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本文选题:分子靶向治疗 切入点:单克隆抗体 出处:《药学学报》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肿瘤分子靶向药物因其特异性强、耐受性好等特点,在肿瘤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种类很多,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等,从1997年首个单抗药物利妥昔单抗上市到目前为止,已被批准上市的药物达50多种,抗肿瘤靶点也趋于多样化。以肿瘤细胞特异性分子靶点为导向的药物研发已经成为现代抗肿瘤药物发展的主流趋势。本文对FDA批准上市的分子靶向药物进行总结,按照作用靶点的不同进行分类,并对各类药物的分子机制及临床使用情况作一概述。
[Abstract]:Molecular targeting drugs play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umor therapy because of their strong specificity and good tolerance.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molecular targeted drugs, including monoclonal antibodies and small molecular kinase inhibitors. Since 1997, when the first drug, rituximab, was launched, more than 50 drugs have been approved for sal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umor cell-specific molecular targeting drugs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nti-tumor drugs. In this paper, the molecular targeted drugs approved by FDA are summarize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and clinical use of various drugs were summarized.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02470)
【分类号】:R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允芬;宋勇;;Afatinib(阿法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2年04期
2 邓承莲;邹佳;宋海峰;;抗CD20治疗性单克隆抗体的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2013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Yu-Shan Chen;Xiao-Bo Qiu;;Ubiquitin at the crossroad of cell death and survival[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13年12期
2 German G.Gomez;Jill Wykosky;Ciro Zanca;Frank B.Furnari;Webster K.Cavenee;;Therapeutic resistance in cancer: microRNA regulation of EGFR signaling networks[J];Cancer Biology & Medicine;2013年04期
3 王汉萍;张力;;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J];癌症进展;2014年03期
4 韩军平;林艳丽;王丽曾;;结直肠癌k-ras基因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相关性研究[J];甘肃医药;2014年07期
5 Meng-Ze Hao;Wen-Ya Zhou;Xiao-Ling Du;Ke-Xin Chen;Guo-Wen Wang;Yun Yang;Ji-Long Yang;;Novel anti-melanoma treatment:focus on immunotherapy[J];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2014年09期
6 崔艳丽;金玉洁;田苗;解学星;陈常青;;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6抑制剂palbociclib[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4年10期
7 程颖;华海清;秦叔逵;;西妥昔单抗引起肾病综合征1例[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3年08期
8 谭招丽;王友亮;徐建明;;EGFR单克隆抗体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耐药分子机制[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4年09期
9 赛音其木格;乌云毕力格;巴彦那木拉;;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进展[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年08期
10 Armel Hervé Nwabo Kamdje;Paul Faustin Seke Etet;Lorella Vecchio;Richard Simo Tagne;Jeremie Mbo Amvene;Jean-Marc Muller;Mauro Krampera;Kiven Erique Lukong;;New targeted therapies for breast cancer: A focus on tumor microenvironmental signals and chemoresistant breast cancers[J];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201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贾守薇;刘韬;黄红兵;;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A];2014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红艳;胃癌中ER-α36与EGFR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2 胡勇军;miR-143抑制胰腺癌的转移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3 孙朝阳;卵巢癌耐药机制浅探[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侯涛;二甲双胍对肺腺癌细胞系PC9、PC9/GR增殖抑制、凋亡诱导及吉非替尼增敏作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5 蔡开灿;非小细胞肺癌术后EGFR基因状态对化疗、靶向治疗疗效影响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6 陈佳;成纤维细胞对NSCLC细胞HCC827吉非替尼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探讨[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7 姚振宇;TRAIL诱导U937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分子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8 杨伯涵;两亲型“蜈蚣”状接枝聚合物的合成及多功能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D];吉林大学;2014年
9 秦晓东;沉默丙酮酸激酶M2对肿瘤细胞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10 陆宁;巨噬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活对细胞因子及实验性结肠炎的调节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德纲;晚期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检测及化疗疗效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2 韩瑞;西妥昔单抗与放化疗联用对喉鳞癌细胞的协同杀伤效应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3 王志明;FBXW7和Ki-67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4 张明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联合蛋白酶体抑制剂对伯基特淋巴瘤细胞株Raji生长调控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5 刘伟;ER阳性乳腺癌PAX-2和AIB-1对HER-2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6 夏靖华;应用ARMS原理建立人类EGFR基因突变检测方法[D];西北大学;2013年
7 尹雯;EGFR、PI3K及PTEN蛋白在大肠癌、胃癌和食管癌表达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8 吕伟朋;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K-RAS与错配修复蛋白表达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9 景萌;非小细胞肺癌EGFR表达对血管形成及细胞增殖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10 田丽敏;吉非替尼耐药细胞株NCI-H1975/Gefitinib Resistance的建立及耐药机制初探[D];大连医科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久丁;张冠一;师明磊;胡显文;;CD20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9年02期
2 陈净;李剑;;利妥昔单抗的罕见不良反应[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0年05期
3 李佐刚;盖文琳;闻镍;汤瑶;孙旭;于敏;王秀文;王军志;李波;;重组嵌合抗CD20单抗PUM100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1年1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红旺,张秀荣,许英爱,王雅君;单克隆抗体在抗癌领域中的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汪保安,汪寅章,夏风城,陆思珍,黄兆坚,郭爱岩,马芳玲,张育青;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单克隆抗体的筛选和鉴定[J];免疫学杂志;2001年05期
3 杨联萍,单中元,佟明华,易学瑞,万华印,曾平鲁,孔祥平;一组抗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1年05期
4 吴向东,李保仝,邵海枫,宗永兰,齐名,武建国;人红细胞血型糖蛋白A单克隆抗体的初步鉴定[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1年01期
5 李琦,欧阳为明,贾卫,刘雪松,韩卫宁,刘飞,谢鑫,苏丽,金伯泉;抗人白细胞介素-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2年04期
6 杨唐斌,曲丽娜;单克隆抗体研究新进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2年06期
7 邵晓枫,熊冬生,李容,彭晖,刘嘉,杨铭,许元富,范冬梅,朱桢平,杨纯正;抗KDR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生物活性的鉴定[J];中国肿瘤临床;2003年11期
8 马颖,邹全明,朱永红,罗萍,毛旭虎;抗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特性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3年06期
9 霍晨敏,朱昀,孙进伟,吴立柱,沈银柱,黄占景;单克隆抗体制剂的最新进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10 何忠效;浅谈单克隆抗体[J];生物学通报;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智红;熊承良;;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A];湘鄂赣首届性与生殖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李伟;林志;齐卫红;梁春男;杨艳伟;汪巨峰;李波;;抗VEGF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前安全性评价[A];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年6月第27卷第3期)[C];2013年
3 沈泓;梅建凤;朱克寅;李敏;应国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4 宁云山;司徒维娜;李妍;彭丹丹;洪燕华;刘宜楚;贺福初;孙启鸿;李明;;人类血浆蛋白单克隆抗体库的初步建立及应用研究[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二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论文集[C];2004年
5 尹铁英;王亚洲;王贵学;;血小板膜糖蛋白单克隆抗体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中的应用[A];2007第一届全国介入医学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曲海霞;胡和平;孙启鸿;;鼠抗人醛脱氢酶1A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7 鞠吉雨;周群芳;王丽娜;邸大琳;;抗人骨桥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健宏;王标;庄向生;王长兵;周伦江;刘玉涛;;单克隆抗体与免疫荧光染色技术[A];福建省科协首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畜牧业持续发展对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安星兰;陆梅生;李万波;安铁洙;滕春波;;人肌红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分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2年
10 邴国霞;张鹤晓;张利峰;吴清民;刘金华;段向英;江育林;;鲤春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初步应用[A];京津冀畜牧兽医科技创新交流会暨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尹晖;单克隆抗体研发进入新阶段[N];无锡日报;2010年
2 编译 李勇;单克隆抗体:生物类似药开发的秘钥[N];医药经济报;2014年
3 毛文波;单克隆抗体:征服癌症的新方法[N];科技日报;2004年
4 广凯;单克隆抗体药物将有大发展[N];中国医药报;2000年
5 ;单克隆抗体应用前景看好[N];中国医药报;2002年
6 曙岚;开发前景广阔 植物单克隆抗体药物[N];医药经济报;2000年
7 庄愉;单克隆抗体异军突起[N];医药经济报;2003年
8 黄东临;罗氏叱咤单克隆抗体市场[N];医药经济报;2005年
9 ;单克隆抗体异军突起[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3年
10 尹晖;全球最大单克隆抗体研制基地落户无锡[N];中国医药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宇;马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细胞免疫评价方法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2 余自强;抗血小板胶原受体糖蛋白VI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3 秦克锋;单纯疱疹病毒糖蛋白的特性研究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D];第四军医大学;1989年
4 游晓华;脑钠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临床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5 孟星宇;芘和萘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检测技术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6 胡敏;载脂蛋白M重组蛋白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初步临床应用[D];中南大学;2008年
7 温新宇;人CD38分子的克隆表达、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8 秦迎松;人促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Haemangiopoietin, HAPO)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9 张雪芳;抗gremlin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初步鉴定[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10 李振宇;抗FVⅢ-C2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功能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泓冰;几种单克隆抗体纯化方法的比较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2 许静;小鼠抗蛋清提取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鉴定[D];南昌大学;2007年
3 王林林;抗人早孕因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郑州大学;2011年
4 张朋;鲤春病毒血症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5 郑怡麟;抗人降钙素原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传感器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6 高晓飞;人红细胞血型糖蛋白B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扬州大学;2007年
7 李涛;抗黄曲霉毒素B_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特性鉴定[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何靖玄;琥珀酰辅酶A转移酶硝基化酪氨酸位点特异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9 于海双;普洱茶茶褐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10 谭雯雯;猪β-防御素2多克隆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414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641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