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霉素抑制α-溶血素的分泌并抑制其导致的巨噬细胞炎性因子激活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磷霉素 切入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出处:《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年09期
【摘要】:为了探讨磷霉素(fosfomycin,FOM)有效抑制α-溶血素的活性,并抑制巨噬细胞相关炎性因子激活的作用机制,研究采用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溶血试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等来确定FOM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检测亚抑制浓度的FO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产生的影响,以及在FOM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下细胞水平的相关通路蛋白及炎性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α-溶血素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致病毒素,而FOM能够显著地抑制α-溶血素的活性。说明FOM通过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α-溶血素的表达,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巨噬细胞炎性反应。
[Abstract]: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fosfomycin fom effectively inhibiting the activity of 伪 -hemolysin and inhibiting the activation of macrophage related inflammatory factors,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 and hemolysis test were used.Western blot assay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and minimal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 (MBC) of FOM, and to detect the effect of sub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FOM) on 伪 -hemolysin productio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And the expression of related pathway proteins and inflammatory proteins under the action of FOM and Staphylococcus aureu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伪 -hemolysin was the main pathogenic toxin of 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FOM could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activity of 伪 -hemolysi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OM inhibited the macrophag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uced by Staphylococcus aureus by inhibiting the expression of 伪 -hemolysin in Staphylococcus aureus.
【作者单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人兽共患病研究所/人兽共患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16YFD0501302)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0101108JC)
【分类号】:R9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廉洁;费洪新;赵晓晶;钱宇;李欢欢;李婷婷;郭志鸿;;紫杉醇对大鼠腹腔内巨噬细胞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23期
2 ;《科学》:药物组合帮巨噬细胞"吃掉"肿瘤[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年24期
3 董勤,徐英含;氯链素和链霉素对肺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1年01期
4 吴瑞琼,张家华,,王玉龙, 马志君;卡介克蟹对巨噬细胞功能的调变[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4年04期
5 徐世侠,薛彬,叶广俊;营养缺乏及补充维生素A对大鼠肺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J];营养学报;1997年03期
6 崔树娜;Ursula Bilitewski;;脾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脂多糖诱导巨噬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及机制[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3年10期
7 麻攀;于炜婷;魏鹏;许青松;白雪芳;杜昱光;;壳寡糖作用于巨噬细胞的机制初探[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2年05期
8 沈红;李龙;陈静;赵勇;;注射紫杉醇的小鼠骨髓细胞体外分化巨噬细胞增强[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09年01期
9 郭振勇;刘硕;靳海龙;;抗巨噬细胞内结核菌药物微球制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2年33期
10 李云波,褚衍芳,乔赐彬,祝红;氯丁二烯对鼠类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革修;欧大明;刘军花;黄红林;廖端芳;;丙丁酚在体外能抑制巨噬细胞脂质氧化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并调节氧化巨噬细胞的分泌功能[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洪敏;余黎;华永庆;朱荃;;雌二醇激活巨噬细胞及内异症药物效应靶点的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郭紫芬;袁皓瑜;郭琰;庹勤慧;廖端芳;;依泽替米贝通过调控基因表达抑制巨噬细胞内脂质蓄积[A];第七届海峡两岸心血管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朱慧;陆宇;;抗结核药对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吴育晶;张运芳;张玲玲;汪庆童;宋姗姗;黄蓓;魏伟;;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融合蛋白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及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A];安徽省药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李晓东;;药物对巨噬细胞作用的特征和信号转导[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05年学术大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周兴;张相军;张建祥;李晓辉;;基于巨噬细胞β-葡聚糖识别作用的口服靶向药物递送系统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博士生学术年会(生物医药专题)论文集(中册,墙报P1-P24)[C];2013年
8 姜浩;张文高;朱莹;郑广娟;;脂欣康及洛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泡沫化巨噬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A];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路倩;汤石林;陈五军;尹凯;赵国军;欧阳新平;吕运成;唐艳艳;吴剑锋;王甲林;唐朝克;;tBHQ通过Nrf2/HO-1信号途径上调巨噬细胞ABCA1表达[A];第11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叶石敦;孙晗笑;王峰;莫雪梅;李秀英;;基于病毒巨噬细胞炎性蛋白Ⅱ的多肽设计与活性研究[A];2006年全国生化与生物技术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唐颖 倪兵 陈代杰;巨噬细胞泡沫化抑制剂研究快步进行[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左志刚;升血小板药使用注意[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3 柯讯;新技术有望延长血小板保存期[N];北京科技报;2003年
4 张化;新技术有望延长血小板保存期[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兴;基于酵母微囊构建新型口服巨噬细胞靶向递送系统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徐元;他汀类药物对巨噬细胞胱硫醚-γ-裂解酶/硫化氢通路的调控及其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马骞;糖皮质激素对巨噬细胞呼吸爆发的影响及其非基因组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4 汪琼;免疫增强剂T肽抗癌作用及机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5 孙冬黎;小肽转运体POTs在前列腺和脾脏及巨噬细胞的功能性表达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6 张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型极化机制及其小分子化合物干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李梅华;红霉素对香烟刺激的人巨噬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和核因子-κB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张俊艳;一种新的萘酚类衍生物1-羟基-2-萘甲酸甲酯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9 张玲;DNA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以依赖LXR的方式诱导巨噬细胞ABCA1表达及胆固醇外输[D];南开大学;2014年
10 武丹威;羧胺三唑的抗肿瘤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令娜;NLRC5的甲基化修饰对巨噬细胞表型变化的调控作用和部分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崔健毓;超声介导携氧载紫杉醇脂质微泡对乏氧巨噬细胞的作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3 张洁琼;Imatinib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M2型极化发挥抗肿瘤转移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4 文明智;红霉素对香烟刺激的人巨噬细胞炎症介质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汪韶君;扇贝裙边糖胺聚糖对巨噬细胞脂蛋白代谢及脂蛋白受体表达的影响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6 黄诗颖;选择性雌激素β受体激动剂对巨噬细胞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分子机制[D];复旦大学;2011年
7 曾颖;阿托伐他汀对THP-1巨噬细胞脂质蓄积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南华大学;2006年
8 谭洪川;雌、孕激素对小鼠子宫巨噬细胞数量分布的影响及机制的初步探讨[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9 严倩;血清淀粉样蛋白A诱导巨噬细胞促炎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学调控[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10 侯丽娜;1.壳寡糖的制备以及壳寡糖巨噬细胞结合特性的研究 2.壳寡糖巨噬细胞膜受体的分离纯化[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23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iyaoxuelunwen/1723119.html