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中药饮片标准化项目_肖小河:研道地中药做地道学人

发布时间:2016-11-03 20:54

  本文关键词: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肖小河简介: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全军中药研究所所长。医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军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临床中药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传染病重点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分会主任委员等职,《药学学报》、《中医杂志》、《中国中药杂志》等杂志编委。主要从事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20余项。主持研制开发系列肝病新药和军队特需药物,获国家新药证书1个、国家新药临床批文4个。获得国家和部省级科技成果奖13项。先后被评为首届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军队中医药“国医名师”、总后勤部“科技银星”,荣立二等功2次。

作为我国道地药材现代研究的开创者和开拓者之一,解放军第302医院(以下简称302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全军中药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肖小河提出并践行“研道地中药,做地道学人”的治学理念。“研道地中药”,就是致力于研究具有中国医学特色和内涵的药物;“做地道学人”,就是在治学和科研上始终追求科学严谨、创新致用,推动了国家和军队的中医药事业不断前行与壮大。

打造一块金字招牌

1998年6月,肖小河从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博士毕业后,作为特殊人才引进到302医院药学部下属的一个科研小组工作。2005年,医院为加强中医药研究力度,建设一流的中西医结合学科,决定成立中药研究所,作为学科带头人的肖小河当仁不让地出任了第一任所长。

如今的“中药研究所”,是302医院的一块金字招牌,可在它的成立之初,与地方和军队同行比,不仅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而且没有像样的实验室和所需的设备,缺少高质量的科研项目,科研人员也仅有8人,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谈起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比肖小河感触更深、感慨更多的是他的同事和学生。人员少,任务重,压力大,肖小河就经常用他独具幽默的方式鼓舞大家的斗志,用实验员小何的话说就是:“所长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指技术传授);我怎么做,所长也怎么做(指吃苦精神)。”这句俏皮话是在当时开发新药“正肝清黄片”时流传开的,但反映出来的同甘共苦的精神延续至今。肖小河的家和实验室离得不远,师生之间总是默默地关注着谁的灯先灭,这既是在“较劲”,更是彼此之间的鼓励和支持。

难怪有人评价肖小河:他工作起来简直就是个“拼命三郎”!白天,他查阅文献,带教学生;晚上,加班加点,潜心研究。时时处处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他自己首先认真做到并做好。这些年来,肖小河惜时如金,几乎没有节假日,他的时间和精力全部贡献给了中药研究事业。

梅花香自苦寒来。肖小河带领全所同志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将研究所的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一步一步推向快速发展、超常发展的和谐轨道,该所先后被评为全军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总后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先进单位,首都军地共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并一举升格为全军中药研究所。如今,全军中药研究所已经成为一块金字招牌,它不仅是302医院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也是全军和全国中医药科技创新的排头兵。

做靓四张“学术名片”

肖小河对于中医药科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中国人应该主导中医药学的发展,技术开发不能‘让老外牵着鼻子走’,科学研究不能‘跟着老外感觉走’”。

因此,肖小河将“秉持传统,引领未来,创新致用”作为研究所的发展理念。正是源于这种战略眼光和超前思维,肖小河带领科研团队开拓创新,在全国中药领域打造了四张响亮的“学术名片”,即:中药大质量观及实践、药性热力学观及实践、无针粉末注射给药系统、肝病中药新药开发。

第一张学术名片:“中药大质量观及实践”被誉为中药标准研究的战略性转变和“革命性”突破。该研究成果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第二张学术名片:“药性热力学观及实践”源于肖小河多年来对中医药和热动力两个学科科学内涵的关联性思考。他独辟蹊径地提出了一个新学说“中医药(药性)热力学观”,并创建了两套可用于中药寒热药性的评价方法,即冷热板差示法和微量量热法。这项研究打破了中药药性研究徘徊和沉寂的局面,激发出新一轮的全国中药药性研究热潮。这项凝结了课题组近10年心血和汗水的研究成果——《基于热力学思想的中药寒热药性研究》课题,从200余项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以高票获得2010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第三张学术名片:“无针粉末注射给药系统”是肖小河充分利用我国军工技术优势,以干扰素、胰岛素、破伤风抗毒素等军民两用药物为代表,在国内率先攻坚这一国际课题,填补了我国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第四张学术名片:“肝病中药新药开发”发挥了302医院的特色和传染病专科医院优势,研制开发出了系列特色肝病新药。近年来该院已获国家新药证书3个、国家新药临床批文4个,多个特色医院制剂,为广大肝病患者战胜病魔提供福音,同时走出了一条“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为基础,靠治疗特色和疗效取胜”的医院自主研发新药之路,成为全国肝病中药新药研发的重要基地,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带出一班“地道”学人

在肖小河身上,有一种可贵的气质——“简单无忧,真诚无敌”。作为学术团队的领军人物,他深知“培养自己”只是培养一个研究者,而成为优秀的“伯乐”才是“地道”的学人。

肖小河领衔的团队中,高学历、有潜力的青年人占主体,的确个个都是“骄子”、“苗子”。他最为骄傲的就是拥有一个这样的“金字塔”式的学术梯队,有一群蓬勃向上、像自己一样热爱科研和尊重科学的人。在这个团队中,最“爱说”的就是他,无论是参加学术会议归来,还是对于具体科研中遇到的困难,他总是第一时间和大家分享他获得的信息和学科资源。然而,肖小河却不是个独断专行的人,对于一些与自己观点意见相左的人,他从不计较。他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着自己的梦想,973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基金等科研成绩,成就了团队中一批优秀的青年学者,也成就了肖小河心中的“伯乐”金奖。

在学生们眼中,,肖小河既是严师,更是益友。工作中遇到了困惑,肖老师是第一个倾诉对象。肖小河给学生讲述的华山老挑夫一边挑着重担爬山,一边从容吹着笛子的故事,成了学生面对困难和压力时首先想到的一幅画面。“敬业有志,治学有道,不以人生规划事业,而以事业成就人生”,这是肖小河与同学们讨论职业规划时的独特感悟,也是他对于中医药科研事业执著追求的思想内核。

一个中医药转化医学的探路者

自古道:中医中药不分家。“药为医用,医为药存”,这是肖小河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但是当今随着学科专业分化,药学与医学渐行渐远,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屏障不断加厚。作为一名中药科研工作者,他深知,科研的成果只有有效地转化并应用于临床,最终解除患者的病痛,这样的科研才有意义,这也正是肖小河始终不渝的事业追求。

转化医学已成为国际生物医学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趋势,也为中医中药协调发展创造了新的重要机遇。肖小河抓住机遇,在院党委的支持下,领衔组建了中医药转化医学平台——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与研究中心,探索建立“科研支撑临床,临床导引科研”的中医药学科发展新模式,使实验室获得的知识和成果尽快转化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法、新手段,实现中西医结合、医药结合、科研临床结合的“零障碍”,也成就了肖小河及其团队的中药现代研究从面向临床走向结合临床。

一位哲人说过:“激情是追求事业的动力,只要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充满激情,就一定会创造奇迹”。肖小河正是一个对事业充满激情、善于创造奇迹的人。他也坦言:在科研的过程中,自己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但靠着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持、百折不挠的精神去战胜了它们。而这种精神的动力主要来自于自己对中药的浓厚兴趣、激情和执著追求的责任感,以及对科学事业的使命感。

积跬步以致千里,聚小流乃成江河。我们相信,作为中医药转化医学的先行者和开拓者,肖小河所创立的“中药大质量观”和“药性热力学观”,必将在转化医学的平台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让质量标准更加贴近临床,让临床标准更有科学依据”,必将成就他作为中药学人的梦想,更成就我国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

(302医院供稿)


  本文关键词: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35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635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6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