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RORγ新型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7 05:29

  本文选题:维甲酸受体相关的孤儿受体 切入点:Th17细胞 出处:《吉林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维甲酸受体相关的孤儿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related orphan receptors,RORs)是一类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在生殖发育、生理节律调节、新陈代谢紊乱、炎症发生以及免疫系统调节等一系列生理病理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RORs是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员,包括RORα、RORβ、RORγ三个亚型。RORα主要分布在肝脏、骨骼肌、皮肤、肺、脂肪组织、肾脏、胸腺、大脑和血液中,与肝糖原异生、脂代谢、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理病理过程有关。RORβ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包括大脑、视网膜和松果腺,主要与脊髓、丘脑、小脑皮质对敏感信息的处理方面有关。RORγ高表达于胸腺中,在肾脏、肝脏、心脏、骨骼肌、脂肪组织、睾丸、前列腺、胰腺中也有分布,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牛皮癣、多发性硬化症等自身免疫病有关。自身免疫病是一种与内分泌、环境、遗传等因素有关的多因素疾病。目前,发病率约占世界人口的6%。自身免疫病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且不易被治愈。Th17细胞与自身免疫病及某些炎症性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孤儿受体RORγ正因其可以影响Th17细胞的发育而受到广泛关注。Th17细胞分泌的细胞炎症因子白介素-17(interleukin,IL-17),可以引发炎症或引起自身免疫病的发生。通过调节RORγ的活性,从而调节Th17细胞的分化和控制IL-17的分泌,进而得到治疗效果。因此,RORγ在Th17细胞调节的疾病中是一个潜在的药物靶标。孤儿受体因其内源性配体不明确而得名。最近的研究已报道了很多孤儿受体的合成配体。苯环酰胺类药物T1317原本是肝X受体(LXR)的激动剂,后来Scripps研究所发现也可以作为RORγ的抑制剂。Scripps研究所、葛兰素史克公司等研发部门已报道了若干RORγ的小分子抑制剂,包括SR1001、SR2211、SR1555、TMP778等。此外,天然产物地高辛及其衍生物、熊果酸等也是RORγ的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本论文旨在探寻针对RORγ为靶点的新型骨架小分子抑制剂。围绕这一宗旨,做了如下工作:带有6个组氨酸标签的目的蛋白h RORγ-LBD野生型及其突变型h RORγ-LBD(C455E)以p ET24a为载体,在大肠杆菌原核系统中成功表达。经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和分子筛层析纯化,得到高纯度的目的蛋白。野生型蛋白供结合能力测试实验用,突变型蛋白供结晶实验用。本论文通过基于结构的虚拟筛选和基于配体的虚拟筛选方法,从Chem Bridge化合物库115万个小分子中筛选得到28个候选化合物。通过高通量筛选Alpha Screen、TSA和Luciferase三种方法对28个候选化合物进行结合能力测试。其中,Alpha Screen实验是测试配体小分子干扰蛋白RORγ-LBD与共招募因子相互作用的实验;TSA实验是测试配体小分子稳定蛋白RORγ-LBD热变性能力的实验;Luciferase实验是测试配体小分子对蛋白RORγ-LBD转录能力干扰的实验。结果分析后得到具有改造潜力的N-苯基-2-(N-苯基苯基磺酰胺)乙酰胺骨架小分子C11(Alpha Screen实验IC50:62.58μM;Luciferase实验IC50:4.54μM;TSA实验ΔTm:1.8oC)。为提高该类化合物的抑制活性,将化合物C11的结构进行优化改造得到30个衍生物,其中抑制活性最好的3个衍生物为29、36、39。在蛋白水平上其抑制活性与化合物C11比较,分别提高约80倍、60倍和280倍,IC50结果分别是0.77μM,1.07μM和0.22μM。细胞水平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36和39优于29。综合比较化合物36和39的活性,蛋白水平实验表明化合物39(Alpha Screen实验IC50:0.22μM)的抑制效果是化合物36的5倍(Alpha Screen实验IC50:1.07μM)。最终选择化合物39用于与蛋白h RORγ-LBD(C455E)复合物做共结晶实验。晶体经X射线衍射分辨率为3.0?,初步可见小分子与蛋白的结合模式。晶体结构仍在数据解析中。但是,若想完整地解释复合物晶体的结合模式,还应将结晶条件进一步优化。本论文实验结果表明:发现N-苯基-2-(N-苯基苯基磺酰胺)乙酰胺骨架化合物可作为维甲酸受体相关的孤儿受体RORγ的一类新型抑制剂骨架。在这类化合物中39抑制效果显著,且在细胞实验上选择性较好。其复合物晶体结构有助于小分子与蛋白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析。化合物39是RORγ靶标的一个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小分子抑制剂。此化合物目前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发此类化合物作为先导化合物,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核受体小分子配体的探寻提供了新思路;为抗炎类药物研发提供帮助。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9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璐;;STAT3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辽宁化工;2013年07期

2 张震;王华南;张振华;;4-芳胺基喹唑啉类化合物在激酶靶向小分子抑制剂中的应用[J];化学试剂;2014年03期

3 王勇;龙亚秋;;蛋白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新进展[J];有机化学;2011年10期

4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晶;卢俊彦;Shan Changliang;Fan Jun;欧阳斯盛;周宇;柳红;罗成;Chen Jing;蒋华良;何川;;靶向铜转运蛋白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与抗肿瘤活性研究[A];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周圆;纪庆;张永慈;杨铭;熊冬生;杨纯正;;整合素αvβ3小分子抑制剂先导物的发现及活性研究[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罗再刚;黄雅理;徐雪梅;胡利明;;基于gp41核心结构设计的小分子抑制剂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有机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孔祥谦;陈丽敏;Cheryl Mccullough;蒋华良;Ronen Marmorstein;罗成;;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MOF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及应用研究[A];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彭晖;冯健男;曹曦元;郭雷鸣;沈倍奋;黎燕;;生物毒素类小分子抑制剂的虚拟筛选及体外评价[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Sarmistha Halder Sinh;Keqin Kathy Li;Yujun George Zheng;;Identification of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s of PRMT1[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马金莲;郑一超;吕文蕾;王志茹;李金凤;刘宏民;;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的生物学功能及其抑制剂的筛选方法[A];2013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三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任永欣;崔玉敏;严孝强;赛杨;张维汉;顾轶;青卫国;苏慰国;;EGFR抑制剂新药研发[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方浩;孙凤娥;;Mcl-1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其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10 刘安;曹晨;孔德新;柏金辰;高立娜;王书航;陈宇;孙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抑制剂的研究进展[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白毅;新化合物可克服突变耐药[N];中国医药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杨;基于抗真菌新靶标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和N-肉豆蔻酰基转移酶优化设计新型小分子抑制剂[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2 张伟兵;PTP-MEG2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活性及动力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3 宋宇;RORγ新型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 庄春林;蛋白相互作用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设计及生物活性评价[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5 陈云雨;靶向Plk1 PBD新型抗肿瘤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抗肿瘤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6 钱程远;APE1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鉴定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7 史振东;miR-21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及肿瘤靶向治疗的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8 邓晓东;鞘磷脂合酶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9 方勇;高通量筛选mTORC2复合体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钱翠娟;JAK2激酶小分子抑制剂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D];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锦;四氢VA嗪类和吡咯酮并吡唑类p53-MDM2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评价[D];第二军医大学;2015年

2 于晓艳;pBcl-2小分子抑制剂的筛选及其分子药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侯丽;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σ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冯旭;CDC25B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及评价[D];兰州大学;2008年

5 陈清斌;小分子抑制剂与Mcl-1蛋白作用模式及分子优化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6 李秀江;第二代RhoA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及其抗血管痉挛活性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7 马晟;RhoA蛋白小分子抑制剂的活性筛选及其舒张血管作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8 秦立;CDK9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与发现[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9 刘丽娜;设计合成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小分子抑制剂[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10 刘畅;Pin1 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23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623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5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