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齐拉西酮自微乳的制备及其体内外活性
本文选题:盐酸齐拉西酮 切入点:自微乳 出处:《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5年08期
【摘要】:目的制备盐酸齐拉西酮自微乳,提高其体外溶出度及其空腹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选择对盐酸齐拉西酮溶解能力较强的油相,乳化剂和助乳化剂,观察微乳的形成并绘制伪三元相图比较微乳区域大小,通过乳化时间的测定,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来确定最佳处方,测定盐酸齐拉西酮自微乳的体外溶出度以及其在Beagle犬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结果以油酸乙酯(油相)-吐温80(乳化剂)-聚乙二醇200(助乳化剂)(质量比为30∶47∶23)时制得的自微乳经水稀释后可形成稳定的微乳,平均粒径为58.4nm,Zeta电位为-31mV。自制盐酸齐拉西酮自微乳和市售胶囊相比,其体外溶出度显著提高,达到93%。Beagle犬体内实验表明,自制盐酸齐拉西酮自微乳的吸收不受食物影响。结论盐酸齐拉西酮自微乳制备简单,微乳粒径小,可显著提高盐酸齐拉西酮的体外溶出度,及其空腹口服生物利用度。
[Abstract]:Objective to prepare ziprasidone hydrochloride self-microemulsion and to improve its dissolution in vitro and its oral bioavailability.Methods the oil phase, emulsifier and co-emulsifier with strong solubility to ziprasidone hydrochloride were selected. The formation of microemulsion was observed and the pseudo-ternary phase diagram was drawn to compare the size of microemulsion. The emulsifying time was determined.Particle size and Zeta potential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formulation, dissolution of ziprasidone hydrochloride self-microemulsion in vitro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ziprasidone hydrochloride in Beagle dogs were studied.Results the stable microemulsion was obtained by water dilution with ethyl oleate (oil phase / tween 80) (emulsifier / polyethylene glycol 200 (mass ratio 30: 47: 23)).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the self-microemulsion was -31mV with an average particle size of 58.4 nm 路m ~ (-1) 路L ~ (-1) 路min ~ (-1) 路L ~ (-1) 路L ~ (-1) 路L ~ (-1) 路L ~ (-1) 路L ~ (-1) 路L ~ (-1).The dissolution of self-made ziprasidone hydrochloride microemuls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mmercial capsule in vitr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bsorption of self-made ziprasidone hydrochloride microemulsion was not affected by food.Conclusion the preparation of ziprasidone hydrochloride self-microemulsion is simple and the particle size of microemulsion is small. The dissolution of ziprasidone hydrochloride in vitro and the bioavailability of ziprasidone hydrochloride on an empty stomach can b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制剂科;南京工业大学药学院;
【分类号】:R9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清霞;吕永丰;黄伟侨;刘伟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齐拉西酮浓度[J];海峡药学;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海建;陈彦;贾晓斌;;中药自微乳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06期
2 刘杰,刘少杰,吕峰峰,李干佐,郑利强;微乳液体系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J];日用化学工业;2004年02期
3 赵成英;王利民;;表面活性剂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J];日用化学工业;2007年06期
4 赵颖;宋丹;方艺霖;孙冠芸;;口服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重庆中草药研究;2008年02期
5 刘彦;李国栋;刘承初;;鸦胆子油自乳化制剂处方研究[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6 林伟香;龙晓英;张选红;吴文峰;袁飞;秦琴;;枸橼酸莫沙必利自微乳中空栓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冯耀荣;程巧鸳;李范珠;;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7年04期
8 白永庆;龚福忠;李丹;徐运贵;;微乳液的结构性质及其应用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7年11期
9 伍正祥;陈小媛;翟晶;Neil Russell FOSTER;蒲源;;亚临界水法制备醋酸甲地孕酮超细颗粒[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S1期
10 李建军;贾国伦;王君;梁建强;杨丽;;金银花不同种质花蕾的形态和品质成分比较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考祥;慕宏杰;张小喜;王涛;王爱萍;;人参皂苷Rh_2自微乳释药系统的制备和评价[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唐景玲;吴琳华;邵兵;纪宏宇;;五仁醇自乳化制剂的处方筛选[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3 张继瑜;刘根新;李剑勇;胡宏伟;李冰;王婧;;O/W型抗寄生虫药用微乳载药系统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稀雯;黄志军;向阳;郭慧娟;熊莉;许沛虎;;驱白巴布期片质量控制研究[A];医药导报(2013年8月第32卷增刊)[C];2013年
5 王晓飞;葛海生;于玲;柴江平;;柴辛鼻敏康胶囊初步稳定性研究[A];医药导报(2013年8月第32卷增刊)[C];2013年
6 王晓冬;田源红;张英;刘赘;马敬原;熊灿霞;;马兰草质量标准研究[A];医药导报(2013年8月第32卷增刊)[C];2013年
7 张芳;;复方氢氯噻嗪片中4-氨基-6-氯-1,3-苯二磺酰胺的检查[A];医药导报(2013年8月第32卷增刊)[C];2013年
8 刘会茹;王艳清;卢学军;;热毒宁注射液与甲硝唑和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A];医药导报(2013年8月第32卷增刊)[C];2013年
9 高磊;刘皈阳;马建丽;王晓青;牛猛;康佳蕊;;紫杉醇纳米晶体药物动力学及急性毒性研究(英文)[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10 周述香;程钢;曾玲;;1例严重骨外伤继发重症感染患者的药学服务[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希颖;连翘种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生物学活性及其自乳化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伟伟;鱼腥草注射液增溶剂的优选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杨培民;白花蛇舌草抗肿瘤有效部位黄酮和多糖的纯化及其脂质体复合物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孙涛;川贝母止嗽颗粒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作用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廖立东;独一味质量标准提升及其相关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王孝勋;对叶百部的质量评价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李卿;灯盏细辛血管保护作用及南方红豆杉等叶绿体基因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8 苗博龙;关节腔注射用温敏性凝胶药物缓释制剂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9 唐仕欢;基于药用植物亲缘学的北沙参“辛味”探索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10 覃江江;四种旋覆花属药用植物中新型倍半萜的发现及生物活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乃群;锁阳中原花青素的提取、鉴别及抗氧化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2 李蓉蓉;坎地沙坦酯自微乳软胶囊的制备及评价[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张长帅;药典方剂生肌散的抗疮疡作用及安全性评价[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志港;巴山重楼正丁醇提取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刘颖;脂质制剂的肠道转运研究及脂解—吸收模型的建立[D];西南大学;2011年
6 宦娣;固体载体对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7 朱翔;护肝片工艺变更与质量参数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李兴丰;基于目标成分“敲出/敲入”的姜黄药效物质辨识与质量控制方法的初步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杨鹏;荷叶质量控制及体外抗氧化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刘方艺;经络贴巴布剂的制备工艺与体外经皮渗透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海霞;周远大;唐竟;陈秋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齐拉西酮浓度[J];药物分析杂志;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蒲家志;张弦;郭春艳;;齐拉西酮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识别特性[J];华西药学杂志;2009年05期
2 王怡;张珩;杨艺虹;王琛;;齐拉西酮的合成[J];精细化工中间体;2010年05期
3 陈立新;李心恬;方红;周原;;盐酸齐拉西酮的电化学分析[J];分析科学学报;2013年06期
4 李妮,郁韵秋,沈顺;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齐拉西酮及有关物质[J];分析化学;2004年07期
5 成碟;阳凯;刘磊;;盐酸齐拉西酮合成路线图解[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2年08期
6 李妮,沈顺,仲艳,王兆莹,郁韵秋;RP-HPLC法测定盐酸齐拉西酮的含量[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4年06期
7 苗燕飞;陈国广;任丽莉;;盐酸齐拉西酮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溶出度测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年01期
8 徐大国;蒋成君;;5-(2-氯乙基)-6-氯-1,3-二氢-吲哚酮的合成[J];浙江化工;2013年07期
9 陈钧,江文明,蒋新国;甲磺酸齐拉西酮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CGC测定[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4年11期
10 陆建国;;一锅法合成6-氯吲哚-2-酮[J];广东化工;201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清霞;吕永丰;黄伟侨;刘伟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齐拉西酮浓度[A];广东省药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何海霞;周远大;唐竟;陈秋宇;;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人血浆中齐拉西酮浓度[A];2004年中国西部药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4年
3 梁艳;赵领;钟晓东;张雪梅;李必波;余瑜;;盐酸齐拉西酮中空微球的制备和体外性质研究[A];2008年成渝药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徐卫国;李莎;姜静;马学银;马丽萍;;齐拉西酮联合丙戊酸钠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周远大;何海霞;;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人体药代动力学[A];2004年中国西部药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4年
6 彭正午;王磊;杨帆;陈怡环;谭庆荣;;齐拉西酮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模型行为学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7 姜小琴;杨开仁;周波;张弛;高晓峰;钱秀莲;;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兴奋临床研究[A];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成立大会暨二○○八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彭正午;杨帆;王磊;陈怡环;谭庆荣;;齐拉西酮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大鼠抑郁行为与海马神经发生的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孙裕勇;;地西泮片联合齐拉西酮胶囊治疗酒精依赖的临床观察研究[A];2013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六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10 罗忠;谷宏伟;郑学宝;杨灵初;章旭东;;齐拉西酮治疗老年精神障碍24例的临床分析[A];2009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朱国旺;齐拉西酮对患者代谢影响较小[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中投证券 周锐;恩华药业(002262)齐拉西酮注射剂型获批[N];中国证券报;2009年
3 张骁;张韬;抗精神分裂症新药齐拉西酮[N];中国医药报;2004年
4 雪梅;齐拉西酮优于氟哌啶醇[N];医药经济报;2004年
5 邵建国;齐拉西酮三强竞逐[N];医药经济报;2013年
6 郑屠;礼来的奥氮平优于辉瑞的齐拉西酮?[N];医药经济报;2003年
7 张楠;恩华药业获药品注册批件[N];中国证券报;2009年
8 陆志城;2001年批准上市的新分子实体药物[N];医药经济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雷艳青;齐拉西酮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动学、药效学及其与P-糖蛋白转运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李亚敏;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评价及糖脂代谢安全性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崔开艳;齐拉西酮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安全性及代谢指标对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廖峥娈;一项比较齐拉西酮和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为期6周、前瞻性、随机开放比较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D];浙江大学;2011年
3 陆晓姿;齐拉西酮和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4 王海;抗精神病药齐拉西酮的合成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5 薛晓斌;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脂代谢及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88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688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