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本文选题:药物不良反应 切入点:儿童 出处:《儿科药学杂志》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儿童药物不良反应(ADR)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上报的105份儿童药物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例儿童ADR中,男80例(76.19%),女25例(23.81%);以静脉给药者居多,占99例(94.29%);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居首位,涉及18种抗感染药物,共有34例,占总例数的32.38%;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ADR最主要的表现,共68例(64.76%)。结论:应加强儿童药物ADR监测,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in children in our hospital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clinic.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05 ADR reports of children drugs repor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 was carried out. There were 80 men with 76.19m and 25 women with 23.81s; 99 patients were given intravenous drugs, accounting for 94.29.The ADR caused by anti-infective drugs was in the first place, involving 18 kinds of anti-infective drugs in 34 cases, accounting for 32.38% of the total. The skin and its adnexal lesions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ADR. Conclusion: ADR monitoring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ensure clinical safety, effective and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 children.
【作者单位】: 湖南省儿童医院;
【分类号】:R96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窦克莹;韩静;秦小平;;12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宁;辛百龙;李静;;脑血管造影中碘帕醇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对策[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杨学东;张志良;马戈;边云;洪伟;叶喜林;;碘造影剂引起严重副反应的回顾性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0年02期
3 谢升阳;;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年06期
4 李梅;唐立钧;马胜华;陈静;陈大红;;双源CT冠状动脉CTA不良反应的分析与处理[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张婷;李灿;林京玉;邢丽秋;贾国强;张黎明;赵荣生;;碘海醇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和风险管理研究[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4年03期
6 方良毅;孙恒文;梁瑜;黄敏敏;李俊铭;李伟雄;;100千伏管电压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在NSCLC放疗CT模拟定位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年02期
7 沈国鑫;余景武;唐杰;苏佩华;蔡亚娟;;CO_2-DSA在骨盆骨折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5年08期
8 崔准;孙永青;曹家绪;范磊;康建国;郝敬东;孙立智;任冰;;腰椎硬膜外造影后多排螺旋CT检查和临床应用[J];中国水电医学;2009年04期
9 林利芬;徐利君;陈赛贞;徐珊珊;徐红燕;田自有;;非离子型碘造影剂致过敏性休克74例文献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年3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严娟;某医院补益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集中监测[D];中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国璋;;预防药物不良反应之管见[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孙洁,何旭东,李冬梅;我院药物不良反应分析报告[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陈飞虎;药物不良反应监察[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年05期
4 ;2004年一季度上海市药物不良反应报道[J];世界临床药物;2004年09期
5 孙杰;浅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J];首都医药;2005年10期
6 刘海山;正确区分药物不良反应杜绝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16期
7 ;2004年度上海市药物不良反应报道[J];世界临床药物;2005年09期
8 ;2004年上半年上海市药物不良反应汇总分析[J];世界临床药物;2005年03期
9 李英;罗朝丽;;6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06年02期
10 笪素娟;;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薇;;6例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分析[A];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周波波;龚燕波;;93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A];浙江省药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郑天雷;;药物不良反应132例报告分析[A];第二十三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六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赖晋智;;药物不良反应病例讨论[A];第四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心血管药物安全应用与药源性心血管疾病防治专题研讨会会刊[C];2012年
5 李爱香;梁美凤;;我院2007~2008年13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6 刘昶;;警惕致命性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灾害、中毒专业联合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1999年
7 唐志华;曹国建;丁洁卫;;79例药物不良反应报表分析[A];2005年合理用药与医院药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8 欧阳露;肖雨清;李宏亮;曹玫;;68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统计分析[A];湖北省药学会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李国峰;赵宁民;张磊;胡萌楠;张海峰;马爱玲;王漪蒙;樊鹏丽;;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10 李爱香;梁美凤;;我院2007~2008年136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丁玉峰 周文丽;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事件[N];健康报;2005年
2 陈华;建立药物不良反应补偿机制[N];宁夏日报;2007年
3 吕乃群;药物不良反应分类[N];家庭医生报;2008年
4 陈金伟;医院规避药物不良反应风险案例分析[N];健康报;2007年
5 施文;各国药物不良反应 监测的发展和现状(一)[N];医药经济报;2002年
6 中国消费者报 孙燕明;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增多呼唤审慎用药[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7 邓聿文;完善药物不良反应监管机制迫在眉睫[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陕西省人民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李增烈;如何避免药物不良反应[N];健康报;2007年
9 北京朝阳医院主管药师 武冀春;哪些人要当心药物不良反应[N];保健时报;2010年
10 李中东;如何判断药物不良反应[N];家庭医生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燕琳;儿科用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及防治的调查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王怡;生物信息学方法辅助药物不良反应预测[D];厦门大学;2007年
3 党大胜;药物不良反应标准术语检索数据库的建立及考察[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4 傅政;Bayes方法筛选药物不良反应信号及利益风险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5 陈文;上海市ADR报表质量分析及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分系统构建[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6 韩丹;上海市抗艾滋病药物的药物不良反应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7 王琼;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杨志伟;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特点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47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647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