 3.58%, and the age, daily dose, blood concentration of valproic acid were 5.24% and 5.24%, respectively, and the rate of reaching the therapeutic window was only 51.63%, and 3.58% of the patients were over the therapeutic window.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ntrol rate (P 0.05), blood valproate concentration (P 0.001), daily dose of valproate (P 0.001), blood concentration (P ~ (0.001), P ~ (0.004)) between the single and combined groups of valproate and sodium valproate (P _ (0.004), P _ (0.004), P _ (0.004), P _ (0.004), P _ (0.004), P _ (0.004), P _ (0.001), P _ (0.004)).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bnormal liver function between different monitoring times. Conclusion the blood valproic acid concentration has great difference among individuals. It is necessary to monitor the blood drug concentration regularly, to carry out individualized administration,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o improve the efficacy of the drug.
【作者单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药学部;
【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021079)
【分类号】:R969.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保森;孙颖;;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J];传染病信息;2013年05期
2 程莹莹;倪光夏;徐文韬;;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细胞骨架相关蛋白MAP-2、NF-L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09期
3 王灿;马虹英;王方杰;孔爱英;;丙戊酸肝毒性的早期预警及预防研究状况[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年02期
4 吴斯;谢娟;李龙宽;;丙戊酸钠代谢产物4-ene-VPA RP-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J];贵州医药;2015年04期
5 顾教伟;王勇;桂卫星;王大斌;;左乙拉西坦对学龄期癫痫儿童脑电活动的影响[J];儿科药学杂志;2015年09期
6 吴斯;谢娟;李龙宽;;2-丙基-4-戊烯酸血药浓度与谷丙转氨酶的关系[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年10期
7 沈健;;左乙拉西坦治疗癫沲伴认知功能障碍患儿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年23期
8 贾振纲;;不同治疗时机对新诊断癫痫患者复发和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9期
9 王雪晶;滕军放;丁雪冰;马明明;王志红;;丙戊酸促进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自噬性死亡[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5年02期
10 吴越女;胡炯;;丙戊酸对小鼠树突状细胞免疫调控作用研究[J];内科理论与实践;201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Ming Zhao;Jian-peng Wang;Chang-chuan Pan;Wang Li;Zi-lin Huang;Liang Zhang;Wei-jun Fang;Yong Jiang;xi-shan Li;Pei-hong Wu;;CT-guided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after with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in treating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long overall survival improvement[A];第九届中国肿瘤微创治疗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程金湘;胶质瘤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2 程金湘;胶质瘤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3 石朋飞;丙戊酸钠对NK细胞杀伤胰腺癌细胞的易化作用及机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4 孙昕f3;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VPA通过内质网应激干预糖尿病肾病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5 张艳波;右侧颞叶癫痫患者网络功能及结构的磁共振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懿;丙戊酸诱导前列腺癌细胞自噬的相关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王凤瑾;糖皮质激素治疗伴高胆红素血症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回顾性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3 周媛;中国人群药物性肝损害的流行病学:系统分析患者21789例[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4 王莉;内源性大麻素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5 杜超;比较抗癫痫药物在原发性全身性癫痫中的疗效[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6 王字举;失神发作相关的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综合征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4年
7 吕宗夏;右侧颞叶癫痫患者视空间工作记忆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8 杨洁文;代谢组学法结合病理学研究柴胡垂盆草汤的保肝机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蒋伟;丙戊酸抑制前列腺癌细胞侵袭力与SMAD4相关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胡凯;药物性肝病108例临床特点分析[D];皖南医学院;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志刚,任斌,邓斌,黎曙霞,姚秋燕;244例抗癫痫药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药师;2003年08期
2 宋莉,程静;对老年患者的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J];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07期
3 高淑萍,王瑞书;92例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分析[J];医药产业资讯;2005年06期
4 林荣强;程海兴;;90例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年01期
5 谢陶吟;陈荣;吴晓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小剂量茶碱的血药浓度监测[J];医药导报;2009年09期
6 冯绍文;何小敏;李敏薇;容颖慈;;4种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回顾性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09年10期
7 黄芳;徐宏彬;李玲;;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2003-2009年血药浓度监测的回顾性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0年06期
8 江文德;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动力学和临床血药浓度监测[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1984年06期
9 陈定继;殷介浩;;青链霉素合用时链霉素血药浓度监测[J];人民军医;1989年03期
10 刘昌林,彭智聪,范德贵;中药血药浓度监测近况[J];时珍国医国药;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婧;王玉文;王泽民;;利培酮血药浓度监测的意义与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2 冯绍文;何小敏;李敏薇;容颖慈;;4种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回顾性分析[A];2010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相涛;王来成;韩强;;丙戊酸类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鲁玉珍;李敏;郭长杰;何光明;;375例次血药浓度监测分析及临床意义[A];第六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李相涛;王来成;韩强;;丙戊酸类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6 刘红梅;林治光;任娟娟;崔慧茹;蒋平;李春波;;利培酮血药浓度监测及正常范围参考值的初步探索[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窦文琴;陈志高;顾秋君;徐蕾;;88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8 申薇薇;;茶碱血药浓度监测及浅析[A];全国临床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9 吴明东;林伟萍;丁汀;周慧萍;;945例血药浓度监测数据统计分析[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6年
10 梁健健;;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及其临床疗效关系[A];2010年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六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管云龙 邹家龙 湖北省监利县人民医院药剂科;血药浓度监测不应盲目偏信数据[N];中国医药报;2013年
2 衣晓峰 庄磊;血药浓度监测助癫痫个体化用药[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张炜 张秀荣;比较方见优劣[N];医药经济报;2001年
4 郭卫;生物钟关乎药效[N];保健时报;2004年
5 贾伟华;癫痫为何久治不愈[N];家庭医生报;2007年
6 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药剂科主任 谷清;头痛别盲目用药[N];保健时报;2010年
7 魏凰;实用 公正 可信[N];健康报;2006年
8 张艳秋;头痛切莫乱用药[N];家庭医生报;2008年
9 吴成;老人用药不要超过五种[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10 深秋;老年人用药宜少而精[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国栋;2006-2009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药浓度监测回顾性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2 唐薇;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监测在小儿急性淋巴白血病化疗中的应用三种制剂中氨苄西林生物利用度比较[D];昆明医学院;2003年
3 赵仁永;血药浓度监测及基因多态性检测管理系统的研究开发[D];山东大学;2014年
4 董改英;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质量控制的改进[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5 廖应熙;西罗莫司在allo-HSCT患者的全血药浓度监测、临床应用和安全性评价[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6 黄春燕;老年患者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分析及安全性相关因素探讨[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7 缪娟;万古霉素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8 俞小霞;199例住院患儿万古霉素临床应用调查[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18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618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