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药学论文 >

台湾为什么不愿意回归_《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12 09:10

  本文关键词: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年

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研究

余依婷  

【摘要】:研究目的 台湾自古以来就不是中药的主要生产地区、大多数中药资源须仰赖进口提供。自明清以降,带有中国传统医药理论的大陆进口中药材,再加上台湾本地民间草药的使用经验,二者共存并用,成为台湾中草药的在地文化特色。十九世纪末,清王朝因战败将台湾割让与日本之后,殖民地政府有计划地引入西式医学教育及建立公共卫生体系,民间则延续中国中医药与台湾民间草药的传统,但也开始学习流传到台湾的日本汉方医学临床经验。台湾光复、日本战败、国民政府迁台之后,众多的大陆菁英及传统中医药人士来台,受过西方科学思潮洗礼的科学家与西医师,及满腹经纶的名中医,同时主导着台湾中医药体系的发展。1960年代初期,台湾在中药本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以“中药科学化”为基础,导入了以西药制剂为基础而开发的中药科技,开发了具有高度创意的“中药浓缩制剂”,自此奠定了台湾中医药产业朝向中药科技高度发展的现代化主轴,台湾与中国大陆的中医药体系开始往不同的方向演进。 对台湾自1949年起迄今的中药科学化发展历史进行系统性探讨,可以填补我国中医药发展历史的研究空白,建立台岛地区中医药科学体系发展架构之研究骨干,对海峡两岸及国际有关传统医药发展战略提供借鉴经验与学术支撑。因此,研究台湾的中药科学技术发展进程,具有历史性及科技前瞻性的现实意义。 研究方法 本论文采用历史研究方法,即对台湾社会中医药历史发展过程的相关资料进行发掘、收集、调研、整理、描述、分析、归纳的综合系统方法,以时间顺序、以医学事件、以著名人物著作及学术成就等为切入点,对自明清以来台湾医药早期情况、日据时代及至1949年国民政府迁台迄今影响台湾中药科学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人物进行研究。具体包括: 文献回溯分析:围绕台湾中药科学化发展历程,进行文献资料的查询收集,发掘整理,归纳分析,探讨台湾中药科学发展的学术内涵及社会背景,而资料的来源除图书报刊杂志外,更应该重视人物访谈及田野调查的记录。 公文征集归类:主要针对政府公报、法令规章、会议论文、报刊杂志等关于中药科学化及中药科技的相关文献进行搜集整理。 个案剖析探究:针对产业体系(顺天堂、胜昌制药等二家成功发展中药科学化制剂的标竿企业),行政体系(卫生署、药政处、中医药委员会、药物食品检验局、药物食品管理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对台湾中药科学化的重大影响。 口述历史及专家访谈:针对台湾中医药产业相关人士进行访谈,包括专家、学者、研究人员、卫生行政人士、教育工作者、产业工作者等,以求全面汇整台湾中药科学化的有关情势,并深入了解发展中药科技发展之解决方案。 本论文研究采用的参考文献包括数据库资料,来源主要有台湾近代医疗文物数据库系统、台湾政府公报信息网、全国法规数据库、中医药信息网。 研究结果 遵循上述研究方法,在占有大量史料基础上,形成本论文的正文三个部份与附录六个专篇。 论文正文“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研究”,重点针对台湾中药科学技术发展的代表人物及事件进行记述。从日据时期到二十世纪底,台湾的中药科学化从局限于实验室的学术研究,成为医学界可具体接受的中医药处方新观念,并发展成为可于临床医疗使用的中药浓缩制剂。奠定台湾中药科学化发展基础的科研者以杜聪明、颜焜荧、许鸿源为主要代表人物。 第一部份台湾历史背景之回顾及医药资料收集整理,以中医药人力变迁之统计,检视台岛地区医药历史的沿革。从传教士医疗进入台湾起,台湾民众接触到西医技术及西药治疗,开始期望医药现代化。日本殖民政权把当代国际卫生观念及医学研究思想带入台湾,建立西医学校,台湾人可在本地或到日本接受科学的研究训练,培养出一批批具有现代化思潮的西医药科研菁英。反观国民政府及日本政府对中医药均采取漠视或逐步淘汰的旁观态度,中医药行业只能朝向卖药或民间行医发展,中医药教育只靠父子或师徒相传,中医药科研无法建立学术及研究的体制化基础。 第二部份奠定台湾中药科学化发展的先行者,找出开展台湾中药科学化的探索力量。①台湾中药科学化发展的先行者杜聪明。开台第一位医学博士杜聪明,于日据时期在台湾倡导汉医药研究思想,选定台湾本土药用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倡议于台大医院及高雄医学院附设医院设立汉医治疗门诊,坚持于西化制度的台大医学院及高雄医学院亲自主讲中西医学史略及中医药学评论,导入伤寒论、本草学、针灸学成为西医教育一环,在“中西医学一元化”的理念下,撒下了“中药科学化”台湾生根萌芽的种子。②台湾中药科学化的开创者颜焜荧。如果说张仲景《伤寒论》开创了中医临床治疗进入汤剂的新纪元,那么颜焜荧对中药浓缩制剂制定产制流程与质量标准的作为,可算是开创了中医临床治疗进入科学化制剂的里程碑。颜焜荧为日本京都大学药学博士,开发日本长仓制药第一款汉方新处方“人蔘当勺散”取得药证审批。首先开发出台湾第一个“中药科学化中药浓缩制剂产品原型,协助转移至顺天堂药厂。率先制定及统一中药浓缩制剂质量指标。创立“颜氏汉方理论”,以台北医学院为基地教育出最多中药科研人材。台湾中药科学化研究的泰斗颜焜荧是唯一在台湾二度荣获政府壹等奖励之中医药科学家。③许鸿源创立顺天堂药厂,并担任台湾省卫生试验所副所长及卫生署药政处第一任处长、卫生署药物食品审议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中国文化学院指导药用植物研究,始终强调中药研发检验技术的重要性,以“免煎易服、药效确实”宣传中药浓缩制剂,打响顺天堂制药厂“科学中药”,透过其创立的台湾必安研究所及美国汉方医药研究所检验数据证实科学中药质量,许鸿源实为台湾中药科学化的实践者。 第三部份中药科学化在台湾发展及其影响,说明中药科学化对台湾中药制造产业的影响,并解释台湾中药浓缩制剂的演进、质量评估及检验方法的开发、临床试验及新药开发等中药科技技术发展过程。①台湾区制药公会主任委员李沐勋先生发展中药浓缩制剂之主要贡献—导入日本汉方GMP观念于台湾,推动中药GMP产业训练。主持《订定中药标准方》研究计划,成为日后《台湾传统药典(中华中药典)》公告《中药基准方200方》之基础。②中药制造厂在研发制造中药浓缩制剂的时候,必须参考《中药基准方200方》,影响中药厂对配方、包装、制造、申请全民健康保险费用给付等策略,连带地也会影响产业界的科研开发意愿。③以“中药科学化”方式制造中药浓缩制剂的中药厂,由顺天药厂及胜昌制药在上世纪60年代为首创。截至2011年1月1日,台湾实施中药GMP的中药厂将近120家,浓缩制剂中药厂将近50家,仍然是以顺天堂集团及胜昌制药的中药科研实力最为突出,为台湾生技医药产业的中药制造标竿典范。 笔者认为上述研究结果具有以下价值:①开创中医药临床体系的临床决策新流程,②新科技的传播在于说服大众的过程,③台湾的中药科学化将处于动态的演进。 在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笔者积累1949年迄今的资料,汇编成为论文的第二部份“台湾中药科技发展进程及史料汇编”作为附录。分成六个专篇讨论①现代化科学标准管理中药制造,②以中药为基础的新药开发,③与中药管理有关的政府机构,④中药管理的有关法规,⑤中药科研之重大计划及主要机构,⑥台湾中药制造产业的发展。具体说明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食品药物管理局、中央健康保险局与全民健保、国立中国医药研究所等单位与推动台湾中药科学化之关连性。中药科学化产品个案说明包括第一张中药新药药品许可证“寿美降脂一号胶囊(卫署药制字第047152号,2005年9月30日核可)”,及第一张植物新药药品许可证“怀特血宝PG2黄耆多醣注射剂(卫署药制字第054853号,2010年6月24日核可)。 研究结论 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是当代中医药学史的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台湾自1949年国民政府迁徙迄今医药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台湾医药学界为努力发展中药科学技术所采用的模式及所取得成就。本论文以此为题材进行研究,其创新点:一是从史料汇集的层面,系统性记录台湾中药科学化的历史进展,资料具有原创性及“存史”价值。二是对台湾中药科学化具有奠基贡献的杜聪明、颜焜荧、许鸿源等三人之学思历程及科研经验进行研究。三是总结台湾中药科学化理念与实质学术内涵,其与中药制品质量管理标准、与临床试验的演进新药开发、与台湾中药制药GMP、与中药基准方二百方颁布相关。 台湾同样也肩负着对全球传播交流中医药文化的重责大任,以中药科学技术手段所创造的实体产品,正是利用现代科学语言帮助国际友人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内涵的一大助力。深入研究中医药这个属于全人类共同所有的丰富宝藏,考察台湾推动中药科学化及发展中药科技的历程,共同探索中医药,传承中医药,将是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大融合的必然。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28
【目录】:

  • 中文摘要3-7
  • Abstract7-16
  • 引言16-22
  • 第一部分 台湾历史背景之回顾及医药资料收集整理(1653-1970年)22-39
  • 一、荷兰、明郑成功父子、清朝统领台湾的时期22-23
  • 二、传教士医疗进入台湾开启现代化医疗体系23-24
  • 三、日据时期台湾的医药卫生24-26
  • (一) 以生物学原理殖民台湾的日本帝国医学主张24
  • (二) 在日本近代西化医学思潮下所培育的台湾本土菁英24-26
  • 四、日据时期的中医药管理26-30
  • (一) 日据时期与汉医汉药有关的管理法令26-27
  • (二) 日据时期与中医药有关的医事人员27-30
  • 五、台湾光复后的医药环境30-35
  • (一) 医事团体31-32
  • (二) 药商管理32-35
  • 六、中药科学化在台湾发展之滥觞35-36
  • 参考文献36-39
  • 第二部分 奠定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先行者:杜聪明、颜焜荧、许鸿源39-104
  • 一、启蒙中药科学化的思潮:杜聪明—台湾医学之父39-54
  • (一) 生平传记39-43
  • (二) 学术贡献43-54
  • 二、开创中药科学化的时代:颜焜荧—台湾中药科学化的泰斗54-77
  • (一) 人生阅历55-60
  • (二) 学术成就60-77
  • 三、实践中药科学化的商品:许鸿源—顺天堂药厂创办人77-93
  • (一) 生平传记77-80
  • (二) 成就与贡献80-93
  • 参考文献93-104
  • 第三部分 中药科学化在台湾发展及其影响104-138
  • 一、"中药科学化"理念的探讨104-107
  • (一) 中药科学化与中药产业质控品管标准结合104-105
  • (二) 中药科学化与临床试验的演进、新药开发相关105-106
  • (三) 中药科学化与传统中医药发展的关系106-107
  • 二、台湾中药浓缩制剂与中药制药GMP的演进关系107-111
  • (一) 中药浓缩制剂的起源与管理107-109
  • (二) 台湾中药制药GMP的演进109-111
  • 三、台湾中药制剂、中药材质量管理及中药新药开发111-115
  • (一) 中药制剂以TLC薄层层析检验法确认成份111
  • (二) 中药材质量以HPLC高效液相层析法定量指标成份111-113
  • (三) 中药新药的开发113-115
  • 四、台湾中药科学化的标杆企业:顺天堂药厂、胜昌制药115-122
  • (一) 顺天堂药厂(集团)116-118
  • (二) 胜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18-122
  • (三) 台湾中药标竿企业对中药科学化的贡献122
  • 五、台湾中药基准方二百方122-127
  • (一) 订定中药标准方计划124-126
  • (二) 公告二百个中药基准方126-127
  • (三) 中药基准方对台湾中药制造业之影响127
  • 六、中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社会"(Science,Technology and Science)的探讨127-131
  • (一) 社会及时代需求对推进方向的影响128
  • (二) 学者专家个人的学思主张及科研态度128-129
  • (三) 中药科研的体系建立及知识传递129-131
  • (四) 中药科学化发展历程的考察131
  • 参考文献131-138
  • 结语138-142
  • 附图142-157
  • 图录一142-143
  • 图录二143-144
  • 图录三144-145
  • 图录四145-146
  • 图录五146-147
  • 图录六147-148
  • 图录七148-152
  • 图录八152-153
  • 图录九153-154
  • 图录十154-155
  • 图录十一155-156
  • 图录十二156-157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157-158
  • 致谢15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威著;;台湾中药制剂现况与发展趋势[J];海峡药学;2006年05期

    2 罗宗洛;回忆录(续)[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9年01期

    3 罗宗洛;回忆录(续) 接收台湾大学日记[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涂瑶生;中药配方颗粒关键技术与中医药国际化思考[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祥筠;台湾中药制剂的沿革及对中医处方的影响(1945~2004年)[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进春;耿学斯;万文蓉;李成付;;关于加强海峡两岸中药产业交流与合作的思路与对策[J];海峡药学;2012年05期

    2 刘晖晖;李盛青;詹若挺;梁盈军;谈英;陈蔚文;;中药配方颗粒发展现状与临床推广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年01期

    3 杨荣庆;;光复初期国民政府对台北帝国大学接收及改制的困境——以罗宗洛、陈仪之争为中心的考察[J];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01期

    4 岳晨妍;李野;乔立颖;;中药技术壁垒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策[J];医药导报;2008年11期

    5 邹大光;潘卫三;;建立东亚传统医药注册协调会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药事;2009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贺金林;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教育复员研究[D];中山大学;2007年

    2 董国锋;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黄丽琼;中药企业国际化战略[D];暨南大学;2010年

    2 陈伟;台湾中药材产业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茹柳,陈蔚文,徐颂芬,李育浩,吴清和;加味左金丸抗胃粘膜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1993年01期

    2 张忠义,雷正杰,吴惠勤;超临界CO_2萃取吴茱萸有效成分的GC/MS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3 王政,谢素治;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饮片的化学成分及药效学研究概述[J];海峡药学;2004年02期

    4 叶富强,徐颂芬,陈蔚文,李茹柳,潘怀耿;黄连与茱萸配伍比例对黄连生物碱含量的影响[J];河北中医;2000年05期

    5 郭玫,余晓晖,邵晶;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概况[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乔梁,周洪雷,魏璐雪;高效毛细管电泳测定黄连配伍阿胶中黄连生物碱的含量[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7 刘江虹;中药颗粒剂临床使用中存在问题的讨论[J];基层中药杂志;2000年03期

    8 孙敬昌;附子白芍配伍的理论探讨及对心肌缺血动物作用的初步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9 孔祥英;黄芪与当归配伍的免疫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10 郭用庄,翟旭峰,廖彩震,刘法锦;试论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控制[J];世界科学技术;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兆雄;台湾名医杜聪明[J];中华医史杂志;1999年03期

    2 竺圭;;我的医学幻想[J];东方养生;1996年08期

    3 ;神经病学[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0年01期

    4 张庆河;培养科技人才的几点做法和体会[J];医学教育;1991年03期

    5 肖林榕;张永贤;;台湾地区中西医一元化的倡导者杜聪明教授[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李发仁;;加强学科协作 促进科研工作[J];滨州医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7 陈汉平;汤德安;刘凡;林文注;顾法隆;;发展实验针灸 推动学术进步[J];上海针灸杂志;1988年01期

    8 陈殿利;;科技文献在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价值和作用[J];锦州医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9 熊跃斌;中西医结合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年04期

    10 哈鸿潜,高田;台湾大学医学院百年史[J];中华医史杂志;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璟;;学习科技发展史 抵制伪科学[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包文秋;;检索语言在CUJA中的应用[A];外向型文献库的数据质量控制——首届CUJA系统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3 徐志涛;;根据系统论原理如何建立有效的体育教学目标体系[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纳米技术介绍[A];第二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于杰;;认真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大力推进贵州科技创新[A];贵州省第二届科技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胡海岩;;前言[A];第二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7 熊贵谟;;以科技创新 促全面发展[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8 王荣栓;;科技创新的哲学思考[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9 黄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艰苦奋斗[A];继承丰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思想理论研究论文集[C];1994年

    10 陈曼莉;;论科普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丽霞;[N];联合时报;2010年

    2 陈瑞;[N];安徽日报;2011年

    3 潘霓;[N];证券日报;2005年

    4 记者 任荃;[N];文汇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施芳;[N];人民日报;2009年

    6 记者 赵秀红;[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记者 邱妙芳;[N];深圳特区报;2006年

    8 通讯员  蔡建娜  科技日报记者  向 杰;[N];中国海洋报;2006年

    9 本版编辑 记者 陈勇、通讯员 夏建民、周宏亮;[N];湖北日报;2006年

    10 廖文根;[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依婷;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郭樱惠;腕踝针结合中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牛凯丽;中国科学院科技体制变迁与科技文化[D];山西大学;2011年

    2 黄金海;中印两国科技发展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台湾中药科技发展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16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716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7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