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自微乳剂肠道给药的降血糖效果考察
本文选题:胰岛素 切入点:自微乳剂 出处:《中国药房》2015年19期
【摘要】:目的:研究胰岛素自微乳剂肠道给药在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体内的降血糖效果。方法:取大鼠ip给予链脲佐菌素(50mg/kg)复制1型糖尿病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生理盐水)组、阳性对照(胰岛素注射液2.25 u/kg)组和微乳剂低、中、高剂量组(胰岛素自微乳剂4.5、9、18 u/kg);另取正常大鼠10只为假手术(生理盐水)组。均麻醉手术,除阳性对照组大鼠ip给药外,其余大鼠肠道给药,于给药前和给药后15~600 min检测各组大鼠血糖水平。另分别对正常对照组、模型未给糖组、模型给糖组和微乳剂(胰岛素自微乳剂9 u/kg)组大鼠进行糖耐量实验(除模型未给糖组大鼠不给糖外其余大鼠均给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给药后0~240 min内的血糖值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大鼠给药15 min后有降血糖趋势,给药后30~480 min内的血糖值均减小,其中降血糖峰值为36%、峰值时间为30 min;微乳剂低、中、高剂量组大鼠给药30 min后有降血糖趋势,给药后45~360 min内的血糖值均减小,其中降血糖峰值为18%~21%、峰值时间为90~120min,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糖耐量实验中除模型未给糖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有血糖吸收峰,且微乳剂组大鼠血糖达峰值后迅速降低。结论:胰岛素自微乳剂能明显降低1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hypoglycemic effect of insulin self-microemulsion in rats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Methods: the model of type 1 diabetes was induced by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of streptozotocin (50 mg / kg). The model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model group (normal saline), the positive control group (2.25 u / kg insulin injection) and the low and moderate microemulsion group. The rats in the high dose group (4.5 渭 g / kg insulin self-microemulsion) and 10 normal rats were sham-operated (normal saline) group. All the rats were anesthetized, and the other rats were given intestinal administration except IP in the positive control group. The blood glucose levels of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15 min after administration. The glucose tolerance test was performed in the model group and the self-emulsion group (9 u / kg insulin self-emulsion). (all rats except the model group were given no glucose.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sham operation group, the rats in the model group were given no glucose. The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the model group increased within 0 ~ 240 min after administr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there was a tendency of hypoglycemia in the positive control group after 15 min administration, and a decrease in the blood glucose value within 30 ~ 480 min afte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rug. The peak value of hypoglycemia was 36 min, and the peak time was 30 mins. In the low, medium and high dose groups, there was a tendency of hypoglycemia after 30 min administration, and the blood glucose values decreased within 45 ~ 360 min after administration. The peak value of hypoglycemia was 18 ~ 21 and the peak time was 90 ~ 120 mi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1 or P 0.05). In the glucose tolerance experiment, there was a peak of blood glucose absorption in all the rats except the model group. Conclusion: insulin self-microemulsion can significantly decrease blood glucose in rats wi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作者单位】: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医学实验动物中心;
【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基金(No.2011B031800010)
【分类号】:R96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祁荣,平其能,徐瑞阳,石勇平;酪蛋白和鱼精蛋白对胰岛素酶降解和口服降血糖作用的影响[J];药学学报;2004年10期
2 吴正红,平其能,宋峗梅,雷晓敏,李建英,蔡鹏;壳聚糖和壳聚糖EDTA接合物双层包覆胰岛素口服纳米脂质体的研究[J];药学学报;2004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淑玲;郑秋云;;胰岛素非注射给药系统的研究概述[J];海峡药学;2007年10期
2 张懿;;胰岛素给药新途径的研究综述[J];海峡药学;2011年02期
3 赵阳;蒋淑琴;张秀荣;;壳聚糖作为靶向制剂载体材料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卢逢娣;朱玮;阚凯;;胰岛素给药途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年05期
5 张立强;陶安进;石凯;寸冬梅;崔福德;郑俊民;;肠溶包衣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内外性质[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陶安进;张立强;石凯;寸冬梅;崔福德;;胰岛素肠溶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内外性质的评价[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7 杜松;左建国;邓英杰;;叔丁醇-水共溶剂冷冻干燥工艺及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J];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06年03期
8 卜瑞芳;;壳聚糖及其他生物材料作为胰岛素载体的释药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29期
9 韩羽楠;潘崎;;胰岛素非注射给药途径研究与进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5期
10 吴正红;平其能;李建英;蔡鹏;;壳聚糖和壳聚糖-EDTA轭合物双层包覆脂质体对胰岛素口服吸收的影响(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石海涛;胰岛素-多孔羟基磷灰石微球口服给药系统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张立强;肠溶包衣胰岛素—壳聚糖复合物纳米粒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5年
3 石凯;基于磷脂复合物的胰岛素口服给药系统的设计与评价[D];沈阳药科大学;2006年
4 肖苏尧;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作为抗癌药物/基因载体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王梅;口服天然黄体酮给药系统的设计[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6 刘小康;Fe_3O_4-CMC-5FU纳米载体药物的制备及其对胃癌细胞抗肿瘤作用的电镜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7 张纪尧;超重力反溶剂法制备超细亲脂性药物颗粒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8 孙少平;基于疏水离子对法制备的胰岛素口服给药系统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史景红;新疆驴乳粉地方标准的研制[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2 涂韶丽;胆甾醇琥珀酰基壳聚糖锚定脂质体作为表阿霉素载体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3 李莹;羟基乙酸用于肝癌瘤内注射的药效及脂质体制剂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4 窦学文;用于胰岛素透皮给药的相转化水凝胶微针点阵的制备[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余新建;重组干扰素上调草鱼干扰素系统基因的表达[D];南昌大学;2013年
6 郑滢;基于服务链的电子政府一站式服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年
7 杨宁波;阴离子型聚氨酯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祁荣,平其能,赵卫;N-[8-(2-羟苯基)氨基]辛酸钠对胰岛素溶液的胃肠道吸收促进作用及机理[J];药学学报;2003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向阳;熊绮梦;蒋解花;梁富泓;;10%立影杀虫微乳剂对3种害虫灭效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7年05期
2 贾家祥;;卫生杀虫微乳剂配制及杀虫效果的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8年03期
3 李杰;周丽莹;聂淑芳;范景新;杨星钢;潘卫三;;微渗析技术研究克拉霉素亚微乳剂相分布[J];中国新药杂志;2008年14期
4 李洁,姜志宽,高道蓉,夏传国;微乳剂在白蚁化学防治中的应用[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3年04期
5 邢福铭;2.7%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研制及药效[J];卫生杀虫药械;1998年04期
6 蔚峰炯,沈荣;高效氯氰菊酯微乳剂的开发生产[J];卫生杀虫药械;2001年01期
7 王永明;辛正;刘慧媛;彭文广;;5%吡丙醚微乳剂阻止蝇幼虫化蛹及羽化实验观察[J];预防医学论坛;2006年05期
8 蒋解花;谭毅;冯向阳;熊绮梦;;卫生杀虫微乳剂对蚊蝇的室内持效研究[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6年05期
9 王岩;华海婴;刘琳;;紫杉醇亚微乳剂的制备及工艺研究[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蔚林;吴秀华;王飞;刘中华;卜训武;;8%氰戊菊酯微乳剂的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胡国胜;邓新平;赵野;张敏;;5%联苯菊酯微乳剂研究[A];庆祝重庆市植物保护学会成立10周年暨植保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高志钢;米鹤都;姜辉;;绿色环保型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A];第二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4 郭文明;丁伟;张永强;;5%黄花蒿粗提物微乳剂的研究[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台秀梅;魏宏图;王万绪;杜志平;;环保型农药微乳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6分会:胶体与界面[C];2014年
6 陈福良;王仪;郑斐能;梁文平;;微乳剂低温稳定性的研究[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7 毛景英;闫振领;赵锡成;;0.1%三十烷醇微乳剂调节棉花生长田间药效试验[A];植物保护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汪国华;张文惠;张佳佳;;微乳剂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3年
9 贾洪喜;徐其文;韦鸿胜;;6%戊唑醇微乳剂(ME)的研制及其田间药效[A];植物保护与粮食安全——第二十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王玉平;王永卫;;0.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的研制及田间药效试验[A];第二届全国绿色环保农药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微乳剂[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4年
2 ;4.5%科锋高氯微乳剂[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5年
3 ;20%斑蛾清微乳剂[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5年
4 ;0.2%甲维盐微乳剂[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5年
5 曹涤环;几种农药新剂型介绍[N];中国花卉报;2004年
6 曹涤环;几种农药新剂型[N];湖南科技报;2007年
7 何永梅;生物杀虫剂——绿卡[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8 记者 翁国娟;浙江植保学会举办“三佛”技术研讨会[N];农资导报;2007年
9 实习记者 江华;新剂型以环保为方向[N];农资导报;2012年
10 扬华;加用神硅防治稻纵卷叶螟增效[N];江苏农业科技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硕;水包油包纳米粒亚微乳剂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标;阿昔洛韦棕榈酸酯亚微乳剂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6年
2 黎玲;多烯紫杉醇亚微乳剂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3 滑雪;1%米尔贝霉素微乳剂的研制[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4 孟繁娜;盐酸吡硫醇无痛型冻干粉针和亚微乳剂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6年
5 杨秀丽;顺铂亚微乳剂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6 冷鹏飞;三种农药微乳剂的研制及其对立枯丝核菌抑菌效果的探讨[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7 田文学;30%毒死蜱微乳剂研究及推广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8 董雪娟;三种三唑类杀菌剂微乳剂的加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龚天波;10%前胡香豆素微乳剂研制及防效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刘响飞;以土荆芥精油为助剂的20%毒死蜱微乳剂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89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689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